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成人的想像经常受到理性和知识的制约,幼儿的想像则更多地从自己的情感愿望出发。通过设计和实施《蝴蝶衣裳》这一活动,我对此有了一些认识。解开作品中的理性绳索为了发展幼儿的想像力,我选择《森林服装店》这个童话来设计语言活动,这个作品有一个神奇的构思:小兔衣服上的蝴蝶(图案)会飞走,又会飞回来。但是,这个作品又有些生硬,小兔衣服上的蝴蝶飞走了,它去请营业员大叔来帮忙(给衣服画上花朵)。这样的情节发展跟幼儿的想像轨迹不那么吻合。孩子们会想:小兔衣服上的蝴蝶飞走了,它的朋友们(童话形象)会来帮忙,为什么非要…  相似文献   

2.
美术欣赏教育是培养幼儿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它能开阔幼儿的视野,促进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提高幼儿对美的感知和选择的敏锐性。近年来,漫画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我们认为幼儿美术欣赏的内容也可以是漫画。漫画是来源于生活的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视觉文化。一幅贴近幼儿生活的漫画作品,可以激发幼儿对身边生活、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漫画是传播知识的一条途径,它越来越深受大家的喜欢。而餐后活动是幼儿自主游戏和安静活动相结合的时段,将漫画在中班餐后活动中让幼儿欣赏,旨在营造餐后欣赏环境,合理选材,科学地指导,让漫画欣赏成为中班餐后活动的一个亮点,丰富幼儿餐后活动,并提升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4.
舞蹈是一门“美”的艺术学科,是人体动作下的肢体语言,通过抒发感情、塑造艺术形象来表达情感的一种视觉艺术。幼儿舞蹈是一种情趣的艺术体验,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为主,从多方面去让孩子们认识舞蹈中的“美”,它与其它教育不同,更注重孩子们美的感受,告诉她们“漂亮的孩子是自信的、自信的孩子是美丽的”。  相似文献   

5.
幼儿欣赏名画是一个情感丰富的过程。通过欣赏,可以引导孩子从不懂得欣赏到喜欢欣赏,最后获得审美体验达到初步具有审美理解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名画欣赏中幼儿的互动作适宜评价。通过精炼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进行价值肯定和精神激励是非常重要的。它一方面有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去感受作品的深层情感与精神内涵,另一方面能有效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实例,谈谈幼儿在名画欣赏中适宜的多样性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对于幼儿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入,由注重智力发展转向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幼儿身心协调均衡发展,审美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幼儿审美教育主要指通过实施丰富多彩的审美活动,使幼儿在欣赏美的事物的过程中实现审美理解能力的发展。漫画是一种幼儿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于幼儿审美理解特点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幼儿审美理解的必要性,并总结出漫画欣赏中培育幼儿审美理解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欣赏漫画,理解漫画的画面语言和思想内涵,感知漫画夸张的表现手法。 2.使幼儿认识到破坏环境的危害,激发环境保护意识。 3.培养幼儿对漫画的兴趣和  相似文献   

8.
散文与孩子     
有位儿童文学作家曾说,幼儿散文是幼儿文学中的小小艺术珍品,如园林艺术中的盆景,能巧夺天功之美。这一点也不夸张。幼儿散文是美的,美得让人偏爱;幼儿散文是甜的,甜得叫人陶醉。孩子们喜欢散文,散文给孩子们以美的感受,美的启迪和美的想象。美的感受幼儿散文以抒情为主,具有浓郁的儿童情趣,尤其是作品中优美而和谐的语言,如配以美的音乐、舞蹈或图画,会把孩子们带入美的意境,去充分感受美、欣赏美。  相似文献   

9.
整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补充、相互包含的关系。音乐主题活动是指教师与幼儿围绕大家感兴趣的一个音乐素材共同谈论,在师幼合作探究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建构知识的一种整合课程模式。它强调的是幼儿对该音乐素材的兴趣与经验,主张以完整的学习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它注重幼儿的多样化表现,注重幼儿的探究、课程资源的利用,注重教师与幼儿的一起成长。那么,在音乐主题活动中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整合理念,则要求我们从各领域的相互整合与渗透中去开展相应的音乐主题教育,通过其间的整合与渗透,来更好地服务于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从而提高孩子们的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等相关音乐素质。  相似文献   

10.
美术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没有界限的艺术。在教育方面每一个课程都有它的标准和要求,而美术教育是孩子们自由发挥空间,不管是谁不能评价孩子画得不好或者不对,在幼儿时期的孩子们没有丰富的语言能力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而绘画恰好填充了这一点,它使孩子们可以自由想象启发孩子对知识的认识,让幼儿时期的孩子更轻松地去学习。幼儿美术教育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形象教育,成长期间的孩子充满了好奇心,初步认识颜色形状,都以绘画来表示。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周末在街上孩子都会充满好奇地看眼前的一切,可是因为过于小没有大人般的集中力和观察力,然而绘画可以让孩子的集中力增强。  相似文献   

11.
秋天的雨     
[提示与建议]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作者用拟人的手法通过描写秋天的雨写出了秋天的树、秋天的花和秋天的果实。语言生动形象,让孩子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感受到秋天丰收的景象。这篇散文适合大班幼儿欣赏,活动前先带领幼儿出去走走,玩玩,也可带幼儿去公园、农村秋游,让幼儿领略秋天的美。教学时,可以利用挂图和多  相似文献   

12.
我会说故事     
一、设计思路 创编本活动的设计灵感源于孩子入小学的一次测试,这次测试对我触动很大。我觉得幼儿园虽然在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能力上下了不少功夫,而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诗歌、绕口令、谜语、欣赏故事、看图讲述等等,但是,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从整体效果来看仍不尽人意。须知,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说”的能力越来越重要,它是现代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发展口语的最佳期。然而,目前在许多幼儿园,幼儿的说话训练主要凭借有限的语言课教学,教学方法模式化、传统化,十分不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如何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这引起了我的反思:我们是给孩子们“鱼”,还是要教会孩子们钓鱼呢?由此引发了这次创编活动。  相似文献   

13.
<正>伟大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数不胜数的优良传统文化世代相传。民间文化艺术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其教育资源值得我们挖掘、重视、传承和发展。因此,从幼儿时期开始向幼儿传授民间文化艺术,进行正确的民间文化艺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帮助幼儿在现代文化氛围中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让他们认识并融入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去,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更多地领略到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一、关注与欣赏民间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1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教育建议。其中,艺术领域的教学目标主要围绕了发展与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感受欣赏和表现创造的能力展开。从福州的传统文化中挖掘孩子们感兴趣的本土音乐教材,以原创节奏活动《福州小吃》为载体,开发幼儿喜欢的福州话音乐,引导幼儿用肢体、节奏、福州话去感受和发现本土文化的美,用孩子喜欢的节奏类型去表现和创作不同节奏的福州方言,同时让其体验到同伴间合作创编节奏的快乐,激发幼儿爱说家乡话、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漫画大师张乐平笔下的三毛,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儿童形象。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大量国外动画片的涌入,孩子们渐渐地疏远了三毛。重塑三毛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以三毛优秀的品格、良好的行为去感染幼儿,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新生活的情感,具有更直  相似文献   

16.
绘画活动,是幼儿用来表达内心情感、感受生活的工具。《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具体目标是"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艺术领域是一个个性化极强的领域,在幼儿阶段其主要目的在于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启发幼儿用眼、用心去观察,大胆表现与创造。  相似文献   

17.
刘筱丽 《今日教育》2009,(12):34-3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漫画的简单知识和表现技巧。 2.通过欣赏人物漫画的面部表情和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对漫画这种夸张幽默艺术的观察力、感受力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18.
音乐欣赏是幼儿阶段的重要音乐审美活动,而幼儿音乐欣赏教学则是一件富有挑战性的美育工作。其中,对欣赏曲目的选择是这一美育工作的起点,高质量的、多样性的、适合幼儿聆听的曲目,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孩子们接受艺术熏陶的质量。本文即从这一问题入手,分析、探究如何科学合理地拓宽幼儿音乐欣赏曲目选择的范围,以求能够开发更为优质的幼儿音乐欣赏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9.
幼儿的想像较少地受到理性的束缚,大胆、自由、无拘无束,但是他们对客观事物的有意认知和生活体验的积累较为贫乏,因而难以展开丰富、生动的想像。我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注重引导幼儿去观察和积累各种表象,并注意促进幼儿想像的丰富性、生动性。各种各样的圆在开展“各种各样的圆”这一系列活动时,我首先引导幼儿积累关于“圆”的多种表象。幼儿的生活环境中处处存在着“圆”:圆圆的硬币、圆圆的饼干……可在你没有有意识地引导时,孩子们不会特别关注,于是我组织了一个活动———“圆圆的世界”。我让孩子围坐成一个圆圈,听我讲述大千…  相似文献   

20.
成功的幼儿教师总是巧于运用浅显、准确、优美的口头语言.去唤醒幼儿心灵中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意象,让幼儿得到真的启迪、善的感染、美的享受,使之受用终身。孩子们听老师讲话,如同听童话中仙人吹的魔笛一样富有艺术魅力。笔者认为,幼儿教师职业口语的这种艺术魅力即天真活泼的幼儿情趣。、充满幼儿情趣,是幼儿教师职业口语的主要美学特征,也是幼儿教师口语区别于其他教师甚至小学低段教师口语的主要特征。文章以生动有趣的幼儿教师口语案例.阐述了趣化语言的前提,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阐明了趣化语言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