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波 《海外英语》2015,(3):129-131,133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广泛存在于语言系统的语音、语法、语义等多个层面。语言模糊性与翻译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翻译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但目前模糊语言学主要侧重理论研究,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还不够具体和细化。笔者尝试利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通过对比分析《爱丽丝梦游仙境》两个汉译本的部分章节,揭示语言模糊性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以后的研究应该基于更多的译本来对比分析,总结提炼,才能明确更具体的翻译技巧与策略。  相似文献   

2.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广泛存在于语言系统的语音、语法、语义等多个层面。语言模糊性与翻译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翻译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但目前模糊语言学主要侧重理论研究,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还不够具体和细化。笔者尝试利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通过对比分析《爱丽丝梦游仙境》两个汉译本的部分章节,揭示语言模糊性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以后的研究应该基于更多的译本来对比分析,总结提炼,才能明确更具体的翻译技巧与策略。  相似文献   

3.
语言具有多义性,而诗歌的语言具有其自身的特色,这必然导致译本的多样化。文章重点讨论Gutt关于意义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思想,通过对诗歌不同翻译的分析,从一个侧面阐发了诗歌翻译中异人异译现象存在的理论依据,从而表明了诗歌的翻译是灵活而开放的。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翻译研究局限于文本内部,忽视了文本之外的因素对翻译的制约与影响,而翻译操纵派认为翻译不仅受到语言的内部束缚,还受到意识形态等外部因素的束缚.以《世界是平的》为例对大陆译本与台湾译本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译本内容被不同程度的操控(改写),而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因素是大陆与台湾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翻译动态对等理论认为,翻译不是语言的对等,而是语言功能的对等,是读者心理反应的对等,主张为了表达原文的意思脱离形式的束缚。由于文字产生的环境和读者的生存环境是翻译作品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不同国度、语言之间通过翻译进行信息转换和传递时,势必会产生巨大的文化差异,包括对人的称谓、生活习俗、语言文字等各个方面。在翻译中要想达到动态对等,就必须正视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6.
语义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文学作品离不开模糊语言的运用,语义的无限衍生不可避免,这也是同一个文本会有多个译本的原因之一。本文拟从语言模糊性的特征和表现等角度分析欣赏霍克斯、杨宪益和乔利三位翻译家的译本所塑造的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形象。语义模糊性决定了人们对文本翻译本质的认识,决定着人们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但模糊必须体现建立在准确把握原文的基础上,只有准确把握原文、精通译语,才能恰如其分地重构原语的模糊含义,从而跨越文化差异,实现翻译的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基于语言学研究成果的语境研究,为翻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除了要考虑源语和译语两种语言体系外,还要考虑语境对翻译的规约和影响。本文借助语境的研究理论,就《士兵之家》的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话语语境和文化语境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于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提出的语言顺应论,尝试从语言结构对象顺应的角度释读荣如德译本《动物农场》的翻译,解析译者的翻译过程是一个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不断作选择的过程,发现译本在语言结构对象上的成功顺应,指出翻译过程中对原作以及目标语语言结构对象的顺应是译者成功译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主要的是一种思维活动。每一个翻译行为在本质上都意味着对价值的判断,比较翻译更是在此行为之上的价值判断。通过比较可以鉴别各译文的得失,在比较中采各家之长,避各家之短。试从句子形式、内容风格再现和文化传递三个方面对Kate.Chopin的短篇小说The Story of an Hour的两种中译本进行同项比较研究,旨在提高对翻译的感性认识,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罗伯特·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的译本和原文在语言和翻译技巧两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了王译本的可学之处。同时作者也希望通过分析比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借鉴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技巧。提高文学翻译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朱启芸 《考试周刊》2008,(4):177-178
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是对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的准确理解和传递,其顺利开展离不开对语境的分析.本文将语境理论应用到文本分析和批评中去,重点关注语境的四个功能-解释、限制、衍生和补救功能.通过对薇拉·凯瑟的<一场瓦格纳的音乐会>两个中译本的对比分析,语境理论的适用性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相似文献   

12.
<好逑传>是第一部被译成西文的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自1761年英译本出版后,先后被转译为法语、德语、荷兰语等多种语言,形成了<好逑传>西文译本语言多样、版本丰富的特征.其中帕西译本和德庇时译本是最重要、流传最广的两种译本.帕西译本和德庇时译本在故事单元的编排整合、章回目录的释读翻译、诗词歌赋的翻译润色和文字词语的选择修饰等各个方面存在着不同;从帕西译本到德庇时译本,西人对中国古典小说的认识逐渐深入,评价日益肯定,翻译越来越忠于原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好逑传>英译本的历史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译者主体性内涵,以在英汉散文翻译方面具有较高造诣的高健和夏济安翻译的华盛顿·欧文的文学代表作品《英国乡村》两种译本为例,从散文节奏表现、翻译用词以及翻译语言使用等方面探讨译者主体性在散文翻译中的具体体现,以期为译者主体性与散文翻译提供一些参考,促进我国散文翻译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妍 《考试周刊》2012,(35):30-31
作者通过自建《大卫·科波菲尔》小型语料库,拟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其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五个译本进行描写翻译研究,通过对比各译本的词汇语言、句子结构等微观特点,分析译本语言的变化性和特色性,进而探究进其翻译多样化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辜鸿铭和理雅各的《论语》英译本为研究对象,运用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对译本中不同类型的成语英译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翻译方法所达到成语英译效果,以期能对后续翻译实践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6.
《青梅竹马》是日本女作家樋口一叶的代表作,近年来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和关注,出现了多种译本。但国内对其译本的研究凤毛麟角。萧萧译本、林文月译本和朱园园译本是各译本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从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两个方面对这三个译本展开比较、分析,发现萧萧译本采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林文月译本采取了异化的翻译策略,朱园园译本则综合运用了两种策略。  相似文献   

17.
赵尚 《宜宾学院学报》2007,7(10):101-103
一直以来,翻译研究者对于译本文体大多持否定态度,把译本文体等同于所谓的"翻译症"。本文对"翻译症"与"翻译体"作了区分,认为"翻译症"是寄生于译本文体这一肌体上的"毒瘤",需要彻底"摘除";"翻译体"既不同于源语,又不同于译语,是"第三类语言"。"翻译体"对于本民族文学语言的影响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18.
译文是译者对原作的二度创造,在《包法利夫人》李健吾和周克希两个不同中文译本中就处处渗透着译者的主体意识。两位译者的时代背景差异使他们拥有不同的语言习惯,两译者不同的思维方式及审美观念决定了他们不同的行文风格,而两译者的变通力使他们在中西语言文化差异间求同存异,方式各异但殊途同归,灵活地将其消弭。译者主体意识体现在翻译的方方面面,译者的个性丰富了文学翻译的多样性,有利于我国的文学发展及语言构建。  相似文献   

19.
文学翻译的重要原则就是要把作家的风格翻译出来,力求在译文中再现或表现原作的风格,保持原汁原味.蜚声世界文坛的美国作家海明威是"最有影响力的现代美国风格作家"他作品以文学风格的简洁而出名,本文将在对原著语言风格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对其中两部较有代表的中译本--杨九声译本和张祥麟译本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求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之道.  相似文献   

20.
丁晓超 《文教资料》2009,(31):30-32
生态翻译学理论给译者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审视翻译活动。本文从该理论的分析入手.把译者主体的适应选择与诗歌翻译这一载体相结合.从语言、文化和交际层面的多维度转换角度对《泊秦淮》一诗的几种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得出整合适应选择度较好的译本.并对该领域的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