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正> 体育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达、现代体育的勃兴,体育已不仅是身体教育,同时也具备了竞技、休闲和美育的性质。按照国际惯例,“体育”一词是三个体育支流的统称:一是身体教育或称体育(pnysical Education),二是休闲体育或称群众体育(Rccrcation),三是竞技体育(Sport,它又可分为职业性及非职业性两类)。  相似文献   

2.
对“身体性”的不同理解,是导致海德格尔与梅洛庞蒂在空间性问题上不同看法的一个重要因素。海德格尔否定了通过身体性来理解空间性的进路,认为身体性并不能从本质上阐明空间性,空间性唯有透过“在世界中存在”(In-der-Welt-sein)这一源基性结构才能得到本质上的说明。而梅洛庞蒂则通过重新理解“身体性”,指出“身体”(肉身主体)在其“往世中去的存在”(Etre-au-monde)中的构建作用,从而说明“肉身主体”与“在世存在”在空间性的本质构建中都有着源始的和奠基性的地位。在此意义上,梅洛庞蒂的身体理论为“在世界中存在”的生存论提供了一种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对教育的本质应有正确的认识。竞技运动作为人类运动化,具有重要的身体素质培养和化教育的双重功能,这种传递和传播作用,符合教学论的基本要求。从教育理念出发,体育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性认识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一定的教学心理环境。众所周知,人的身体运动与心理活动是紧密相联的,在体育教学中要严格划清“身体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界了是不易的。体育课堂教学的心理环境,影响师生的认知活动的广度、深度和对信息加工的水平以及情感体验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教与学的效率。因此,创设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必须以教学活动中师生认知和情感活动的需要为基点。不同的体育教学环境,师生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活动方式不同,其所依赖的心理背景和空间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我国体育由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三大部分组成。学校体育的对象是学生,它的根本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竞技体育的对象是运动员,它的根本目标是追求更快、更高、更强,超越自身体能极限,与增强体质有着本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采用辩证法、演绎、逻辑推理与分析;文献法对体育的本质及其规律进行研讨。结果认为:体育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增强体质的教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应作为竞技运动的本质属性来加以强调。体育与竞技运动应按各自的规律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竞技体育教材化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竞技体育是体育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竞技体育以其鲜明的竞技性和挑战性 ,满足人们的获胜心理 ,人们在公平的较量中 ,体验竞争与合作 ,参与和取胜 ,成功与失败等多种情感 ,因而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学校体育有传递竞技体育文化的任务 ,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竞技体育文化教育 ,以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媒介的教育 ,作为身体活动的竞技运动可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多种需要 ,所以竞技运动可作为体育教育中活动内容的构成要素 ;而且开放的学校体育必须主动面对和积极吸收竞技体育文化 ,才能使学校体育的内…  相似文献   

8.
竞技性是体育的本质特性。高校竞技体育曾经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竞技体育强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但是,长期以来高校运动会都采取单一竞技体育的模式,参加运动会的学生不是体育特长生就是体质特棒生,参加比赛是为了拿名次,争荣誉。这样就使校运会这个本应由多数人参加的活动变成了少数人的活动,不符合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方针,也失去了高校体育教育的宗旨。所以高校运动会应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以育人为最高目标,面向全校师生员工,这才符合高校运动会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谈体育与体育竞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与“奥运争光计划”双轨制的确立 ,体育与竞技之区别 ,逐渐引起人们的醒悟 .本文通过对体育与竞技各自本质属性与体系的分析和论述 ,以期让人们对学校体育、体育教育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现代体育文化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美学不仅提出了体育中的美学问题,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如何从更广阔的理论背景对体育的本质和所具有的美学特征重新分析与定位。我们认为体育是一种有关身体活动的文化。它包含着多重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系统,它不仅仅是单纯的竞技,而是融文学、教育、科学、艺术为一体的一种文化,并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因此,现代体育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12.
语言交际的生命本质包括个体生命本质与人的类生命本质。语言交际的个体生命本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语言交际是个体的一种生理活动;其次,语言交际是在个体生命的生理条件容许的情况下的所进行的活动。语言交际的精神本质主要包括:首先,语言交际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而人的心理活动,就是运用大脑这个重要的生理器官进行的精神活动;其次,语言交际的作用是影响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14.
15.
马克思主义本质观认为,本质即事物的根本性质,本质与现象统一于事物中,本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人的本质有界本质、类本质、个性本质三个层次。教育本质也具有三个层次:教育的类本质、种本质和亚种本质。教育本质上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是以凝结了人类生命本质力量的文化来滋养、培育和增强人的生命本质力量,提高人的类本质,发展人的个性本质,教人正确对待人的界本质,使人的本质与生命力量充分而全面地发展,使人成为完人。  相似文献   

16.
心理的本质应该是“知”(觉知),因为“知”乃是一切心理意识现象的特征品质,且与其是性命悠关的:有“知”则有心理在,“知”一丧失则心理也消失了。但其他各种别的“心理本质”,如理性、自由、反映和意向性等实际都不够心理“本质”的资格,因为还存在着多种非理性、非自由、非反映性和非意向性的心理意识现象,故这些性质不是一切心理现象皆具备的。“知”(觉知)是最基本的心性,常被熟视无睹,但它却是最深奥的概念之一,因而也最适合表征心理的本质。对“知”的长期忘忽已经耽搁了对心理意识的本质把握和深入理解,并造成了许多不当的纷争。  相似文献   

17.
论质与本质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质与本质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范畴。实际工作中,许多研究学往往混淆了它们的基本内涵,甚至把它们作为相等同的概念,以至于不能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为此,本试图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科学方法,来理清两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内涵及其异同。  相似文献   

18.
从企业产权角度考察,在企业家才能被投入企业的过程中,经理人以转让企业家才能(一种要素)产权为代价,换取一种企业产权(即直接物质产权,含薪金索取权)。每位经理人都是企业直接物质产权的所有者,其占有份额,取决于企业家才能的质量和数量,并体现在经理人任职岗位的等级差别上。薪金,取决于经理人占有企业直接物质产权的份额以及行使企业直接物质产权的行为与结果,与经理人的岗位配置、绩效考评、薪金结构等共同构建的激励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9.
关于意识的本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教科书对意识本质的理解存在种种矛盾。其中最关键的意识内容的客观性需要反映论支持,而反映论的摹本-原本观念并没有现实根据。对意识本质的揭示只能依据意识自身的内部结构,不能借助意识与外在于它的事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散文本色指散文的“本色当行”特征。散文本色之一是“本事”的本色,即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为记写的内容;其二是散文的“真我”,指作者的自叙与自身真切的人生体验;其三是散文语言朴素的本色和真我的言语;其四是“真我”的精神释放、回归和寻找,表现为自由的神思与结构形态的随意赋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