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考释云南省墨江方言区的24个方言词,着重分析方言词的读音、词义、记写形式(本字)及其源流关系和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
陕西商州的丧葬方言词语真实地记录了农村丧葬习俗的全过程,再现了古朴醇厚的地域文化踪迹。商州农村丧葬礼俗极具地方特色,丧葬习俗中出现的方言俗语数量繁多、内涵丰富。联系商州自然地理状况、历史人文背景,选取有代表意义的方言俗语进行研究,分析此类词语反映的思想内涵,进而揭示商州的地域文化和民众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方言和方言词的界定,指出方言是全民语言的分支,它有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两种变体形式,而不是仅仅指地域方言;方言词也有地域方言词与社会方言词之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针对东北经济振兴,理论界已开展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诸多良策。在此基础上,阐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6年来取得的成绩,同时通过对东北地域文化的特点和优势的分析,客观地分析东北振兴在文化环境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重新审视东北地域文化,启动文化生产力,这对积极探求东北振兴新思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唐山市区范围内使用的一些方言词从读音、词义、用法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和诠释。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域文化以多姿的地理优势、相容并蓄的多民族文化、碰撞交融的中外文化而成就其独特的地域色彩,并体现着地域特征的多元性。东北地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东北地域文化的探究对传播中华文化,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多重文化折射下的新词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象征。在现代文明中,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地域文化、行业文化迅速交融,形成了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新造词、外来词、行业词和方言词。这些新词语不但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表现出新时期词语独有的时代特色,而且从这些新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8.
作为新近加入东北作家群的重要一员,大连女作家素素以"独语东北"系列散文丰富了东北文学的地域性品格。本文以素素的《独语东北》散文集为文本,从地域文化角度分析了本土女作家在其间着意突显的地域性价值、强烈渲染的自然性品格和自然流露的艺术性特色,探讨了素素的文化观、女性观、历史观、地域观,概括了其中折射出的东北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近代汉语研究起步较晚,词汇的研究,特别是方言词的研究更是薄弱。近代汉语方言词研究将有利于探索方言与通语的关系,有利于观察汉语方言间的渗透与影响。可以从6个方面鉴定历史方言词:一是词的频率标准;二是同一时代、不同词义的出现频率;三是文体及叙述角度标准;四是同一种古籍的不同版本间差异较大的词语;五是训诂学家笔下的方言记录;六是各类辞书、方言志收录的方言词。近代汉语方言词有很多还存在于正在使用的活语言中,训诂学的价值不可低估。分析活语言材料,可以准确解释词义;也有助于辞书编纂,比如词典立目、释义、义项处理等。  相似文献   

10.
《商洛学院学报》2019,(1):24-28
商州婚嫁方言词汇数量繁多,内涵丰富,地域色彩浓厚。这些方言词真实记录了农村婚嫁习俗全过程,集中体现了商州民众对儒家"和""孝"观念的认同,反映了"姻缘天定"的大众心理,表达了人们"祈子求福""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这些方言词汇的大量遗留,与商州地理环境、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王立  王琪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33(10):142-144
王禹浪教授新著《神秘的东北历史与文化》使东北黑土地域文化跃然纸上,并揭开了东北地域文化神秘的面纱。土生土长于黑龙江流域的王禹浪教授,揣着自幼对东北地域文化的热爱,将东北史研究倾注于自己的学术生涯,他极尽全力试图使东北地域文化在华夏文明的背景中脱颖而出。这部新著正是作者行走在东北大地三十二年光阴的感悟之作。  相似文献   

12.
东北方言与关东文化关系摭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洪杰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26(1):126-128,F003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具体到某个地域.就是方言和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东北方言作为关东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关东文化的关系极其密切。研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地域文化对方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著名网络小说《鬼吹灯》对东北方言的精湛运用,反映了东北地区独特的文化,是其风靡一时的重要原因。以小说中东北方言词汇为研究对象,从名词运用、动词运用、形容词运用三个方面进行详细探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小说语言使用上的特色,也为地域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东北秧歌作为东北地域民间文化典型代表,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变化,成为东北人所喜欢的娱乐健身活动,它的发展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其中关东文化、满族文化、戏曲等多元文化的影响尤为显著,本文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探讨多元文化对东北秧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北文化被认为是荒寒文化,东北文化的特质造就了东北作家写作的风格、语言的运筹具有地方特色。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东北作家群"到新时期的作家,从自然天气、地域环境到生存资源、文化资源,他们的作品在荒寒和粗犷的表象标签下,创作开始转型,融入多种柔和、温暖的人性色调,拥有了融合性和普遍性的风格。  相似文献   

16.
黔东北地域是古代贵州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在长期的文化流变中,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该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历史变迁,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特别是与乌江中下游地域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历史变迁、建置沿革、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状况以及统治措施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在祖国北方的黑土地上,关东人创造出充满地域风情、艺术感染力的东北秧歌。在当今的舞台与民间,东北秧歌都广泛的活跃着,成为我国艺术界的瑰宝与民间娱乐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研究地域文化东北秧歌的风格,在于更好的传承这一民间艺术。  相似文献   

18.
由于独有的生存和创作经历,东北作家群的作品呈现出地域文学特色,这种地域文学特色除了在题材、主题和审美追求等方面表现出共性之外,还表现在一些特有的东北情结上,这些情结或隐藏或凸显,总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东北文化气息的感染,文化意蕴已经作为内化了的创作驱动力在作家创作和作品文本中表现为地域情结,这些情结无疑为读者提供了极具地域风情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9.
因为严酷的气候环境而被世人称之为"生命禁区"的罗布泊使无数国内外探险家闻风丧胆,然而古代罗布人通过顽强的抗争书写了他们悲壮的生存文化历程.本文试图通过古代罗布居民关于吃、穿、住、行等方面的方言词来感受他们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生态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20.
电影或电视剧中使用方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传播地域文化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考虑一点,不是所有的方言词都可以在电影或电视剧中出现,如"浪"在不同的方言区其词义中隐含的感情色彩则截然不同,因此电视制作人要充分考虑这些方言词在别的方言区的意义,否则就会给观众造成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