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当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之一。虽然写的是一个16岁的少年的故事,但具有极大的普遍性: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却出现了危机。主人公霍尔顿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态,他对冷酷现实无声的抗议,以及他对纯洁世界的守望的形象将永远唤醒人们去寻找人性中已失落的最宝贵的东西,使人获得重生。  相似文献   

2.
有一种幸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这句话告诉我们一种幸福:短暂的一生能拥有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在现实世界里呆倦了,便可畅游于浪漫诗意的精神世界,则“烦火为之顿歇”(袁中道)。在书中,放眼大千世界,沧海桑田,结交三教九流,各色人物;在书中,遥想高风亮节,风光霁月,默思寸草春晖,儿女情长的确,“风声雨声”尽入读书之声,“家事国事”皆在书卷之间;的确,“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培根)。有书,真好。在精神世界中住久了,就该回到缤纷的现实世界里来,但又出现了这样的尴尬和遗憾:有些读书人只有…  相似文献   

3.
现实是有限的,人的精神追求则是无限的,在实践的推动下,人们不断地进行着从囿于现实的有限向着自由的无限的超越。艺术实现着这种超越,而在现实的世界之上构建起理想的世界。在艺术的世界中人们把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沟通起来,在艺术的超越精神光照下,人生由此不再显得局促和艰辛。因此,艺术是人们搭起的从有限到无限,从现实到理想的天桥,它引导着人们进入自由的存在境地。  相似文献   

4.
论虚拟现实的客观实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现实的产生引发了人们对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争议。事实上,虚拟现实是人的观念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外化的一种电子场景,因此,不能把虚拟世界归结为精神存在;但它又只是一种虚拟的物化形态,不是现实的物化形态,所以,虚拟世界是有别于现实世界的。当然它也不是脱离现实世界的一种纯然独立的存在,因为虚拟现实归根到底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现实世界决定虚拟世界的本质、构成和发展。作为原型的现实世界与它的间接再现的虚拟世界实为一体,它们都不过是客观世界的两种存在方式。世界的直接存在性和间接存在性都在于它的物质性,客观实在性是世界的唯一特性。  相似文献   

5.
精神的自救     
潘洁 《青少年日记》2011,(10):40-40
9月20日 晴 现实,如水晶球里的世界,绚烂缤纷。 迷失在现实里,物质富有,精神匮乏,我们该如何拯救自我?  相似文献   

6.
人是精神和现实的统一,现实对人的影响不可避免的波及精神领域,而精神领域的动静也会在现实中得到体现。教师作为这个世界中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其精神世界更值得人们关注。原因是他的周围是一群同样值得关注的精神世界,教师的精神世界是孩子们除了知识以外的另一种食粮。  相似文献   

7.
童话,一个美丽的世界,源于幻想但却基于现实,描摹大胆新奇而又饶有童趣.孩子们在童话营造的世界里流连徜徉,呼吸芬芳,悄然成长.  相似文献   

8.
李煜亮 《快乐阅读》2011,(8):185-18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是人生的港湾。人的一生,有大半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可见,家在人的一生里该是多么重要,家对于每一个人的人生影响又该是多么重要。家庭文化则是家庭的"精神世界",是传播文明、传播文化的"第一课堂",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潜移默化着人们的精神道德、价值取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现实世界、虚拟世界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在精神世界方面,班级德育可以使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使留守儿童感受到集体的爱和温暖、避免不健康的心理;在现实世界里,班级德育能促使留守儿童进行自我教育,并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集体成长环境;班级德育还能引导留守儿童从网络文化中的虚拟世界回到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10.
惠慧 《当代学生》2011,(7):54-55
有人说电影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可以任想象驰骋。也有人说,电影只是现实的缩影,背景或许是虚构的,但人物情感与事件逻辑仍然忠于现实。那么,为什么电影看上去远比生活精彩?或许只是因为电影浓缩了戏剧、矛盾、冲突,主人公们不得不争分夺秒,在有限的两个小时里呈现出所有的精彩。  相似文献   

11.
曾几何时,“上帝死了”的宣判将人们卷入巨大的精神恐慌之中,失去了彼岸世界的理想寄托,只好转而求助于此岸世界的心灵慰藉。然而,现实世界的喧嚣与躁动使人们陷入更大的精神荒漠中,曾被极力推崇和张扬的崇高、尊严、道德正被另一种现实的冷漠、自私、残忍所消解,  相似文献   

12.
博华 《山东教育》2011,(35):52-53
从事了教师职业,让自己有机会终日与文字打起了交道。时间久了,文字这些在常人眼里显得也许有些呆板、枯燥的符号竟变成了一个个富有灵性和生命气息的思想音符,每天律动在我的精神世界里,让我平凡的生命世界里平添了许多生命的感动和心灵的震撼,引导我在这个充满世俗诱惑的现实世界里,用一种达观的心态和一颗波澜不惊的心,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做着实至名归的事情。生活虽然清贫了点,但精神世界却充盈着教师职业带来的那份特别的幸  相似文献   

13.
《吉檀迦利》导读在诗人看来,宇宙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万物由一个共同的生命维系着,主宰这一切的是一个无形无影而又无所不在的精神本体,这个精神本体就是神。宇宙万物都是神的分身,人们只有达到与神合一的境界,才会感到真正快乐和幸福。但他同时又热爱尘世生活,热爱现实世界。他对与神合一境界的追求,是和他对人间理想社会的追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4.
校园诗人     
于另一种角度在繁忙生活的夹缝中用独特的深沉或浪漫 诠释情感这就是你吗校园中寥寥无几的精神贵族总觉得冥冥中缪斯把你引导灵魂的殿堂灿烂辉煌文人骚客的婉约与豪放滋润了你蛰伏在思索里的灯光你这校园诗人呵用诗歌为自己缝制巨大的幻想世界很大很大你在精神领域中纵横驰骋世界很小很小你在现实空间中奔突冲撞你这春天的忠实的歌手张开歌喉才发现鲜花和它们的芬芳不堪重负的人们已无暇欣赏其实你也明白具体的现实不允许超越时空的翅膀可你仍在夜深人静时分固执的躲进那盏桔黄的小灯用幻想的谷粒安慰饥饿的胃肠你又能逃到那儿去呢采菊东篱…  相似文献   

15.
印度诗哲泰戈尔,在国际大学中国学院的小册里,曾说过这几句话:"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比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更值得宝贵的?中国文化使人民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他们已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不是科学权力的秘密,而是表现方法的秘密。这是极其伟大的一种天赋。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但科学精神不能通过教条说理、强制灌输获得,它是在长期的科学活动中不断积淀而形成的。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呢?一、结合数学的客观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位置关系的定量描述,是对客观世界的高度抽象,反过来,人们又可以用数学客观地反映现实。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的客观性,使小学生体验…  相似文献   

17.
浪漫精神是人类运用艺术方式超越感性世界的束缚,寻求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而体现的一种意向,它是文艺的灵魂,是人类主体性(能动性)最生动的一种体现。而现实精神是指人类运用实践的手段超越感性世界的限制,以达到某种功利目的,从而获得相对自由的精神意向,它是人的主体性最实在的确征。现实精神无法解决经验与超验、有限与无限、存在与思维、现象与本质、感性与理性、自由与必然、人本与文明的普遍分裂的问题。两难抉择的苦恼、领悟神秘的感觉,只有精神才能解决。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无数漂泊的自我虽在无遮拦的空间游荡,却像孤魂野鬼似的失却了忆念中的家乡,他们需要寻找新的精神家园。人们呼唤柔情是因为世界变得冰凉,人们留恋诗意是因牧歌不再在田园响起。无论现实精神如何光大发扬,浪漫精神依然在人们心中飘荡。  相似文献   

18.
一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这样讲过:“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象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马克思在这里将宗教视为“人民的鸦片”。我们知道,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反映的是人们的一种依赖感。费尔巴哈曾说过:“人的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作为依赖感,宗教表达了人们在自然与社会外力面  相似文献   

19.
《野草》着眼于现实历史和个人生活,又超越现实历史和个人生活,传达出难以言说的苦痛和荒凉寂寞,以及源于心灵世界反抗虚无和反抗绝望的精神力量。尼采在《悲剧的诞生》里解释希腊悲剧的起源和本质时加以发挥,提倡酒神精神说。《野草》中反复言说的向死而生的生命体验与酒神精神有内在契合。作品在梦境、醉意和大笑中展示出因与生命的荒诞和虚无做绝望抗争而产生的悲剧性美感。  相似文献   

20.
魅力阅读     
阅读虽然不能改变人的命运,但却可以改变人的性格,阅读能丰富人们的思想世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也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能使人们更加理性的看待现实中的各种不尽人意的问题。阅读是我们丰富自身阅历的最好方法,因为阅读可以借鉴别人的经历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