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β-环糊精与8-羟基喹啉包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β-环糊精为主体,8-羟基喹啉为客体的包合反应,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包合物的形成进行了初步讨论。实验结果表明:β—CD与8-羟基喹啉分子形成物质的量比为l:l的包合物。8-羟基喹啉的吡啶环嵌入β-环糊精分子的空腔内。氢键的形成,包含水的释放是形成包合物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提高丹皮酚的水溶性与稳定性,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包合材料,对丹皮酚包合物进行处方优化及验证。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丹皮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建立相应的二项式数学模型优化投料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并用相溶解度法、红外光谱、薄层色谱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最优工艺条件包合时间为67 min,包合温度为39℃,羟丙基-β-环糊精与丹皮酚的投料比为3.23∶1(质量比),包合率的预测值与理论值偏差较小。包合物在红外光谱、薄层色谱等方面具有明显特征。结论:经Box-Behnken实验设计法用于丹皮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优化是可行的,包合物形成后具有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β-环糊精为主体,结晶紫为客体的包合反应,用X-射线衍射法和热重-差热分析法对包合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β-环糊精与结晶紫投料摩尔比为1:1时包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β-环糊精对冰片包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β-环糊精对冰片的包合技术,对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的形成条件、制备方法、含量测定方法、检测手段、影响包合工艺的因素等进行综述.旨在对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研究工作的进行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主要研究了β-环糊精(-βCD)与罗丹明B的荧光光谱性质,探讨了β-环糊精浓度、乙醇对β-环糊精与罗丹明B包合物的荧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环糊精浓度的增大,体系的荧光强度逐渐降低,计算表明环糊精与罗丹明B形成1∶1的包合物,其包合常数K=5.29×103,当向体系中加入少量乙醇时,环糊精与罗丹明B形成的包合物的包合比未发生改变,但其包结常数减小为K=1.72×102,由此我们认为乙醇的存在对包合物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以β-环糊精为主体,溴甲酚绿为客体的包合反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度法,分子荧光光度法,X射线衍射法等方法对超分子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β-环糊精与溴甲酚绿分子形成物质的量为1:1的超分子包合物。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NaCl作为功能型无机盐对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和肉桂酸(CA)包合物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溶解度和紫外可见光谱仪的测试结果显示,NaCl可以促进HP-β-CD对CA的包合进而增加CA的溶解度.红外光谱证实了CA分子被包合进入HP-β-CD的腔体之中.扫描电镜显示NaCl使得HP-β-CD-CA的结晶产物更加紧密和光滑.另外,NaCl的存在对HP-β-CD和CA包合物的热化学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热分析结果显示NaCl使得包合物的分解提前了5℃左右,但是使得包合物分解变得不彻底,实际残留物高于理论值.通过分析,NaCl对CA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是通过HP-β-CD作为主体进行传递.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甲硝唑-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并探索其对提高甲硝唑水溶性、化学稳定性等方面的影响.方法: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以包合物的包合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设计法对其包合工艺进行优化以确定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包合温度49℃,包合时间1.85 h,β-环糊精-甲硝唑摩尔比1.4:1,包合物的包合率为72.54%.结论: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制得的甲硝唑-β-环糊精包合物,物理化学性质较为稳定,能够明显提高甲硝唑的水溶性,选用的模型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9.
β-环糊精与氯化血红素包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及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确定了β环糊精与氯化血红素包合物的形成,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包合比,比较了不同溶剂对包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NaOH溶液中,β环糊精与氯化血红素分子形成了摩尔比为1:1的包合物.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量热泳动法和分子荧光光谱法分别测定金丝桃素与β-环糊精的包合物和结合常数,并对实验数据进行Hill拟合.实验表明:β-环糊精对金丝桃素有一定程度的包合.两种方法测得的金丝桃素和β-环糊精包合物中金丝桃素、β-环糊精的分子个数比分别为1:5和1:7,微观解离常数KA分别为1.82ng·L-1和3.72ng·L-1,平衡解离常数Kd分别为76.92和1120.23.该方法快速、简便、试验结果相对可靠.  相似文献   

11.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研究了双核铜配合物模拟酪氨酸酶的活性。通过制备新鲜酪氨酸酶、β-环糊精与双核配合物的包合物、壳聚糖与双核配合物包合物,分别观察其与邻苯二酚的反应时间与吸收波长曲线。发现双核铜配合物与β-环糊精包合物溶液的吸收波长曲线与酪氨酸酶的吸收波长曲线相似,最大吸收波长也与酪氨酸酶相近,表明双核铜配合物与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与酪氨酸酶相似的活性,但活性较弱(酪氨酸酶的酶活是1400,双核铜配合物的酶活是200);而双核铜配合物与壳聚糖的包合物没有酪氨酸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阿司匹林-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阿司匹林-β-环糊精包合物(ASP-β-CYD)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包合率、包合物收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初步研究饱和水溶液搅拌法、超声波法和研磨法包合阿司匹林的最佳工艺。结果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的最佳工艺为阿司匹林的质量与β-环糊精的质量的比为1:8、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2h、干燥温度50℃。包合率可以达到79.61%,包合物收率为76.19%。超声波法的最佳包合条件为阿司匹林的质量与β-环糊精的质量的比为1:8、超声时间为40min、干燥温度为50℃。包合率可以达到73.18%,包合物收率为79.26%。研磨法的最佳包合条件为阿司匹林的质量与β-环糊精的质量的比为1:8、研磨时间为20min、干燥温度为60℃。包合率可以达到84.41%,包合物收率为74.35%。结论超声波法制备包合物得到的包合率、综合评价均比其他两种方法高。  相似文献   

13.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模拟生理环境pH=7.40的条件下槲皮素与牛血清白蛋白和β-环糊精的相互作用.利用Stern-Volmer方程和Lineweaver-Burk方程对槲皮素猝灭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强度变化进行拟合,确定其荧光猝灭机理.利用修正的Benesi-Hildebrand方程对槲皮素的荧光强度随β-环糊精浓度的变化进行拟合,确定包合物的稳定常数和包合比.研究结果表明:槲皮素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过程.310K时,槲皮素与β-环糊精形成的包合物的稳定常数为66.7L·mol-1,包合比为1∶1.  相似文献   

14.
陈皮是中药制剂的常用药,其挥发油具有行气、祛痰、平喘作用。但在中药制剂和贮存过程中常因挥发油的损失而影响制剂质量和疗效。因此,近年来有研究用β-环糊精包合工艺对陈皮挥发油进行包合,以增加陈皮挥发油的稳定性。以β-环糊精为主体,陈皮挥发油为客体,采用饱和水溶液法进行包合试验,利用对主客比、包合温度、时间为因素设计了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通过对包合物的收率的考察找出最佳包合条件。并用薄层色谱对包合物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5.
张宁 《天中学刊》1996,11(4):26-32
用热重分析和差热分析研究了β-环糊精与肉桂醛包合物的热稳定性。包合物受热失重三个阶段;在50℃-120℃失水;在200℃-260℃肉桂醛分子从β-环糊精笼中脱出;在280℃β-环糊精开始分解。告示温失重法和线性升温法对β-环糊精包合物解客这研究表明,客  相似文献   

16.
香茅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香茅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红外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理化鉴别,发现包合物的红外光谱与混合物的谱图具有较显著的差异,考察了溶媒、温度等因素对包埋率的影响.采用β-环糊精作为新型的辅料,在开发药物新剂型等方面有广泛的研究,而包合作为新的技术在日用香料领域进行探索,也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合成了N——苯乙基吩噻嗪,并研究了它的β——环糊精包合物与氧铵盐β——环糊精包合物在水溶液中的单电子转移反应。  相似文献   

18.
β—环糊精与香精包合物的制备及紫外光谱和差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伟  张宁 《天中学刊》2000,15(5):16-19
制备了β-环糊精与薄荷、玫瑰等7种香精的包合物,在紫外区有吸收峰的香精,其紫外光谱与包合物水溶液的紫外光谱的峰形一致,保持香精浓度不变,β-环糊精的加入对最大吸收的波长和吸光度的影响很小,香精包合物的差热分析表明,除玫瑰和菠萝香精包合物外,其他5种香精的包合物在温度低于230℃的条件下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菊花挥发油提取和β-环糊精(β-CD)包合工艺.方法:分别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法,研究菊花中挥发油的提取和β-环糊精(β-CD)包合工艺,其中提取工艺以浸泡时间、蒸馏时间、粉碎度,加水量四个因素为影响因素,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包和物制备以β-CD和菊花挥发油投料比、包合时间、包合温度为影响因素,以包合物提取量和挥发油包合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优选包合工艺.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粉碎度80目,浸泡10 h,加水量14倍,蒸馏时间12h.最佳包合条件为:β-CD和菊花挥发油投料比为8∶1,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为2h.结论:按照本试验方法得到较高的提取率及稳定的包合物.  相似文献   

20.
在等温条件下,将有机染料对疏水性浮选捕收剂进行染色,利用β-环糊精内部具有疏水性,腔外羟基具有亲水性的特点,染色后的浮选捕收剂进入β-环糊精主体的疏水部分形成有色的主一客体包合物,此包合物的消光值与捕收剂的浓度成比例关系,因而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浮选残余液中捕收剂的浓度,进而可得到浮选捕收剂在煤表面的等温吸附量。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种方法测定的等温吸附量数值与射线浓度计法测定的吸附量数值相吻合,为捕收剂在煤表面等温吸附量的测定又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