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生命情感应成为当今教育反思的起点之一。生命情感关涉个体在世的一切作为,是建构个体人生的基础性质素。教育关注个体、关注人,意味着应当关注个体作为活生生的生命体的真实存在,关涉个体内隐的生命情感的涵育。关注生命情感,意味着教育应关注且尊重个体身体之在及其感觉。个体生命情感培育的两个维度即幼想与幸福、欢乐的感受和苦难意识。教育应积极拓展个体生命情感孕育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生命情感关涉入在世的一切作为,是建构个体人生的基础性质素。教育关注个体,关注人,意味着要去关注个体作为活生生的生命体的存在,关注个体内隐的生命情感的化育,关注生命情感,意味着教育应关注且尊重个体的身体及其感受。个体生命情感化育的两个维度即幼想与幸福、欢乐的感受;苦难意识。教育应积极创造生命情感化育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生命教育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培养人,意味着教育应当关注受教育者作为生命个体的真实存在。生命教育应成为现代教育反思的起点之一。教育关注个体的生命存在就应当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进而提升生命。生命教育应成为教育内涵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生命教育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教育以培养人为最高旨归,这意味着教育应当关注受教育作为生命个体的真实存在;生命教育应成为现代教育反思的起点之一。教育关注个体的生命存在就应当: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进而提升生命。生命教育应成为教育内涵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社会个体的生命既意味着个人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意味着个人将承担与其生活境遇关涉的特定社会责任。生命教育不能停留于简单的知识传授或情境体验。只有分析个体道德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深挖生命的道德价值,将生命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探索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生命教育功能,才能将生命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德育的生命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是一种关涉人的生命生成的教育活动,是生命个体生存、发展需要。因此,学校德育应始终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这既包括在德育的内容方面应呼唤学生对自然生命的敬畏和关爱,又包括在德育实施中应倾注对学生精神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相似文献   

7.
知识、生命与个体幸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涉生命幸福是知识教育的应然追求,当前知识教育改革虽已取得诸多成就,但在关注个体生命幸福上还存在差距。教育对"知识"的误读,会导致对生命的扭曲,进而可能给个体带来不幸。"知识幸福观"是对知识教育的一种新认识,它不仅实现了物性、功利和威权知识教育机制的转换,而且深化和明确了知识教育"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本真"的知识教育必然是回归生命本性、以个体生命幸福为旨趣的教育。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个体生命幸福的所有问题都能通过知识得到完满解决,面对知识,只有恰当地、有限度地表达自己的期望,才能准确地把握实践的方向与任务。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人的心理体验.情感教育是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人的情感绝不是自然成熟的过程,而是教育促其成长成熟的过程.它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信念以及情绪,包括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的自尊或者关注每个学生能否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重视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也是关注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如何与生理机制、思维机制统一协调地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情感教育的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顺应”人的情感需要、“激活”个体生命潜在的情感需要、“生成”个体生命新的情感需要、“提供”个体生命的情感需要满足与否的条件.情感教育的任务是改变和影响人们的情感生活状态及其内容,变消极情感品质为积极情感品质.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整个生命。整个生命意味着不仅关注人的肉体的生命,更要关注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存在。可是过去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我们忽略了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严重阻碍了学生个体生命的精神成长与发展。新课程标准呼唤教学改革,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作为人生过程而非结果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教育不仅承担着知识传播与授受的功能,而且关涉到个体生命成长。为此,学校更应积极回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彰显人才培养的五大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为幸福而教     
<正>教育是最直接关涉个体生命的社会活动,而生命的终极意义就是幸福,为幸福而教应是教师思考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幸福的体验首先是个体的,而后是社会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个体幸福的人对于社会是有益的,而每一个  相似文献   

12.
德育价值提升的支撑点:关注人的生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主体的人是具有自然属性、精神属性、社会属性的生命体.不断超越与提升人的生命质量是人之生命永恒的追求.德育是建立在人的个体生命基础上的活动,是唤醒人的生命意识的一种活动.德育价值应关注生命教育,提高生命认识,培养生命情感,磨练生命意志,引导生命行为,实现贡献社会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3.
谢会兰 《阅读与鉴赏》2007,(6):70-72,47
关注生命个体的发展,是教育的主题。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更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状况,尊重其独特的情感体验,进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并丰富其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整个生命。整个生命意味着不仅关注人的肉体的生命,更要关注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存在。可是过去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我们忽略了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严重阻碍了学生个体生命的精神成长与发展。新课程标准呼唤教学改革,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的核心。课堂中只有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让学生用知识启迪智慧,将智慧融入生命才能提升生命的意义,实现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更体现教育的“成人”价值。一、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生活…  相似文献   

15.
生命,作为鲜活的个体,是教育真正应该关注的.关注生命的教育才称得上完美的教育,才能有效克服现存教育中的异化与缺失,为社会进步和个人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教育如果疏离了生命意识、生命情感,必然导致人性的欠缺.教育因生命而发生、点化和润泽,生命乃教育之核心.笔者认为,在教育中融入游戏精神,是教育回归生命本真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刘建荣 《湖南教育》2011,(12):53-54
现代社会,是人的生命凸显的时代,“人”和“人的发展”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词,教育更应关注个体生命潜能的实现,尊重个体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德育,是促进学生感性生命自我成长、作为完整的生命体健康幸福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往往更多地表现为要求学生按一套既定不变的、不容置疑的道德规范,老老实实、循规蹈矩地去思、去做,孩子的个性、情感被压抑,主体性丧失,成了道德容器。  相似文献   

17.
教育生命体验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机械论、目的论制约下的教育.其本质等同于知识。其后果必然是导致人的存在感的丧失及教育与人的生命相疏远。教育应关注个体的生命.关注个体生命的感受.关注个体生命潜能的实现.树立生命论的教育本质观.即教育是人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8.
人类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个体。教育是人类的终极关怀,应关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由知识教育走向生命教育。教育目的应是通过教育活动,引导人探寻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完满实现。  相似文献   

19.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同时也是教育的终极追求。职业教育关涉人的幸福在于职业教育应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生命体验的完整性和精神的平等性。幸福教育审视下的职业教育,应是树立学生正确幸福观、培养学生善于感知幸福、提升学生幸福能力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丁尧 《文教资料》2012,(7):70-71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和信念,以促进学生个性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情感发展不仅是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有效途径,而且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缺乏情感的教学不可能培养出具有整体生命意义的人。语文学科作为人文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来关怀学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