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新课程改革实施纲要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在学生众多的评价因素里,课堂中的评价无疑是一个重头戏。实践证明,使用合理、客观、科学的课堂评价,能使学生学习更有持续性,使学生行为更有表现性,也会使学生评价更有自主性,学习行为具有更多元的收获,整体课堂也会  相似文献   

2.
受传统观念影响,生活中似乎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定律:让人们努力改正弱点。家长、学校社会往往关注的是孩子的缺点,而不是他们所真正擅长的方面。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集中力量解决问题,而不是去发现优势。只注意改正一个人的缺点,而不重视发挥它的优点,只能造就一个平常或平庸的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以来,教育评价改革就成为广大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者共同关注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实践中,“后进生”转化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教育工作者,我们也从各个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其实,“后进生”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传统评价理念的产物。从学生评价这一角度出发探究促进“后进生”发展的评价策略,会对“后进生”转化工作有所启示,并使我们重新审视对学生的评价和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要…  相似文献   

4.
宋永弘 《甘肃教育》2008,(10):15-15
学困生是指那些平时怠于学习、喜欢调皮捣乱且具有一定发展潜能的学生。评价学困生就要考虑学困生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对象,找到适合学困生发展的方法。合理的评价能调节学困生的行为,指出学困生努力的方向,激发学困生上进。不合理的评价不仅不能促进学困生的发展,甚至会妨碍学困生潜能的发挥。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教师对学困生的评价存在定型心理、厌弃心理和惩罚心理,致使评价成了学困生转化的障碍。如何挖掘学困生的潜力,笔者根据工作中的体会,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靠近清泉,心灵就会湿润,靠近评价,生命就会舞蹈。现代教育评价强调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评价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之一,在课改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展现了独特的魅力。我校对新课程评价也进行了许多有益地尝试,其中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这一措施,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  相似文献   

8.
评价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环节,也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评价的观念与评价方式的改革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由此可见,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是学业,而且要推动人的潜能的开发;评价的功能不仅是甄别和选拔,而且要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教育,增强自信;评价的主体不仅是老师,而且要有学生的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等。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评价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那么,如何让评价成为愉快的经历,如何让学生在评价中快乐成长呢?  相似文献   

9.
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与完善。因此,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翻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可以看到"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1.
姚彬 《教育革新》2009,(8):26-26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然而,笔者最近对某小学所进行的学生评价调查却显示,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评价理念在该校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落实。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教师缺乏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全新的学生评价意识。  相似文献   

12.
教学评价改革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标志,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展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周大标 《丽水学院学报》2004,26(1):106-108,119
概述了初中学困生的特点,认为学困生的形成与遗传与生理、社会、家庭、学生个人及学校的教育有关。当前学困生的教育对策是:教师必须树立新的学生观;要尊重、爱护、鼓励学生;加强学困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充分发挥教学功能;提高教师素质;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改革评价学生的标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马金爽 《小学语文》2009,(12):21-22
发展性评价是指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我们在构建发展性小学生语文学习评价体系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倡导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业评价问题愈来愈成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能促进每个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本文就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实施策略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展性学生评价是面向未来教育而构建的一种全新的、符合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需要的评价观,开创了学生评价的新视野,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在评价内容上,更全面,注重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在评价方法上,更科学,突破了传统的量化评价的限制,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开发学生的多种潜能,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对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只有积极应对,设法解决,才能充分发挥出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反馈功能、激励功能、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一、引进真实性评价理论 《培智学校课程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中特别强调应以个别教育计划为依据,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经历.《方案》中还特别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更要关注、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新的评价观突显了评价的发展性,强调评价主体的互动和参与、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以及评价过程的动态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生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因此,突出评价的发展功能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它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改基本理念。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也在悄然变化。传统的学生评价是一种功利性评价,由此造成了评价内容片面,忽视学生全面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堂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关注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更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  相似文献   

20.
自2001年基础教育实行课改以来,如何评价学生,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主题。新课改的学生评价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激励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