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学业评价是监测学生是否达成预期素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课程教学改革顺利与否的关键环节。《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意味着我国初中地理教育全面开启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地理课程评价改革。把握课程标准学业评价的变化和发展,对一线教师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至关重要。文章梳理了21世纪以来颁布的三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评价理念和评价叙写体例的变迁和发展,针对新增的学业质量标准、学业水平考试等要点,提出了促进学业评价建议落地的举措。  相似文献   

2.
舒立辉 《文教资料》2014,(3):23-24,30
以就业为导向正在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高职语文作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课程,要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要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语文教学观,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语文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在全球化、国际化、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蓬勃发展,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是我国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新的教学理念必然要求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因此为了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教师,研究提出了函授专升本地理科学专业新的课程模块体系,以达到提高受教育者从师技能和专业素养,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环境伦理教育是地理学科教学固有的功能[1],但这一功能却一直处于弱化的境地。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标准的研制人员呼吁以地理课程为载体进  相似文献   

5.
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出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及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在思想观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资源对课程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加强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举措之一。鉴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未来教师的更高要求,地理教师教育课程必须精选未来地理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用人类文化发展产生的新  相似文献   

6.
沈卫青 《职教通讯》2012,(36):20-22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指导下,职业标准被逐渐引入到职校教学中,成为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精髓是要充分体现中职教育的"职业性",因此,实现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以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机电专业课程改革为例,对中职教育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各门学科以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为中心,贯彻素质教育要求,落实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从2015年开始,柳州市把地理正式纳入中考科目。随着地理学科进入中考,柳州市初中地理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依旧是个难题。本文以课标为标准,把近 5 年(2016 年-2020 年)柳州市中考试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收集文献、统计、对比、归纳等研究方法,浅谈课标在中考试题中的指向作用,以及对地理教学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现代世界各国学校地理教育现状与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理课程以可持续发展观念为指导,在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观、资源现、人口观,使其成为现代化社会中积极而负责任的合格公民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因而受到了很多国家的重视。本文根据世界学校地理教育发展的现状,从地理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框架、教学要求。内容呈现方式、能力培养、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较为全面地分析了现代世界学校地理教育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制定我国学校地理课程标准的一些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及《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以新课标、新环境、高要求进行地理教育教学工作,是新形势下初中地理教学的基本要求。本文对初中地理新课标课堂教育教学、课堂改革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10.
以就业为导向 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标准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教与学活动的目标、内容、要求及进程等的教学文件,它体现专业培养目标在具体课程上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是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设置专业,制定各专业培养目标,以此为依据设置课程体系,并制定课程标准,将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实践和学习相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也是高职课程改革的切入点。因此,要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标准建设,以实现高职院校健康、持续、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伴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变化,我国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进行了多次修订.日前,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这是21世纪以来颁布的第三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新课标凝练了地理学科本质,提炼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大核心素养.通过对三版课程标准的分析比较,探...  相似文献   

12.
一、认识新课程标准地理课程标准是地理教学的主要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新在哪里 ?1.明确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要求课程的设置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必须变革“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式的地理课程 ,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 ,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仍以区域地理为主 ,但除北京、香港和极地地区之外 ,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必学的区域。…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与语文教学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我国的教育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课程改革时代。课程改革要求语教学必须走出过去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在追求教育民主、国际理解、回归生活、关爱自然和个性发展等课程理念的基础上,以《语课程标准》为依据,重建语知识教学观、阅读分析观、作教学观以及口语交际教学观等,加强语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努力实现语新课程教学的转型。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的颁布 ,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 ,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因此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强调 ,地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新课程标准下 ,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进行初中地理教学呢 ?1 .深入学习、研究课程标准 ,进一步转变观念。中学教师尤其是过去经验丰富的、具有娴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的教师 ,一定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理念。“地图”是地理教学中的“第二语言”,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养成与其地图技能和地图  相似文献   

16.
《课程.教材.教法》2016,(10):122-127
通过对英国2008版和2014版的KS3地理课程标准的比较,深入剖析其社会背景和所隐含的教育理念的变化,可以看出英国地理课程标准的三个转向,即文本更简洁,将课程编制的责任还给教师,以体现其教师观的转向;转换观念,删除达成目标的水平分级,以体现其评价观的转向;知识引领,走向新的知识追求,以体现其知识观的转向。其中尤以"选择什么知识构成课程""怎样在放权与监控之间寻找平衡点"两个方面,对我国当前的地理课程改革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职语文教育存在的定位模糊、教学内容随意、教师归属感不强、教学评价落后而引发的高职语文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将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引入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中,以学生预期能力获得为导向,聚焦于“学生产出”,提出转变教学质量观、明确地位与作用、提升师资队伍水平、科学编制课程标准、师生共建数字资源、实施教法改革、改革考核评价方式等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以独特的体系,丰富的内容,新颖的理念,揭开了我国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序幕,为面向新世纪的中学地理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因此只有认真学习领会《标准》的内容精神要求,正确把握实施《标准》,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才能在教学中摆正位置,发挥出地理教师应有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下面谈谈学习《标准》的几点认识。一、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是《标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伴随着高职课程改革,高职课程改革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构建应以现代课程观为理论基础,以后现代课程观为理想性追求。笔者以现代课程观与后现代课程观为理论视野,试图构建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切合新课改的要求,符合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借助地理实验载体,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稿)》的要求,以学科核心概念为中心,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多个小项目,实施“微项目+实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达成学习目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促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提升综合思维能力、构建区域认知、锻炼地理实践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