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这个“我买故我在”的消费时代,消费是实现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新生代农民工则通过炫耀示差、模仿示同和素质内化等消费行为建构自己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工是城市建设和国家经济增长的特殊劳动群体,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文化教育水平高,城市融入愿望强,职业期望值高,消费意识和消费观念强,希望对其身份进行重新认证。然而,由于乡土记忆、经济收入、社会保障、社会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其市民身份认同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日益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生力军。但由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农民工管理机制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等各方面的因素,在他们融入城市生活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认同困境。本文以合肥市为例,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新生代农民的社会认同呈现出四大特征:中等水平的职业认同、模凌两可的地域认同、强烈向上的身份认同和固化的文化认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塑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对策:一方面需要新生代农民工增强自身融入城市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政府消除政策歧视,破除制度性壁垒。  相似文献   

4.
相比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更高,物质、精神追求更为强烈,而生活圈的日益同质化与内倾化,使他们在身份认同、关系网络建构、未来发展等方面表现出差异化、内卷化倾向。本文通过对四城市调查数据的分析,从自我认同,人际认同,未来归属等方面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5.
本调查采用《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身份认同调查问卷》对124名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进行调查,了解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性别身份认同和阶级身份认同,并探讨二者是如何通过个体的社会心理过程和机制得以建构的.  相似文献   

6.
以“80后“”90后”为首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如今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重要抉择就是向市民转型。职业教育作为提升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面临“低质性”就业“、错位性”失业以及身份认同等问题,必须通过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加快制订新生代农民工培训计划、建立职业教育运行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融入城市的能力,为新生代农民工由农民向市民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市民化要求出发考量,新生代农民工在身份认同、地域认同、文化认同、地位认同等方面存在诸多不乐观的情况。必须认清制度、社会、文化、地位等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认同的影响,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社会认同度。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年青力盛,思维活跃,更易接受城市文化,具有较强的家庭责任感,文化程度较高,大部分未婚,具备朦胧的现代公民意识,成才动机较强,对农村生活的认同减弱,对城市文化的认同增强,渴望获得城市身份的认同,努力融入城市生活.但这一群体在身份的转换中面临着三大思想问题: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道德观的迥异和法制观的缺失、身份认同的混乱和归属感的迷失.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问题,须采取三大对策: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引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道德观和法治观;营造"以人为本"的城市环境,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当前背景下,职工对于单位组织的依赖性正在不断降低,而社区作为社会组成的基础,社区教育对于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发展将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其能够促使农民工的基本身份被广泛认同,而对于农民工职业技能和市民思想的构建,能够实现其终身学习的需求。基于此,通过社区教育,不断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发展,从而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中国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先行者,实现定居城市的梦想光有上层建筑是行不通的,还需建构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以南宁市建筑业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探讨高风险行业中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行为及其面临的消费困境,提出提高就业质量、增加实际收入;加强消费制度建设、优化消费环境;强化消费教育、引导科学和理性消费等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当地政府破解"三农"问题,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内卷化是阻碍其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内卷化的出现,既有外在的制度、机制障碍,又有农民工自身资本障碍的内在因素。重塑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建议健全体制机制,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建立农民工权利实现的支持机制,拓展农民工社会关系网络。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规模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和从事工业生产已经有了超过30年的历史,"农民工"这一身份的异质性也在增强。其中平均年龄在26岁,人数接近1亿人,频繁在各地、各行业/企业跳槽的新生代农民工,其身份认同呈现明显的过渡性。这不仅表现在他们中的很多人渴望成为城市人(趋)而不能,不愿成为农民(避)亦不能,徘徊在以城市居民身份替代农民工身份的过程之外,而且表现在城市和乡村对他们的双重身份排斥而导致的身份边缘化(半城半乡),以及既不认同农民工身份,也不认同城市居民身份的身份空白化(非城非乡)。本文梳理了认识农民工身份认同的5个理论视角,试图通过对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涵化理论、社会认同理论中的群际关系理论、社会心理学的动态建构理论、社会表征理论和全球化理论的梳理,为认识农民工身份困境提供理论思考资源。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困境来自制度性分类,而非个体在身份选择上的徘徊。他们的身份认同困境还来自制度性分类本身带有的地位高低的结构性,与他们渴望向上流动的动机之间的矛盾,从而造成他们处于两种力量的角力之中,陷入双重排斥的处境。透过新生代农民工这些身份认同困境,可以看到城乡权力关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农民工与其父辈相比,对城市生活有着强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希望能够通过阶层流动,在身份上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并得到市民化发展。文章基于新生代农民工阶层流动的基本诉求,从理论上探讨了教育培训对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实现阶层流动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实施教育培训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生代农民工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身份认同等方面积极地融入城市社会,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自身的缺陷与制度壁垒消解了他们对于城市向往,造成马赛克似的嵌入现象。  相似文献   

15.
作为农民工群体的中坚力量,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认同关系到政权的合法性和政治的稳定.近年来,由于自身日益增长的利益需求不能得到有效回应;基层组织角色混乱带来的权威下降;政治参与机制的不完善;社会制度与政策上的偏差;经济全球化等原因,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认同出现了弱化倾向.面对现代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认同危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及早应对.  相似文献   

16.
文章将新生代农民工的特性与社会发展对其素质的要求结合起来,通过社区教育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整体素质既是社会的责任,也是农民工自身的义务。并在调查石家庄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存和融入现状的基础上,从文化融入、培训管理、精神干预和法制教育等四个方面建构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的理想模式,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制度认可之下的社会认同,共享城市化成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村渐行渐远又融不进城市,职业选择上面临诸多的问题,重精神生活受到社会歧视,其生存处境面临非传统挑战.这既有生活环境变迁的原因,也有制度等问题上的问题,还有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原因.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生存处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制度、政府、社区、市民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层面,进行全方位改善.  相似文献   

18.
作为社会结构转型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生活却又不被真正接纳。剧烈的文化冲突使这一群体难以融入城市文化,同时对乡土文化和主流文化又有一定程度的疏离和怀疑。重塑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认同,应以变革城乡二元制度、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权益、扩大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消费途径为切入点,培育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自觉,强化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自信,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9.
<正>唐燕儿、王思民在《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3期中撰文,通过对广州新生代农民工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其继续教育的现状及教育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虚拟学习社区的建议,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尽早实现从"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变。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化进程中涌现的特殊群体,是城市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为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者对广东省的6个城市的1459名新生代农民工开展了调查,调查结果发现,教育水  相似文献   

20.
社区教育: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有较为显著的差别,呈现出新的特点。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面临户籍制度、就业困难、社会交往、身份认同等诸多困境。而社区教育,因其收费低、全员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等特色,成为最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形式。在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方面,社区教育在消除制度壁垒、经济阻碍、社会隔阂与心理自我排斥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