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生活在等级既分明又有所松动的春秋时代,他的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仁礼统一"表明孔子具有力图维护等级秩序的思想,但孔子同时又主张仁爱、平等,反映了孔子力图超越时代局限的努力.剖析了孔子伦理思想中的"仁礼统一"、"道德自我主义"、"仁爱原则"、"视人平等"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孔子的伦理思想的时代特点及其超越性.它对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不无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教师形象,是人们对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表现出的内外特征的感知与评价。孔子是中国教育史职业型教师的代表,其教师形象历来受人关注。"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在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的修炼上,都为当代教师的自我修炼提供了榜样,值得老师们研究、学习和效仿。  相似文献   

3.
"技术自我"这一概念由学者罗奇·卢皮基尼提出,并形成了一个有关"技术自我"的研究领域。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类和技术二者之间日益密切、甚至边界日益模糊的关系对人类如何理解自身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亦即关注在技术的语境下,人与技术二者之间的关系的变化对自我和身份认同等相关理论产生的影响。文章的目的在于梳理这一领域的发展历程、重要理论资源以及当前阶段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挖掘身份认同理论中诉诸记忆的说明以及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哲学中有关记忆的理论,表明记忆理论对"技术自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这一研究领域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和趋势,对其进一步的考察将会有助于"技术自我"的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4.
孔子创立的儒学具有人学特质,“人”一直是孔子思考和关怀的对象,本旨从“天-人”转向而确立人学和自我之人与社会之人的合作一人之挺立两方面去体悟孔子的德性生命的确立以及人之意义的生存。  相似文献   

5.
邓莉 《中国教师》2011,(11):78-80
<正>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为学"是其思想的核心之一。孔子对"学"非常推崇,这源于孔子的一个基本判断。所谓"生而知之者",只是一种理想,"学而知之"才是正途。孔子曾自我评价说"我非生而知之  相似文献   

6.
研究借鉴Shavelson等人的自我概念框架,将"理想自我"分为学业、社会、品格和身体四个基本维度。通过对北京市某中学179名学生的"理想自我"的调查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被调查学生倾向于从"品格"和"学业"两个角度来定位"理想自我"。其中,"品格自我"中最受学生关注的是"自信"、"勤奋"等品质,"学业自我"则往往以"学习结果"的方式来定位。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这是党中央出于战略考虑而作出的伟大决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和谐社会除了要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外,还应该包含人的自我和谐这一方面,毕竟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而在现代社会中,人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已成为突出的问题,这种分裂和矛盾在我国现阶段又有其特殊表现。所以,要构建和谐社会,就要面对现阶段还存在"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的现实,追究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寻求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解决(或缓解)这一问题的方式,使人的内心不断趋向完整、统一、和谐,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黄方 《现代语文》2009,(11):9-10
孔子的自我评价具有积极而稳定的特点,影响因素涉及明晰的评判标准、勤敏的好学态度及诚信的行事态度;同时其自我体验具有高度掌控感与满足感,影响因素与"仁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孔子自尊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为现代自尊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学校道德教育失效的原因是: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诸多控制现象,导致人"自我"的缺失,学校培养的人很多都是"合乎"道德,而非"出于"道德.从分析道德特性出发,进而分析学校道德教育中的控制现象和人"自我"的缺失,探索学校道德教育如何让"自我"回归.  相似文献   

10.
依照文化心理学"一种心智、多种心态"的原则,本文先提出一个普世性的自我的曼陀罗模型,然后以之作为基础,分析先秦儒家诸多有关于自我修养的论述,希望建构出"含摄儒家文化的自我修养理论",作为发展本土心理学或本土社会科学的基础。从本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先秦儒家心目中的理想,是每一个"人"(Person)都必须要能够成为"君子"。为了教导弟子们如何成为一个"人",先秦儒家诸子提出了许多"智慧"的话语,一方面教导弟子们如何"以道修身";一方面要求弟子们努力学习,追求"知识"的增长,以走出自我的"人生之道"。本文引用德国文化心理学者Eckensberger的"行动理论",来说明儒家的自我修养理论,一方面与西方学者对于儒家思想的诠释进行对话;一方面批判德国古典社会学大师马克斯·韦伯在《中国的宗教》一书中对于"儒教"的误解。借由本文的案例,作者希望能够说明,如何运用"多重哲学典范"建构"含摄文化的心理学理论"以达成整合"科学心理学"与"意图心理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