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淑霞 《考试周刊》2010,(44):37-38
从公元公元484年北魏实行俸禄制到公元499年魏孝文帝去世.是北魏进行改革的15年,史称这一时期的改革为“魏孝文帝改革”。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对北魏以至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11版课标”指出“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奋斗的历史。”强调被侵略和抗争两条线索,突出了中国人民对近代化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历史命题中,往往存在一种“先入为主”的定势思维引发失误的命题。 让我们看这样一道常见的历史练习题:列举安徽凤阳地区明代、中国改革前和改革后三段花鼓词,  相似文献   

4.
历史篇     
【知识链接】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对内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对外开放: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之后,随着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我国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相似文献   

5.
以往的中国社会,每遇重大难题,往往通过发动革命来解决。改革是改变中国的一种方式吗?华夏的历史对此并不确定。全新的答案来自最近的30年。30年前的那个初夏,美国合众国际社社长比顿带着25个编辑和发行人来到中国,他们在北京、上海、成都、武汉、广州等大城市以及几个乡村地区考察了17天。他们最大的观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在“为长远社会、经济和政治改革的诞生而阵痛”,这种改革很可能影响到世界的历史,同时也为了9亿人民的“更生”。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说,要“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对内开放就是改革”。根据这个原则,学校的教育教学也要开放。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的战略制高点是讲台。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增强学生的改革意识,课堂教学也应该开放。首先从其战略制高点开始,实行讲台向学生开放,“让”学生走上讲台给本班同学当“先生”讲课。在大学里,讲台应该开放,也有条件开放,这种开放给学校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一邓小平同志说,改革开放“是翻天覆地的事业,是伟大的实验,是一场革命”。讲台的开放,是对传统封闭型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是教育教学史上一个开创性的举措。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从孔子、朱熹到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等等,有过不少的教育改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他们都未曾搞过讲台的开放。  相似文献   

7.
十九世纪中期开始传入中国的进化论思想,直接导致中国思想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严复“取便发挥”的译述到改良派的“变法维新”,从鲁迅对进化论的宣传到孙中山主张的“改革”、“猛进”,从“五四”初期新文化运动代表者们对中国前途的探索,到他们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进化立场。进化论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从变易史观发展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老年教育》2013,(12):24-25
自1978年以来,每一次三中全会都是一座改革的历史航标。在万众瞩目与期盼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了。中国的改革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相似文献   

9.
刘梅 《辅导员》2009,(24):54-54
在上世纪后期英国的历史课程改革中,“神人”被引入到历史教学领域,被视为一种引导学生历史思维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神入”的教学也由西方历史教学界传人我国,引起了学者和中学历史教师的关注。究竟是什么“神入”?如何对“神入”这一概念进行界定?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史学界对戊戌变法“自上而下”的变法道路颇多微词,认为正是由于走了“自上而下”的变法道路才导致了变法的失败。该文并非是探讨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而是旨在说明康梁等维新派走“自上而下”变法道路的历史合理性。他们之所以走这条道路,不仅仅是由于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已经在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上都有一些成功的范例,更是由康梁等维新派在戊戌之前所承继的历史前提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绘画史上,“历史画”创作是一个源远流长、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特别是在宋代以前,以人物为核心的绘画,包括描绘历史事件的“历史画”和以刻画人物为主的“历史人物画”一直是中国绘画的主流,只是随着山水、花乌画的兴盛,“历史画”在元、明、清三代发生了流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与山水画的合流,影响了“历史画”的独立发展。至于明、清时代,特别是清代大量出现的帝王“纪功画卷”,则只是一种异变了的“历史画”。中国古代的“历史画”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创作提供借鉴,中国古代“历史画”发展的历史在很多方面也对我们有一定垂诫意义。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按照当时中国处于弱国的实际情况,在面临敌国以强压弱的不利情势下,采取“羁縻”的外交策略,贯彻“诚、信、争、和”的四字方针,以求得一个对内实行改革(内修攻事)对外采取开放(洋务运动)的自强环境.从而达到转弱为强、反败为胜的目的。曾氏这一思想对后世近百年的中国政界要人影响至深。李鸿章可说是一脉相承.而袁世凯、蒋介石、汪精卫辈之受曾氏影响.则另当别论了。  相似文献   

13.
以加入“WTO”为标志,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后WTO时代”,这之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特质是以改革促开放,而“后WO时代”,则不可逆转地转变为以开放促改革。  相似文献   

14.
深刻认识现实社会主义国家跨越“卡夫丁峡谷”的问题,是我们从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继承的历史遗产,也是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基本特点。社会主义要想在本世纪实现新的振兴,必须解决现实社会主义在今后发展中的“新的更强大的吸引力”和发达资本主义在未来革命中的“新的更强大的推动力”这两个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想在本世纪取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拓展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把握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大趋势,加强对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以高尔泰“实践本体论”为代表的中国当代美学新潮与李泽厚“积淀说”的矛盾冲突持续了四十年之久,引发过巨大的思想和化观念的冲突。这些冲突是当代中国社会进步与保守之间的冲突,是开放与封闭之间的冲突,是创新与传统之间的冲突,是国家意识形态与人意识之间的冲突,影响了中国当代哲学及其美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当代美学新潮扬弃“积淀”的历程经历了漫长的七个历史时期:潜在的历史前提与断裂期;萌动的历史意识与序幕期;鲜明的历史标志与形成期;缓冲的历史发展与高潮期;清醒的历史态度与反思期;公允的历史透视与完善期;循环的历史批评与回望期。高尔泰《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及其“感性说”、刘晓波《与李泽厚对话——感性、个人、我的选择》及其“突破说”,堪称中国当代美学新潮扬弃“积淀”历程中的两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两个核心词汇。“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历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 2 0年来 ,我国普通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历史课程设置呈“螺旋式”排列 ;历史课时数的分配日趋合理 ;在设置历史必修课的基础上增设历史选修课 ;历史课程内容的编写呈多样化趋势 ,体现了“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要求 ;进行了历史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实验。这些改革使这一时期成为我国历史课程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并对 2 1世纪中学历史课程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时过三年,中国入世走了多远?人们观念的变化已经清晰可见。但调查显示,行业的真实开放度恰与改革进展成正比,有些行业已经悄然进入发展快车道,而“重点行业”享“保护期”之荫庇,所受冲击有限,改革也相对缓慢。如果入世的目的就是以开放促改革,如果中国真的愿意全面融入世界,未来两年,我们需要更大的压力,也期待更多的改革与开放的自觉。  相似文献   

19.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野,新中国历经两大改革时期。1956—1978 年的第一次改革与 1978 年以来的第二次改革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研究当代中国两次改革特别是新时期改革的历史经验,对于推进 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建立后,十分重视对中小学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到1966年,先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课程性质的改造、全面学习苏联课程模式、“大跃进”时期劳动课程的强化、“八字方针”指导下的课程调整等富有时代特征的四个阶段.17年的课程改革是对新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探索,回顾、反思这一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教育发展的规律并为当今课程改革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