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惩戒会对学生的权益产生较大影响。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制度对之加以规范,很容易导致惩戒权的滥用,不仅会侵害学生的权益,而且容易引发校园纠纷。我国中小学校的惩戒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有:惩戒行为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惩戒制度不规范;惩戒时侵犯学生其他合法权利;惩戒监督机制不健全。因此,必须在立法上明确惩戒的地位和形式。使学校惩戒制度规定详尽明确,惩戒实施公平合理、程序正当,学生的其他合法权利能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三人权益保护制度中存在问题,如概念的混乱、对第三人保护标准的不统一等,导致侵犯第三人利益的案件时有发生,因此期待法律对第三人权益的保护更加明确、具体。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对胎儿民事权益的保护存在巨大的法律漏洞。为了确保胎儿的民事权益的保护,应当在民法中明确胎儿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同时对胎儿的民事权益的范围及法律保护加以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4.
中、美、日三国教师权益保障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是各国都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教师权益保障体系正处于不断完善之中,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有这些问题制约了教师权益保障的实效性。通过分析和借鉴美教师法律地位界定不明确、聘任制实施具体办法滞后、法律救济途径不通畅等、日两国在这三方面的具体做法,期望为我国教师权益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提供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前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就业权益受侵害现象十分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受侵害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有莫大关系,然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却存在着目标设置偏差、内容设置不全面、实施方法单一、评价不科学等问题。因此,要研究基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设计需要明确课程目标、系统化课程内容、多样化课程教学手段和科学化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师权益救济是依法治教的重要表现,是维护教师队伍稳定和壮大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我国教育治理能力的重要维度。当前教师权益救济制度包括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两种,二者由于处理范畴、执行基础不同,处于明显的割裂状态,使高校教师权益救济制度本身产生了桎梏。由于教师地位和权利结构不明确,高校教师与学校权益关系复杂,且以申诉制度为代表的行政救济制度在程序上、受理范围、时限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申诉制度效力不强。由于教师权利结构不明确,再加上高校属于学术自治的范畴,在没有具体程序法法理依据时候,司法救济难以对高校与教师之间的权益纠纷产生效力。可通过完善法律体系、创新权益救济机制、建立一体化的权益救济制度体系推进行政救济与司法救济的制度融合,切实保障高校教师的权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借助利益相关者管理理念,着重分析云南石林风景区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权益与义务不对等、参与面和受益面严重失衡等问题,从构建利益协调机制,正确角色定位,明确权益与义务及提高社区参与等方面寻求协调对策。  相似文献   

8.
改革和完善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不利于耕地保护和维护农民权益。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必须以人为本,从保护农民合法的权益出发,明确征地目的和适用范围、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和补偿征地费用、完善征地程序、赋予农民更大的土地权益、强化监督机制、配套推进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但法律制度建设滞后,缺乏系统性和专门性的法律制度,存在监管主体分散、监管规则不明确、法律风险突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欠缺等法律问题,需加快制定和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制度,明确监管主体,加强监管合作,出台针对性法律规定,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0.
在执行中,有时财产所有权真实的归属与表面归属并不一致.这就导致在执行中表面审查的方式在少数情况下侵犯第三人权益.我国民法对第三人权益保护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如概念的混乱、对第三人保护标准的不统一,导致侵犯第三人利益的案件时有发生,因此期待法律对第三人权益的保护更加明确、具体.  相似文献   

11.
第三入侵害债权制度是近代债权制度与侵权制度结合的产物,它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契约相对性原则的束缚,赋予债权以权利的绝对不可侵犯性,并藉此给予债权人以最为周全而充分的保护,而我国现行立法并没有明确规定第三入侵害债权制度。通过对第三入侵害债权的主观方面和主体的重点分析,着重阐述了对第三入侵害债权的救济,力图更清晰地界定第三入侵害债权制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宗教组织财产所有权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组织的财产权问题是衡量其法律地位的要素之一,对此世界各国的一般做法是赋予宗教组织以法人资格和财产所有权.基于我国的宗教政策和宗教生活的实际情形,尽快转变观念,确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宗教管理体制,即宗教法人财产所有权制度,既可明确宗教组织的法律地位,也便于加强政府对宗教组织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法律还没有提出明确的隐私权概念,但已经把隐私权作为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规定在《宪法》、《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之中。然而,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学术研究和法律文件都只对应当保护隐私和隐私权问题予以关注,而对如何保护以及保护范围等重要问题,则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尤其是学生隐私权保护问题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隐私权被侵犯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甚至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学生隐私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成长,也将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中中小股东权利的保护未作明确规制,由此引发大股东滥权现象时有发生,我国应大胆吸纳发达国家公司立法例,当中小股东权利受到侵害时予以司法救济,切实保障中小股东各种合法权利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对负债要素的深入探讨,既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会计理论的需要,又是制定科学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需要,负债要素是由明确的债权人和债务人,合同的约定或法律的规定三个要素所级成的,客观性原则和持续经营假设决定企业负债是由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现在承担和将来含有经济利益的资源的资源流出企业的义务,将很可能发生的负债转变为确定的负债,使债权与债务的关系明胡化,预提固定资产修理费用不是企业的负债,而是固定资产修理准备,负债与资产,费用之间存在着由权丽发生而形成的对应关系,没有支付给经营管理在权能分离条件下获得的部分收益是的负债。  相似文献   

16.
紧急避险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正当行为之一,但对于避险的限度条件并没有作出规定,造成了司法操作上的空白。从紧急避险的本质来看存在衡量合法权益的标准不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在法条中应该明确规定,在两个相比较的合法权益等值的情况下也成立紧急避险,应同样适用紧急避险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7.
侵犯隐私权是目前社会生活领域和法学界争议不定的一个热门话题,隐私权保护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洪流中人们法律意识增强的体现.探讨稳私权的概念,并对之进行系统的论述,给侵犯隐私权行为作一个筒单的认定,根据民法理论分析构成隐私权行为的四个特征,并提出特殊群体的隐私权应当给予限制,指出稳私权保护在中国的现状,对于侵犯隐私权行为在我国的明确界定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理上,我国民事诉讼法上的必要共同诉讼,被划分为“权利义务共同型”和“原因共同型”两类。这两类必要共同诉讼的区分标准模糊,造成两者之间既存遗漏又存重叠现象,且误导人们对该制度认识。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法理上重新反思必要共同诉讼类型。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合法权利受到诸多限制:教师权利的性质与来源、产生与终止为教师权利设置了明确的范围;教师所参与的教育法律关系中的其他主体的权利为教师权利设定了界限;教师权利的行使也受职业道德和专业伦理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保证是担保法律关系中的一种主要方式,司法实践中,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的转换与连接,法律和司法解释做出了相关规定,但这些规定又有冲突之处,让人们在理解和运用上产生分歧,导致保证人与债权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保证债务无法落实。因此,正确理解保证期间的性质,在理论上甚为重要,厘清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的转换时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