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产业集群通过提升产业本身的竞争力来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利用2010年陕西省11个地市旅游产业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陕西省各地市旅游产业集群程度和区域经济竞争力分别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名,得到如下结论:除榆林市外,其它地区的旅游产业集群程度与区域经济竞争力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说明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反过来能够推动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随着居民收入继续提高,全面小康社会逐步建成完善,以及经济更加开放,中国旅游产业获得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利条件,旅游产业竞争力亟待提升。采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中国旅游产业竞争力,我国旅游产业资源丰富、需求市场庞大、支持产业不断发展、旅游企业数量多,但存在旅游资源结构性供给不足、部分需求无法转化为消费、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尚未形成密切关联、旅游企业服务参差不齐等制约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因素。对此,应当建议,以政策引导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以企业为主体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3.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受多种因素影响,根据目的地竞争力与旅游产业的内外诸多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将其划分为旅游资源因素、旅游相关产业因素、支持类因素和需求类因素等四大类。通过2011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对构建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进行检验,得出各类指标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四类因素对我国各省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旅游相关产业因素、支持类因素、旅游资源和需求类因素。  相似文献   

4.
河南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资源空间布局不均衡,旅游产业集聚效应低,使得河南旅游发展受到限制.选用河南18地市的37个相关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旅游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排名,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郑州的旅游竞争力最强,洛阳、南阳的旅游竞争力次之.以此构建了旅游产业集群空间结构系统,来提升整个河南的旅游吸引力.  相似文献   

5.
在了解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城市和谐发展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并建立了反映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与城市和谐发展关系的回归模型,同时提出相关建议,为和谐社会视野下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提升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2020年初湖北省突遇重大疫情--新冠肺炎,这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致使各行各业的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其中旅游产业的创伤更为严重。深受创伤的湖北旅游产业如何再现辉煌,基于钻石模型的理论体系,运用访谈法和文献法,分析湖北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制订一系列表格说明湖北旅游产业在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及同业竞争方面较之全国前列,最后提出提升湖北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可行性建议,希望为湖北省旅游产业的复苏与振兴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龙岩旅游产业迅速发展。根据龙岩旅游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对其竞争力的评析,提出进一步完善旅游发展产业链、推进产业融合、加快培育旅游人才、发展大中型旅游企业、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营销力度等对策建议,以提升龙岩旅游产业竞争力,实现龙岩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争夺游客的激烈竞争中,作为独立旅游目的地的黄山市,必须不断提升旅游竞争力。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对黄山市提升旅游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黄山市应当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措施,大力培育旅游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9.
贵州旅游产业近年来呈现日益增强的趋势,但与全国的差距依然较大。基于实证分析对贵州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区域旅游管理对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最大,其次是旅游支持因素、需求状况、旅游资源、境遇条件,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任务艰巨而紧迫。为此,必须打造精品旅游区,塑造整体旅游形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线路;完善配套服务,规范服务环境;拓展旅游空间,开拓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10.
产业融合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旅游新业态是旅游产业融合和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河南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需求的多元化、旅游市场的教烈竞争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相关旅游新业态的出现。在旅游产业融合的进程中;产业融合主动性不足,旅游产业价值链不完善,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旅游新业态人才匮乏等问题;成为制约河南省旅游新业态的瓶颈。提高旅游产业融合的意识、拉长旅游产业价值链、提升旅游新业态竞争力、构建旅游新业态人才的培养体系等措施,有助于产业融合趋势下河南省旅游新业态的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1从"碳化"与"炭化"的混沌说起高中化学历来有蔗糖与浓H2SO4反应的教学演示试验。教学中很难讲清楚两个问题:①反应是生成黑色的炭,还是生成黑色的碳?②反应过程是称"炭化",还是"碳化"?读者不要以为这是一个不值一议的钻牛角尖的问题。事实上这是广大化学教师彼此都心照不宣而  相似文献   

15.
16.
17.
"错"与"读"     
有些汉字意味极长:"错"与"读"即是. 先说"错",错明明是一种糟糕,但"错"字里头却偏偏带个了"金"字! 邪了!难道"错"真的有金子般的价格? 细细地想想,还真的是这么回事.  相似文献   

18.
依愚见,没有丰厚的学养而花大力气研究“教法”,好比习武之人内功不行便练花拳绣腿。古代青楼女子愈是搔首弄姿、忸怩作态愈显浅薄恶心;而才女既出,娴淑端庄,气质逼人,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庄子.天地第十二》批评奇技淫巧:“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沉迷于“教法”者,当作何感想?  相似文献   

19.
20.
张国清 《初中生》2003,(21):56-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