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利用11家不同服务性企业512份调查问卷的结果,采用结构方程技术对情绪表现规则认知、情绪表现规则承诺、情绪调节策略、情绪表现间的关系进行了交叉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情绪表现规则承诺对情绪表现规则认知与情绪调节策略、情绪表现有一定中介作用。个体对情绪表现规则承诺越多,情绪表现规则认知与情绪调节策略、积极情绪表现相关越南。  相似文献   

2.
论“花儿”中的对喻程式化修辞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以西北地区流传的部分传统“花儿”为例,对其中植物类和动物类的组合式对喻表现、植物类的组合式对喻表现、动物类的组合式对喻表现、景物类的组合式对喻表现以及其他组合式对喻表现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对喻表现的内在组合规律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探讨中职体育教师的教学信念与其有效教学表现的现况及关系,通过对中职体育教师教学信念及有效教学表现的现况、教学信念与有效教学表现的关系,以及教学信念对有效教学表现的预测力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中职体育教师的教学信念与有效教学表现息息相关,且教师的教学信念可有效预测其有效教学表现。  相似文献   

4.
笔者从电脑表现的特点出发论述了电脑表现对室内设计综合表现的重要作用,指出了电脑表现作为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对传统设计观念、设计方法、设计过程以及设计营销方式所产生的冲击,强调了电脑表现与手绘表现的关系以及手绘表现对设计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两者并重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人物对物的渴望导致了对权力的欲望,德莱塞以艺术的手法表现主人公的欲望和追求,旨在表现人物崇尚人的本能和享乐,表现人物对新兴的消费意识形态的反应和态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视频学习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动作技能类视频的学习也备受关注。研究基于眼动追踪技术,探究了三种学习策略(想象、动作表现和言语表现)对中学生动作技能类视频学习效果、学习体验、学习判断和视觉注意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想象组,动作和言语表现组的动作技评成绩最高、对视频材料的总注视时间最长;动作表现组认知负荷和发球得分更高。进一步中介分析发现,动作表现组通过提高学习判断、言语表现组通过增强学习动力以提高动作技能水平。以上结果表明,动作和言语表现策略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更高的动作技评成绩,而且提高了学生对视频内容的注意资源投入。此外,动作表现策略能够提高学习判断、言语表现策略能够增强学习动力以习得更好的动作技能。因此,未来在动作技能类视频学习中,应结合动作表现和言语表现策略以提高其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尝试设计出体育教学群体学习表现激励策略,随机选取高职男生,采用半盲实验法进行实验,获取了男生学习表现的相关数据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检验和分析。分析表明,本研究设计的群体学习表现激励策略对男生群体学习表现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企业微观视角出发,分析了企业ESG表现对就业水平的影响机制,提出了企业ESG表现可通过财务支持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及生产率效应对就业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该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的改善可以显著提升就业水平。调节效应表明,投资者关注度在ESG表现对就业水平的影响过程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市场竞争程度进一步增强了ESG表现对就业水平的积极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成熟期企业、国有企业以及非重污染企业ESG表现的改善对就业水平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影响教师潜心育人的专业表现及学生全面发展。为考察问责式和发展性两种教师评价对教师专业表现的不同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我国中西部2354名县镇及乡村中小学教师,构建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探究教师所感知的教师评价方式、对评价的态度、教师的专业学习及专业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问责式教师评价对教师专业表现影响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但通过教师对评价反馈的态度和专业学习,显著负向影响教师专业表现;发展性教师评价对教师专业表现的总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皆为显著正向影响。这提示不同教师评价对教师潜心育人专业表现的影响机制是不同的,在制定和改革教师评价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0.
王炜辰 《现代教育》2023,(10):59-64
最大表现指个体在尽了最大努力的状况下所能达到的表现水平,典型表现是个体在一段时间内最经常达成的表现水平。核心素养时代倡导的素养具有综合性、稳定性、情境性,本质上属于典型表现。最大表现和典型表现测量理论对素养评价有两个重要的启发:素养评价应当更注重日常情境中的评价,需要正式评价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山海经》的生命意识有四种情况:生命本体嗣续中的“生”“化”观念,图腾生命演化中所突现出来的民族融合和理想追求,英雄生命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精神,《山海经》中的生命意识,在其演进中,成为后世精神生命的源头,逐渐融进人们的世界中。  相似文献   

12.
我们不仅应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之维和社会之维,也应凸显其个体生命之维。这一方面源于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关爱生命的呼唤,一方面源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存在的内在逻辑关联。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之维要保持人的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协调、保持生命的超越性和有限性之间的张力以及个体性生命存在与他人生命共在之间的弹性。  相似文献   

13.
"三生教育"和"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近年来在高校开设的两门独立的课程,二者在课程性质、内容体系等方面各有其特点。从教育的目的来看,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体现着揭示生存意义、实现生命价值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本质特征;从教育的内容来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三生教育"内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充分挖掘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内容,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教学回归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哲学解释学的角度阐释了“生活”一词的基本含义,从生活世界观的角度对教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了理性定位。认为,只有回归生活的教学才是关怀生命、关注生活、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突出特征是富于生命精神,以人之生命为其本质和支撑力量,是古代文学艺术作品历久不衰的根本原因,也是古代文学艺术作品能够打动读者心扉的奥秘所在。古代文学、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各体艺术都以表现主体生命为基本使命,艺术作品实际是主体生命的结晶。表现生命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基本属性,这种基本属性使古人对诗、乐、舞“三者本于心”、“诗画同源”、“书画同体”等理论命题确信不疑,这些理论命题也恰恰揭示了古代各体艺术都源于人之生命,都以人之生命为其本质。由此我们可以说,人之生命是中国艺术之根。所以,只有从生命学角度透视古代文学艺术,才能对其本质特征作准确地把握。  相似文献   

16.
文艺活动是用一种独特的暗喻形式来表现人类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意志的。它是艺术家特有情怀意趣、人格精神投注后的产儿,是一种个体生命意志的外化。而延伸到人类文化的目标上看,则是作为从精神上掌握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的方式,文艺家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借此而追求并获得人生宇宙中更为丰富的生存和生命意味,乃至绝对价值的东西。这可使人类的生命空间得到极大的扩展。  相似文献   

17.
叶维廉不断辗转于中西方之间,漂泊似乎成了他的宿命。他在从大陆到香港、从香港到台湾、从台湾到美国这看似不断流转的人生旅途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文化根底。正是这种文化根底的形成,才使得他能够在后来不断游走于文化边缘的时候,有着常人没有的逍遥与惬意。如果说叶维廉的前半生里的辗转还有着被放逐的悲凉味道的话,那么从台湾到美国,以及以后不断地来往于中西之间,则带有庄子的逍遥游的味道了。  相似文献   

18.
学作为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结合,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是社会生活的典型化。教师如何讲授才能使学生透彻理解这一学理论命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这是章所要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文艳春 《海外英语》2012,(2):207-208
Wading through the modern history of America,people could savor the true meaning of life from the up-and-down life experience of eminent persons,the human spirit and stature reflected from them could give peopl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valuable life.Living such social background of America,Helen Keller and John Nash had created their own miracles from tragedy to triumph.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general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between Three Days to See and A Beautiful Mind,the autobiography of Helen Keller and John Nash respectively,with the aim to shed some light to people about how to make their life more colorful and meaningful and satisfy the call of the soul,it also spurs on those people in trouble to strive for their own happiness.  相似文献   

20.
教育要回归生活,就必须要重视生活的价值,其中特别要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这是品德与社会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因此,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编写理应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选取有意义的教育内容,体现课程的综合性、生活性、社会性,通过自主的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完整引导儿童健康向上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