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实质上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是日本社会内部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因素成长的结果。德川幕府的封建制度业已腐朽,当时的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合于生产力的性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加速了日本封建经济的解体。日本有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以及人民群众反封建的强大起义,促使日本资产阶级与反幕封建贵族结成联盟,利用日本人民群众的革命力量,推翻了德川幕府的政权,在日本建立了以封建君主为首的地主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国家。这个新国家从它建立那天起,便实行了一系列的  相似文献   

2.
明治维新之前的德川幕府时代,日本处于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在经济上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比较,落后了一百年到二百年。封建幕府的儒学教育制度极其陈腐落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转折点。自从1868年起,日本迈上了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道路。明治维新是一次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意义并具有民族民主运  相似文献   

3.
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历届政府对于大学教师、研究人员的培养和提高.一直是采取请进来和派出去的双向做法.积极推进大学教师的国际交流。一、聘用外籍教师充实日本大学教师队伍日本历来有与外国进行大学教师、研究人员相互交流的优良传统。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结束了德川幕府近三百年的封建统治.标志着日个开始走上现代化的道路。明治政府在加速日本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困难.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师资不足.大学教师尤为奇缺。为此.明治政府采取了一项重要措施.即在国家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不惜用重金聘用外籍教…  相似文献   

4.
一、历史基本线索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资产阶级革命是在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要求当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以推翻封建制度为目的的革命。主要史事有:17—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德、意统一。1640—1689年的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法国通过1789—1794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美…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天皇制政权不是建立在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均势之上,而是通过明治维新逐步消灭了德川幕府为首的封建领主,逐步取代了贵族特权;地主阶级的作用也不象西欧封建贵族对王权的作用;维新全过程中其领导者从总体上看目标始终如一,不存在“背弃革命”的前后两个截然相反的阶段,而是一以贯之以革命改造为根本特征的全面质变;明治维新有民族主义的很大成分,但其主要动力和内容是国内的变革,形式上主要也非对外民族战争,并非只为适应外部压力。  相似文献   

6.
明治维新前,在德川幕府统治下的近世日本,由于兵农分离政策的推行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以从事工商业经济为主的城市。这些城市的兴起,促进了日本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促使日本产生了  相似文献   

7.
一、阶段特征日本各岛很早就住有居民,5世纪大和奴隶制国家统一了日本本土,646年,日本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进入封建社会。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到10世纪中期,出现了武士阶层。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将军”掌握了国家大权,天皇成为傀儡,日本进入六百多年的幕府封建军事专政时期。19世纪中期,幕府统治发生严重危机,出现明治维新,日本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德川幕府及其所维护统治的一整套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了日本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在封建领主、新兴地主以及高利贷者的层层剥削下,广大农民处在…  相似文献   

8.
1868年,日本发生了明治维新,结束了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四十三年后,我国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共和制的民国政府。这两个历史变革虽然相距近半个世纪,但既然都在政治制度上结束了本国的封建统治,就必然地要给各自社会带来一些相似的变化。例如它们同样都促进了封建大家族的衰亡。  相似文献   

9.
日本维新日本维新,就是指明治维新。十九世纪中期,日本仍然是一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国家。天皇名义上是最高统治者,实际权力却掌握在世袭的将军手中。将军的政厅叫幕府,是全国的最高政权机构。一八六八年,日本的新兴资产阶级与一些倾向改革的中、小地主,中、下级武士结成同盟,推翻了统治日本二百六十多年的德川幕府,建立了以  相似文献   

10.
日本学校德育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日本学校德育的历史与现状金龙哲,徐冰一、《学制》与“修身科”1868年,以下级武士为主力的倒幕派推翻了统治日本长达260年之久的德川幕府政权,建立了明治政府。接着实现“废潘置县”格局,确立中央集权制政体,设立文部省,为引进西方近代教育制度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的 1.讲述十九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状况和武装倒幕简况,使学生了解封建幕府的统治阻碍着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明治维新是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农民运动空前高涨,推翻了德川幕府统治后实现的。 2.讲述明治维新的内容、性质和意义,使学生认识明治维新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它虽然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的强国,伹又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二、重点、难点重点:武装倒幕和明洽维新的主要内容及性质。难点:明治维新的性质。三、教学用具《十九世纪中期的日本》放大挂图。四、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上学期我们讲过古代日本,其中提到幕府统治,同学们是否还记得什么叫幕府统治?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是在什么时候?(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小结,导入新课)由于封建混战的频繁,地方上逐渐形成势力强大的武士集团。武士首领将军的政厅叫  相似文献   

12.
在1867年12月7日倒幕改革派势力发动了所谓的“王政复古”的政变,这次政变剥夺了德川庆喜将军的权力,试图恢复日本天皇独揽统治大权的政治局面,次年九月,新的明治政府又进行了史称明治维新的一系列革新运动。明治维新后,形势多次变化,太政官制度也随形势变化而变化,本文拟对明治后的太政官制度的变化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东汉封建政权是在血和中火建立起来,它的成立意味着封建制度的复苏。东汉政权是由豪强地主阶级创建、依靠大地主支持而出现的。刘秀所建立的政权即称"汉",当以刘邦所创建的西汉王朝继承者自居。所以其统治制度,大体均沿袭西汉旧制。不过,由于历史的发展,事实已经暴露西汉政权许多制度和措施,并非十分理想。重建封建地主政权成了摆在光武帝面前的头等大事。如何安置功臣外戚,怎样对待士人文吏,是考验刘秀治国理政方法的问题,也是最能体现刘秀真挚情感流露的。  相似文献   

14.
《马赛曲》是法国的国歌,它诞生在法国大革命中。十八世纪晚期,法国资本主义势力获得迅猛发展,但封建制度仍占统治地位。1774年路易十六登上王位后,国内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形势日益成熟。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首先起义,攻占了象征封建专制统治的堡垒——巴士底狱。之后,各地人民也纷纷起义,法国资产阶级从路易十六手中夺取了政权,建立了资  相似文献   

15.
<正>明治维新是19世纪年后半期明治政府推行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它在日本历史上产生极深远的影响,使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明治维新运动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倒幕运动,时间从幕末开港后倒幕运动兴起到戊辰国内战争(1868~1869年)结束为止,其主要任务是解决政权问题,即推翻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建立能够实行资产阶级改革、推进日本资本主义近代化的新政府。第二阶段(从1869年开始)是新建立的明治政府实行资产阶段改革的阶段,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学习和追赶西方,大力扶持和发展资本主义,力图把日本建成一个具有雄厚经济实力和强大军事力量的资产阶级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6.
通常 ,史学界将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并论 ,笔者认为 ,不妨将其与中国辛亥革命相提。其一 ,从前提看 ,明治维新是在推翻日本幕府统治 ,建立明治政府的情况下进行的。确切地讲 ,它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维新 (措施 )乃是革命的一个部分。其二 ,从革命力量看 ,在日本倒幕运动中以武士 (本来是幕府封建统治的维护者 )为主的倒幕派与辛亥武昌起义中受革命思想熏染的新军 (本来是清朝封建统治的维护者 )起了相同的作用。其三 ,从目的看 ,新政权 (即日本明治政府及中国中华民国政府 )皆以崭新的姿态出现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朝着各自近代化的…  相似文献   

17.
自一八六八明治维新推翻了统治日本长达二百六十五年的德川幕府后,日本迅速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时至今日,它已经步入世界经济大国之林。日本社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寿夫在《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教育》一书的序言中曾说:“明治以来,直到目前,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惊人,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而日本教育的近代化是从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开始的。因此,具体地探讨一下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及其历史作用,不仅能使我们加深对近代日本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认识,而且也有助于我们对明治维新性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鉴于战国时代"下剋上"频频发生、武家社会秩序混乱的现实,为避免重蹈覆辙,德川家康及其后来的历代德川幕府将军依靠强权对大名势力进行了重组,在幕藩体制下,依据与德川将军关系的亲疏,把全国近270个藩分为亲藩、谱代、外样三种类型,对其分而治之,以建立德川家族的稳固统治,保证幕府对全国的核心控制力。但各地大名、尤其是那些外样大名仍然对幕府具有潜在威胁。因此,对大名进行有效管控,是消除危及幕府统治隐患的重要任务。颁布法令严加约束,通过改易对大名进行惩罚与威慑,令大名参觐交代以强化将军权威,摊派军役削弱大名实力,是保证幕府政治稳定的极具实效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德川时期的日本儒学无论是对社会生活的渗透,还是对知识分子的教养乃至思维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尤其是在德川政权的建构中占据了重要的思想空间。儒学从德川家康起被德川几代的政治家们推向政治舞台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赋予浓厚儒学色彩的尊王攘夷给予幕末维新志士摧毁德川幕府的思想力量,这正是日本知识分子在儒学文化中挖掘出的文化资源演变成的文化力。儒学在日本封建社会结束和近代国家建立的历史运转中找到了自己生存的空间明治政权又一次选择了儒学。  相似文献   

20.
伊俊鹏 《承德师专学报》1994,14(1):40-44,57
略论日本武士的兴衰伊俊鹏日本的武士属于封建统治阶级。武士出现在庄园制建立之后。经镰仑幕府、室叮幕府和德川幕府而得到发展,德川幕府后期武士的作用下降,明治维新后逐渐衰亡。日本土地的私有化是日本武士产生的原因。公元646年日本实行“大化改新”,在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