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 5年 8月 ,日本战败投降。从那时候起至今 ,半个多世纪以来 ,中外学者对于日本侵华暴行曾进行过不少揭露 ,然而对日本官僚、政客、财阀、学阀们制造的侵华“理论”和“舆论”进行深入的揭批并不多。由于百年来日本对外侵略扩张带有全民参与性质 ,因此 ,若不将这些侵略“理论”、“舆论”加以揭批 ,日本社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对过去的侵略罪行作深刻的反省和认识 ,甚至在新的形势下 ,还会演化为新的对外侵略战争。历史的进步永远离不开对以往历史活动的审视和检阅。在追求和平的今天 ,揭批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侵略思想有助于我们…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董纯才7月23日就日本文部省最近在教科书中篡改日本侵华史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表示极大愤慨和强烈抗议。董纯才说:“日本文部省最近在教科书中篡改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在他们审定教科书时,竟将对中国的侵略,说成是对中国的‘进入’。对于日本文部省的这一行为,中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我本人,都表示极大的愤慨和强烈的抗议。”他说:“日本过去侵华的历史,中国人民、特别是在中、老年人中都有着  相似文献   

3.
幕末、明治时代,日本已经开始侵略中国,各种各样的侵华思想不断问世,成为其侵略行动的战略指导和精神支柱。这时的侵华思想以大陆政策为核心和主线,以“神国”理念和民族优越论为特征,是封建扩张主义、殖民主义和民族狂妄主义的混合物,对后来日本大规模的侵华思想理论的泛滥和行动的推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1874年日本对我国台湾的侵略是日本侵华的开端。日本侵略台湾的动因,除觊觎台湾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饶的物产外,通过对外侵略逐步摆脱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控制,同时转移内乱,也是日本政府侵略台湾的重要原因。美国对日本的支持和怂恿,对日本侵略台湾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甲午中日战争后,不少日本学者在中国史研究中表现出了露骨的侵华图谋,他们极力在中国史研究中寻找侵略中国的理论根据,将日本对华侵略合理化、合法化,为侵华献计献策。此类所谓的“东洋史”、“支那史”研究事实上已经堕落为侵华的史学。这些都在日本“支那史”、“东洋史”研究的主要人物,如内藤湖南、白鸟库吉、桑原骘藏、服部宇之吉、矢野仁一、有高岩、秋泽修二等人身上,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其中内藤湖南的“内藤史学”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6.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芦沟桥一手制造“七七事变”,拉开了全面侵华的黑幕。“七七事变”使远东形势更为险恶,也使世界风云更为紧急。对此,在远东和世界有着重要利益的美国作何反应呢? “七七事变”是“九一八事变”的继续和发展。“九一八事变”后,美国对日本的侵华行径采取的是不承认主义,即表示不承认日本侵华的既成事实。美国国务院表示:美国丝毫无意干涉日本在满洲合法条约之权利,也不拟过问任何解决事件之方法,但此项方法不得破坏美国在中国的利益。美国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持明显的妥协态度。只要日本不损害美国的利益,换言之,只要美国的门户开放原则不受干扰,美国对日本攫取东北并无从中作梗之意。美国的不承认主义所不承认的,只是对美国利益的损害、对门户开放原则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明治维新后,日本便开始积极谋求向外扩张势力。在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过程中,"满蒙"始终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为了攫取"满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历届日本政府采取了不同的"满蒙政策",以达到独占"满蒙",进一步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目的。研究日本"满蒙政策"的演变过程,不仅有利于对"大陆政策"问题的探讨,同时对深入研究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史,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地区史,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的中日、中美关系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曲折发展历程、中日关系源远流长.曲折复杂、大体上经历了友好交往——日本侵华(甲午、甲辰,甲寅战争,全面侵华战争)——冷战对立——和平交往几个时期.正确对待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是中日关系顺利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歪曲历史,为自己的侵略罪行进行辩解,甚至否定侵略历史的言行,在日本国内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一战”期间到“二战”期间,美国扶植中国政治势力同日本激烈争夺对华主导地位:“二战”后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20世纪50—70年代初美国推行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禁运和军事上包围威胁的对华政策;此后中美关系解冻.由对抗转为对话,但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两国关系的发展一波三折,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核心、最敏感的问题,不过,中美两国之间存在共同利益,合作会使双方获利,中美关系将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指出,日军蓄意制造卢沟桥事变和“谁先开第一枪”悬案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挑起事端,借口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其次企图把水搅混,以掩盖其罪恶行径;再次嫁祸于人,企图推卸战争责任;最后妄图否认日本对华战争的侵略性质,篡改任华的历史事实。战后50多年来,卢沟桥事变的起因问题一直是日本极右势力企图篡改侵华历史的焦点所在,这是值得警惕的.日本只有正视历史,吸取教训,才是走向自新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10.
“思想战”是日本对华“总体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日本对青岛实施“思想战”的形成、内容及特点进行了剖析。青岛是一座深受日本影响的城市 ,早在日本对青岛第一次殖民统治时期 ,“思想战”已具雏形 ,及至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 ,适应全面侵华的需要 ,“思想战”正式形成。“思想战”包括宣传侵略理论、控制舆论工具、传播腐糜文化、推行奴化教育四大方面的内容 ,具有长期性、全面性、欺骗性和腐蚀性四大特点  相似文献   

11.
《老年教育》2007,(3):16-17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随后全面展开侵华战争,抗日战争爆发了。日本侵华航空队凭借先进的航空装备在中华大地上肆无忌惮地狂轰滥炸,他们自以为在中国上空不可能遇到敌手,日本国内也在大肆鼓吹日军空战无敌的神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自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起,日本帝国主义随着侵华战争的逐步扩大,在它侵略势力所及的半壁中国国土之上,自北而南策动和扶植了许多形形色色的傀儡政权。兹将其中主要两个傀儡政权的产生过程及其傀儡组织的主要人事,择其大要,简述如下: 满洲帝国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炮制傀儡政权,蓄谋已久。“九一八”事变的次日,发动侵华战争的急先锋——日本关东军参谋部即采纳了日本参谋本部作战部长建川美次的主张,以“关参第三八五号电”致陆军大臣南次郎和参谋总部长金谷范三,对吞并东北和拼凑傀儡政权的问题,提出了“消灭现有东北政权,树立以宣统皇帝为盟主接受日本支持的政权,当为上策”的意见(《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史料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6-17页)。两天后,即九月二十二日,关东军参谋长三宅少将为此召集了幕僚会议,“确定了一个在目前状况下容易收到效果的”“满蒙  相似文献   

13.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20多年后的今天,一些日本人居然可以面对曾经饱受其躁辆、并拥有超越仇恨的宽容精神的中国人民,向历史说不,而且说得“坦坦荡荡”,“问心无愧”,真是不知羞耻I这些人对中国最大的关心无非是两件事——怎样改写日本侵华的历史和怎样将日本的产品更多地投入到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尽管中国人民将经受的耻辱与伤害深理心底,以最大的热情去对待日本,然而日本似乎不怎么领情。“历史是人创造的,因此人也可以改写历史’,他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了。“侵略”被改成“进入”,“南京大屠杀”竟会定义为一个没有历史根…  相似文献   

14.
“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国内在对华政策上存在着分歧。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美、苏等世界强国都对日本侵略行为妥协姑息。法西斯势力在日本国内的地位迅速上升,逐步控制了政权,进而确立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国策。  相似文献   

15.
郁达夫于战时对日本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郁达夫认为日本文化是对中国文化的“抄袭”,缺乏创造性。随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步上军国主义的道路,其文化也走向倒退。作家堕落,作品内容趋于反动,文化生活十分空虚;尤其是对中国文化的侵略。使日本成为毁灭人类文化的敌人。然而中国文化有五千年历史,隋唐之时曾“开发倭夷”;将来“建设东亚新文化”,责任也还在“我们的肩上”。  相似文献   

16.
一、日本战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概况据我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理论根据是:(1)帝国主义列强各自侵占中国各地;(2)中国是处在四分五裂的军阀割据状态,向来没有形成统一政权;(3)在中国社会里没有自己发展的因素。这就是所谓“中国停滞论”。1945年,天皇制度下的日本自1874年侵略台湾以来的对外侵略的国策完全破产,以及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这铁一般的事实根本否定了“中国停滞论”。从此以后,日本的中国历史研究者面临着改变战败以  相似文献   

17.
日本右翼分子自 2 0世纪 5 0年代中期、80年代和 1997年以来 ,围绕历史教科书问题共掀起过三次篡改历史的逆流。他们的目的是企图否定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历史。篡改的主要问题是 :将日本描绘为神国 ;认为战争无正义与侵略之别 ;掩饰日军侵华的暴行 ;歪曲慰安妇问题 ;否定日本的细菌战和化学战 ;把发动太平洋战争美化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用德国和意大利对侵略战争认罪的实例 ,对比日本 ,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为掩盖其侵略中国的本质,在文化上炮制了中国社会“停滞”论、中国文化“外铄”论等侵略理论。对此,以尹达、吕振羽和许立群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对日本的文化侵略理论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这种批判是中国共产党文化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熊银忠 《中学历史教学》2006,(1):35-37,68,69
[专题解读] 近代史上美国对中国的侵略:1844年,强迫中国签订《望厦条约》,这是美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小平寺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伪装中立进行调停,实则联合侵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美《天津条约》。19世纪60年代,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支持日本侵略中国台湾,客观上纵容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一战”期间到“二战”期间,扶植中国政治势力同日本激烈争夺对华主导地位,两国合作进行了反对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斗争;“二战”后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干涉中国内政。  相似文献   

20.
徐兴虎 《新高考》2007,(2):30-33
【考点指津】 1.分析20世纪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的原因 (1)内因:①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是由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所决定的,是其推行“大陆政策”的必然结果。这是日本侵华的内因;②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对日本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日本政府急于发动一场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借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并依靠掠夺中国的财富,来医治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外因:①当时国民党正忙于“围剿”红军,也给日本以可乘之机。②日美为争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矛盾日益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