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农”问题是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难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基于行为事件访谈法对样本区域的35名“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构其胜任素质的要素构成。结果表明,“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的胜任素质包括“从农动机、职业承诺、团队建设与领导力、市场信息搜集与获取、成本收益评估能力、模式创新力、关系资本积累能力、农人新思维”等17项要素。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特征编码具有较高信度,胜任特征能对绩优组和绩平组进行有效鉴别与区分,具有较高效度。因此,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要素构成进行研究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和农业转型升级的主体力量,加强教育和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是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需求.文章从“职业人”的角度出发,构建了新型职业农民应具有的职业价值观、职业核心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等从业素质体系,并探索精准培育的相关路径.  相似文献   

3.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评价既是政府有效配置资源的参考,也是培训机构优化培训方案的依据,还是提高培训质量的有效途径。而科学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则是有效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评价工作的前提和关键。通过访谈法、问卷法、层次分析法等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发现:培训效果的滞后性特点及政府主导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公益性特征要求,理想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评价标准应是既包含即时效果指标,又包含延时效益指标的多层级指标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培训满意度、职业素养养成度和培训成效外溢度三个一级指标和十二个二级指标;培训成效外溢度权重值最大,培训满意度权重值最小,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评价应更加注重培训的延时效益。  相似文献   

4.
“订单式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的具体运用,它根据乡村产业的实际需求确定职业培训计划、技能种类、质量指标。“订单式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立足于乡村生活和乡村产业振兴,将市场导向和就业导向引入计划供应秩序下的农村职业培训,能够解决传统农村职业培训与乡村产业发展以及农村生活脱节的问题。“订单式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民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中的核心主体,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动力,但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还存在覆盖范围较窄、培训内容同质化程度较高且更新不及时等问题。结合“互联网+”时代特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从培训目标、培训主体、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管理服务、培训方法、培训效果评估等七个方面,对“互联网+”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进行实然分析与应然建构。  相似文献   

6.
新型职业农民在农村发展中具有破解"谁来种地"的难题、"农村病"的难题、"农村社会治理"的难题、"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难题、"城乡发展二元化"的难题等作用。新形势下新型职业农民被赋予新的角色,但是新型职业农民存在文化教育总体水平不高、集体主义观念淡薄、政治觉悟不高、绿色生态观念不强、经营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不高等不足。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培塑新型职业农民的思想政治观念、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基础素质、提升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发展技能的职能。应通过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培育的课程布局优化、推动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的创新、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师资队伍、实施精准高效支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政策等推动职业技术教育高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7.
基于终身教育视角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职业农民具有终身性、主体性、多样性、职业化、全面发展的特征。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培训政策不完善、培训模式单一、培训主体发展困难、培训内容与农民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文章基于终身教育视角,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及特征进行重新解读,从培训政策、培训模式、培训主体、培训内容、培训管理五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基于终身教育视角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以期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供有益的思考,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农民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精准教育培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准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始于对农民需求的分析.调查显示,山东省农民参加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以获取农业新知识、新技术,了解国家相关农业政策,提高农业职业技能和创业技能目的为主.对教育培训内容的需求具有满足实际农事需要的实用性,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新理念吻合的时代性,以及注重教育培训内容的实践性的特征.基于农民需求,需要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目标、内容、方式、手段、时间、地点等要素进行合理设计与优化.构建由需求导向供给决策机制、农民需要获取机制和教育培训监督反馈机制构成的需求导向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精准供给机制,是有效、精准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自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来,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研究经历了从理论探索到实践创新的过程,并取得了十足的进展。采用系统综述法,以2012—2018年上半年间发表的新型职业农民研究文献为基础,对筛选到的411篇中文核心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从新型职业农民内涵与特征、新型职业农民相关政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影响因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困境与对策以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路径等5个方面对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与述评,并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时代内涵、培育机制、培训需求与培育路径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国"四化同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体.当前针对职业农民的高等职业教育培训处境困窘,对于分散的个体农户的培训组织成本高,培训内容与农户实际需要脱节等问题突出.农民合作社作为我国农民抵御自然与市场风险的互助性组织,在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厘清农民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必然性与必要性基础上,探讨农民合作社与高等职业教育合作提升新型职业农民教育质量的内在逻辑,探索以合作社专业性、开放性、教育性与高等职业教育契合的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发展、创造性发展及开放性发展的有效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需要新型职业农民。新媒体技术创新了农产品营销方式。为促进农业与职教结合,高职院校需探索面向农业农村的“融产于教”教育方式,要重点开展产教融合新媒体营销、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校企农学”合作机制等模式创新实践,这样才能有效畅通农村高职毕业生返乡创业路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应具备生产技能素质,还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内容是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教育。影响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教育的因素有中等职业学校、基层社会、政府和个人。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应该是:发展农业生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新型职业农民自觉性;农、校合作,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基层政府加大投入并提供指导和服务;"省、市统筹",提供普遍的中职教育及适当的高职教育机会;大学生村官应关注新型职业农民的思想道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农村发展的首要问题。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使农民工转变成"新型职业农民",这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农业现代化对"新型职业农民"综合能力素质提出了高要求,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对农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此,通过实施"在农"、"为农"和"离农"职业教育,有利于有力地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天津市三个新型职业农民试点区县就新型职业农民的生产经营现状、培训过程以及扶持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当前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堪忧、培训体系不健全、扶持激励体系不完善,于是,试图基于观念体系、教育培训体系、扶持激励体系和认定管理体系尝试构建合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  相似文献   

15.
张华泉 《成人教育》2022,42(5):19-28
强化全科职业农民教育,汇聚全科职业农民人才资源不仅是乡村人才振兴的应有之义,更是实现2035年农业现代化远景目标的磅礴力量。从全球发达国家全科职业农民教育经验来看,大多都从法制、政策等制度层面强化对新型职业农民“一专多能”的全科式规范与引导,构建了一整套功能互补、系统集成的教培课程体系、实施体系与支撑服务体系。据此,基于我国全科职业农民教育现实痛点、盲点和赌点,可吸收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锚定制度航向,夯实全科职业农民教育顶层设计引领作用;强化要素保障,激发全科职业农民教育“寓教于乐”的源泉动能;优化载体设计,回归全科职业农民教育的育农价值本源;健全考评机制,锁定全科职业农民教育效能显示度向。  相似文献   

16.
《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的发布,拉开了中职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序幕。本文从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主体、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目标等六个方面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问题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的现状调查发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面还存在着培训路径单一、培训方式方法较为传统、培训内容与乡村振兴和乡村产业经济发展相互联系不够紧密等现实问题与困境。针对这些问题与困境,提出了依托地区职业院校,搭建技术技能培训平台,利用农技服务站,开展互联网+“技能培训”,鼓励农技专家下乡指导等建议,以此来提升地区新型职业农民技术技能水平,助力乡村振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能忽视职业情感教育。加强职业情感教育是提升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的关键,是提升新型职业农民"三农情怀"的重要途径。同时,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情感教育,有着鲜明的问题指向,包括:社会上的厌农观念给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情感带来负面影响,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情感教育尚未得到充分重视,新型职业农民有职业情感教育的客观需求。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情感教育:一是增强职业情感教育意识、构建职业情感教育的内容体系与师资队伍, 二是创新职业情感教育模式、增强职业情感教育效果, 三是积极推行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教学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之困境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国伟 《成人教育》2016,(11):52-56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旨在解决今后农村土地“由谁种、怎么种、为谁种”的根本问题,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三农”发展大计,也是高职院校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任务.就肩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的高职院校而言,须直面新型职业农民的时代内涵、现状及其困境,实时创新策略,保质保量地做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培训内容和形式;严格管理,建立培训监管督导机制;创新培训模式,全面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养;聚合社会力量,建立开放的合作机制;注重实训环节,强化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20.
湖州农民学院是由市农办、浙江大学农生环学部和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大)联合办学,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大)为主体,整合浙江大学农生环学部和市级涉农教育培训资源的公办、公益性质的农民教育、培训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