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新一轮学科排名热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学科排名作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其功用有益而有限。此次学科排名有益于高校摸清家底、促进高校间的竞争、推动高校内涵建设和让公众了解高校;但同时也存在难以量化高校“育人”水平,评估指标容易导致高校同质化以及评估透明度有待加强等有限性。面对新一轮排名热,高校要积极而理智,化“外在功利趋向”为“内在理性自为”,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方能够持续推进学科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2.
高校竞争情报课程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卫伟 《文教资料》2008,(33):204-206
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竞争情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高素质竞争情报人才的供需出现了矛盾,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竞争情报教育体系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途径.高校竞争情报教育是我国竞争情报教育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竞争情报教育的整体质量.本文对高校竞争情报课程的教育对象、课程的设计原则、设计要素、模块结构以及评估体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当今人才竞争激烈环境下研究生教育体制的迫切需求。首先要明确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的本质内涵,在此基础上,以政府、高校、社会多元体系作为评价标准,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实现学校的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目的是促进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等教育的对象是学生,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核心应是学生发展的情况,评估体系的完善和评估效率的提高有赖于高质量的评价证据的遴选.但现行的高教评估在确定评估对象内容、评估依据等在这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工作应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从而更真实地反映高校教育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高教评估的实效性,促进高等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杨军 《函授教育》2002,(5):26-26,31
关于我国的成人教育评估制度,在国家的有关法规中做了明文规定。《教育法》中指出“国家实行教育督察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明确提出:建立各级教育的质量和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最直接的体验者、最密切的利益相关者,在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中理应拥有一席之地。哈萨克斯坦欧亚高等教育卫生健康认证与质量保障中心(ECAQA)组织学生从评估标准制定、高校外部教育质量保障、高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三方面参与高校教育质量评估,具有以开放多元的学生视角扩宽评估维度等特点,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与“学生主体意识”的现代教育理念,这为我国高校质量评估提供了学习的案例。首先,源头保障学生参与;其次,提高学生参与效能;第三,扩展学生评估高校的维度;最后,畅通学生参与路径。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是全国首个成立省级高等教育教育综合服务平台的省份, 致力于以评估促进高校办学质量的持续改善,创建了一套完整的高校办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从评估准备、实施程序、专家系统与结果展示来廓清整个评估工作实施的流程,并分析“福建模式”评估系统的特点以及在省内实施和国内推广的状况,进而提出福建教育评估中心的“一校一方案”和“全面覆盖,下沉一级”的工作模式,在制度理念、推动高校质量文化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走向质量自觉等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福建省高等教育质量监测系统对全国同类机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学生为本”既是一种价值判断,也是一种方法论,落脚点在“学生”,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为了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必须树立科学的评估观,建立“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到致力于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必须遵循本质属性、导向性、客观性、学生中心、发展性、可测性、简易性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综合全面性的原则。目的在于诊断和改进教学,建立起有效的教学活动激励机制、规范的教学行为约束机制、科学合理的学校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台港澳私立高等教育与大陆民办高等教育处在各自不同的发展环境,在教育评估和质量保障方面与大陆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台湾“教育部”开展的教育评鉴在评鉴项目、评鉴步骤、评鉴院校分类、专业分类以及评鉴结果的处理上都有鲜明的特色,而且私立高校在教育评鉴中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可较好地保证教育评鉴的公平和切合实际。香港私立高校的外部评估机构是学术评审局,该局对私立高校的评估有着苛刻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香港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澳门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和学术评审局基本实行“无为而治”,私立高校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和能动性,对各自的教育质量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0.
城乡教育差距最终体现在城乡教育质量的差异上.完善城乡一体化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对于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以“投入-过程-产出”的系统化观点描述教育质量,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质量标准,完善系统的教育质量监测与公示制度,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督导评估与改进制度,完善城乡一体化的教育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11.
郭小川是一个率直的人,是一个谦虚的人,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是一个思想超前的人.是一个热情似火的人。  相似文献   

1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已是人类的共识。中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首先需要实现教育自身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所面临的抉择是建立、实施素质教育新模式,造就大批杰出的、适应并推动高科技迅速发展和人类社会全面进步的高素质人才。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实现教师素质的现代化要求教师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有研究者的意识和能力;有良好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3.
浅谈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已为越来越多的教师、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所接受.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广博的知识、能够开展创造性教育是一名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优良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提高业务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智能。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是一场教育的革命,它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作为素质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新世纪的校长本身应具备一种精神、两个头脑、三点意识、四大作风、五类品质、六门类知识、七方面能力等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质量是"服务质量"与"产品质量"的辩证统一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质量都应是指特定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总是与人们对高等教育产出的认识密切相关的。由于高等教育产出主要存在产品观和服务观等几种不同的观点,以此为基础也就必然会存在产品质量观、服务质量观等不同的教育质量观。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的特殊的系统,它应是教学双方的辩证的统一。对高等学校来说,它主要是提供高等教育服务,因此应侧重评价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而对求学者个人而言,其求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劳动力再生产和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过程,因此应侧重评价人才培养的质量。整体上看,高等教育质量是“服务质量”与“产品质量”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教师师幼互动质量观念对班级师幼互动质量的影响,采用多层抽样的方式选取了浙江、湖南两省的96个幼儿园,177个班级,177名教师进行教师师幼互动质量观念问卷调查和班级师幼互动质量的观察评定。结果显示:教师对班级师幼互动的重视程度对班级师幼互动质量存在显著影响。有效加强教师对师幼互动的重视程度是班级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具有主体性、全体性和全面性等特征。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和根本在于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教师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观念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外在素质等内容。提高教师素质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  相似文献   

19.
素质与素质教育的"结构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人们对素质及素质教育的认识还不统一,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可以说当前素质教育还处于感性摸索阶段。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明确地提出素质反映一种结构而非一种独立的心理品质。这种结构的观点对全面认识、理解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新意。它从一个新的视角解释了素质的内涵及素质教育的本质,提出了素质教育落脚点、评价标准及实施方法等。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大学生的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以及信息素养的教育成为各个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项目之一,在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这三个方面的素养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这也是提高大学生阅读、媒介与信息素养至关重要的部分,因此需要在阅读中融入信息素养,以媒介技术的发展为阅读提供更多的便利性,为大学生的发展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带来积极的作用。从阅读素养、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基本概念出发,通过教育手段、内容以及对象等方面,分析在高校大学生的教育中融合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以及信息素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