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现良 《考试周刊》2011,(5):173-174
教学原本就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层意思。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设计,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物理教师要注重学法引导、点拨、比较,使学生形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记忆方法的重要性、解题方法、技巧的重要性。总之,教师应把教学责任放在引导、建议、鼓励上,而不是代替学生去想、去做,把权利交给学生,真正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2.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师教学,"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良好的学习方法,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一、以教促学课堂教学中,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促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3.
"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提出,而学生的有效预习则是落实这一目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预习,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积累新知识的同时,摸清难点和重点,直面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这样,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就会紧跟教师的思路主动听课,破解难点,扫除知识的盲点,从而真正获得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这是作为老师经常听到的一段话。的确,只有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真正的做到"授之以渔"。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担负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任。"听、说、读、写"乃语文之根本,在语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努力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这是作为老师经常听到的一段话。的确,只有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真正的做到"授之以渔"。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担负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任。"听、说、读、写"乃语文之根本,在语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努力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李刚 《成才之路》2012,(18):81-81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要看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要看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是否有所进步和提高;要看教师使用怎样的教学策略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去。因此,教师不但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注重情境的创设和情感体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相似文献   

7.
在例题教学中,教师不但让学生演练计算、变形,而且让学生进行解题思路和方法探求的尝试:从“教”的方面——重视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从“学”的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从“思”的方面——倡导和训练学生进行有效的解题反思,做到“授之以渔”,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传统教育强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显然,其中的"渔"指的就是学生的学习方法.但在客观评价形势的力量下,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仍然放在教师的"教"上,对学生的"学"仍然缺少必要的方法研究与指导.这一现实使得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难以落到实处.而要改变这一点,就必须将着眼点真正放到学生身上来,真正从学习方法的角度去给予学生指导.  相似文献   

9.
"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等等这些理念都是非常科学的,但也是抽象的。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在教学中的确需要贯彻这些科学的理念,将这一抽象的理念贯彻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学生的培养,不能进行“注入式”、“填鸭式”的灌输,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过程.如何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首要的是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杨丽峰 《考试周刊》2011,(51):123-124
阅读是外语学习中的主要途径,高中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中举足轻重。但目前教学中阅读总体教学效率低下。如何进行高效阅读教学,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扎实基础?本文作者就此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2.
<正>《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历史课教学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认为在历史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十分重要。那么,怎样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一、通过各种手段的运用,培养初中学生的预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初中学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  相似文献   

13.
有个教育观点认为“教的最高境界是不教”,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其实这个观点也不是最新的,我们的古人早就提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历史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无疑是教给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14.
有效教学应该在课堂教学体现三点,并且是有先后顺序的,绝不能颠倒,首先是授人以"欲",激发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有学习的动力;然后是授人以"渔",感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有学习的能力;最后是授人以"鱼",掌握运用学习的结论,让学生有学习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具有更重要的教育价值。因此,教学的目的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主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6.
王月红 《考试周刊》2009,(50):234-234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面对21世纪人才的需要,"授之以渔"已成为师者的最高教育境界。教师是智慧的启迪者,是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启蒙者。因此,教师不仅要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开启学生的心智,使他们有能力获取更多的知识。教师的任务不在于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而在于把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学习方法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17.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这是教育行家们早巳形成的共识。学生怎样自主学习,学什么,是我们教育工作应努力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也是新课标着力倡导的。现在,我围绕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吴丽 《小学生》2013,(9):126-126
小学科学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重在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及良好的科学素养。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探索学生主动学习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相似文献   

19.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我国历代教学的经验结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使优秀者更优秀,可以使迷茫者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实践证明,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教会学生端正学习历史的态度 态度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国家规定:历史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历史课程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所以,在初中的第一节历史课上,我们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好历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使学生端正学习历史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正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古人在做事时已经看到方法的重要性。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科技已经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再以单独传授知识为教学目标,而是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一堂好的语文课,不是教师的表演,不是让学生知道那些知识,而是让学生从中获取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