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意思自治原则是私法理论的基石,公司法为私法,公司意思自治原则是公司治理应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该文分析了新修改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新公司法深入全面地体现了意思自治原则的立法宗旨。最后笔者提出今后在私法领域应更加深入广泛地贯彻意思自治原则。  相似文献   

2.
意思自治作为确定涉外法律关系准据法的一种方式,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理念。但凡自由必有限制,国际私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也不例外。从国际私法的制度和实践来看,均体现了对该原则的限制。这似乎与该原则本身所倡导的自由相抵触,导致理论与实践存在冲突。如何调和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可以摆脱被限制的困境等问题殊值讨论。文章在对上述现状的剖析过程中,兼评我国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法律适用法》)及其司法解释中的意思自治原则。  相似文献   

3.
作为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意思自治在遗嘱继承中的作用日益凸现。本文在追溯遗嘱自由原则发展演变的基础上,对意思自治原则在遗嘱继承中的体现做了一个全面的介绍,并就完善我国继承法对遗嘱自由原则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摘要意思自治原则巳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确认和接受。我国也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接受了意思自治原则,并确立了其在合同法律适用领域的首要地位。但在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方面,我国法律体系的完整性需要提高,并应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意思自治原则的含义、历史及确立的原因,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合同法律选择中的具体运用和意思自治原则的条件性限制等方面论述了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合同法律适用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邢台学院学报》2014,(2):72-74
作为国际私法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在各国的立法和实践中都有所体现。随着涉外民商事交往的深入,意思自治原则在不断地丰富其内涵,扩大其外延。2010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涉外法律适用法,它的实施对我国涉外民事交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含义、历史发展,以及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的地位和内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完善建议,以期推动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私法上的完善和发展,更好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7.
意思自治原则是确定涉外合同准据法的重要法律选择原则。当事人依约定选择准据法的行为应于合同订立时以明示方式作出,并应符合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的强制性法律规定。我国于2010年颁布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明确将当事人意思自治规定为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首要原则,最高人民法院于2012年底公布的《〈法律适用法〉解释(一)》亦进一步明确了意思自治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当事人在订立涉外合同过程中应予遵守。  相似文献   

8.
涉外经济合同法律适用中的意思自治原则高宏贵,赖世旭关键词涉外经济合同法,准据法,意思自治原则1何谓涉外经济合同,世界各国的规定不尽一致,在法学界颇有争议,但一般认为,并非含有外国因素的经济合同就是涉外经济合同。根据英国1977年不公平合同条件法第26...  相似文献   

9.
意思自治是市场经济在法律上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在立法和司法上呼唤着意思自治原则的正确运作。只有合理扩张意思自治,才能迅速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学界以婚姻法之属于民法、私法,作为婚姻法适用私法自治原则根据的现象,运用比较的历史的方法,在对婚姻法在中外法律体系中地位的历史变迁及其特征进行考察后,认为,婚姻法在理论上以及立法上是否归属于民法,与婚姻法是否贯彻意思自治原则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并进一步厘清了私法、民法以及私法自治等基本概念和提法,提出,婚姻法之回归民法,在考证清楚其理论源流权衡利弊之前应该缓行。  相似文献   

11.
国际商事仲裁“意思自治”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体系相融合,中国涉外的经济贸易纠纷也相应增加,解决这些纠纷的方式之一仲裁,其第一性原则即为“意思自治原则”。文章研究了“意思自治”的历史发展及在国际商事纠纷中的作用,得出“意思自治原则”指导下的国际商事仲裁其价值取向为公平基础上的效益优先的结论,从而为我国仲裁立法中扩大意思自治的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是我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领域的基本原则,我国关于涉外侵权行为之债的法律适用制度,是将侵权行为地法作为侵权行为的基本准据法同时又结合运用了"共同国籍"、"共同住所地"两个连接点,对行为地法的适用规定了例外,而且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在我国的涉外侵权领域引入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可行性主要有:侵权行为的类型更加多样化,私法性程度越来越高;符合国际私法中出现的"软化连结点"的趋势;能够实现冲突规范的确定性和灵活性的辩证统一;迎合了国际私法中的弱者利益保护思潮;符合经济效率原则,能够降低当事人和法院的成本。本文认为应该在我国的涉外侵权领域构建以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为首要原则的法律适用体系,并具体阐述了其基本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13.
意思自治在国际合同法律适用中表现出扩张和受限两种不同的趋势。晚近国际私法立法一方面对意思自治的方式、时间以及其适用范围规定得越来越宽松,另一方面,强调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不能排除强制性规则,并将特殊合同与一般合同相分割,限制意思自治在特殊合同中的适用。意思自治在国际合同法律适用中的这种发展趋势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我国民法《草案》第9编扩大了国际合同法律适用中当事人选择法律的范围,增加了排除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合同,还将意思自治延伸到国际合同形式的法律适用。但是,参考国际合同法律适用中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发展,借鉴国际立法经验,我国民法《草案》的相关规定还存在缺陷,应当对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4.
意思自治原则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一项基本原则,当事人可以明示或默示地排除公约的适用或改变其效力。然而,在不符合公约条件的情况下,当事人选择公约作为合同准据法的意思自治是否也应得到尊重,公约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但从公约的性质、冲突法的发展、国际商法的发展以及国际商事交往的便利来看,我们应予以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5.
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商事仲裁中主要体现为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仲裁程序法的选择和仲裁实体法的选择,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双重的意思自治、非国内法的选择以及与争议合理联系的放宽。  相似文献   

16.
仲裁第三人制度一直是理论争议的热点和实践操作的难题.反对者多是从仲裁意思自治和契约相对性出发否定仲裁第三人制度,而赞成者仅从第三人制度的某些外在优点论证其合理性.有鉴于此,本文从意思自治和契约相对性这两个仲裁特点出发分析仲裁第三人制度存在的理论根基,认为应在法定的合同相对性例外情形中建立仲裁第三人制度,并对相关实务操作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康德的教育理论是建立在整个批判哲学之上的.其教育思想,尤其是道德教育内部存在的冲突,是批判哲学体系本身的内在冲突的反映,更是启蒙理性内部两种原则之间的根本性冲突的反映.这种冲突最终表现为理性的自律与他律之间的矛盾.康德的教育理念,既要求道德教育能够体现出启蒙的自律性原则,又不得不承认其具体的实施始终无法回避他律性问题,即教育作为单纯的启蒙技艺的问题.最终,康德在道德教育如何可能的问题上不得不诉诸历史理性.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的人才观主要体现在:树立人才资源为第一资源、人人皆可成才和以人为本的观念。胡锦涛的人才观的核心内容与前三代领导集体人才观的核心内容既一眯相承又有其独特的创新点,他首次提出了党管人才的原则和将人才观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村民自治制度确立后,村委会与村党支部的关系成为农村内部权力结构的核心,是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中的关键环节。同时,由于村委会与村党支部的权力来源和制度规范不同,村两委的矛盾表现突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村民自治的良性发展。因此,明确村两委在村民自治制度中的职责范畴,科学合理地实现村党支部以及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村民自治中的定位是当务之急。广西百色市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农村工作机制中的重要性,从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入手,创新党服务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建构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0.
李先念毕生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他一生信仰坚定、始终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坚持群众路线,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坚持党性原则、谦虚谨慎、顾全大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的这种高尚的品行对当代大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