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本哲学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走出"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社会本位论、社会适应论、社会满足论误区,必须站在人本哲学立场,探究高等教育与人的原生关系,重视人之为人的本质地位,充分考察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重新构建新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生命论高等教育质量观关注的是高等教育对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及其对个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良性发展需要的程度,它突出高等教育的生命教育本体意义,照顾各种层次、各种目的高等教育的特点,兼顾社会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2.
在高等教育大众背景下,我国高等职教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社会地位,必须树立适应性质量观、整体性质量观、能力本位质量观。  相似文献   

3.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等职教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社会地位,必须树立适应性质量观、整体性质量观、能力本位质量观。  相似文献   

4.
质量是成人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如何看待成人教育的质量?社会上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即“社会本位论”的质量观和“个体本位论”的质量观。这两种质量观只是强调了整个成人教育服务对象的某个方面.不利于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成人教育质量观,以真正确保成人教育的高质优质,从而直接影响人才质量,进而有效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认识论与政治论的分歧、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博弈、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并存三个维度对高等教育质量观进行哲学审视。高等教育质量观演变过程中的这些哲学思想基础并不仅仅是依次发展的单向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交融存在发展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因此,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也必然呈现多元格局。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教育百年发展中较强的政治本位、社会本位取向使其功利性不断加强,形成了国家意志下的单一质量观。当前的质量问题并非完全由近十年的扩招造成,与我国政府长期主导高等教育密切相关,是市场经济确立后个体质量需求日益受到重视、高教质量观走向多元的集中反映。提高高教质量须发挥高校的主体作用,依靠高校的“自为”逐步解决。政府应逐渐淡化行政干预,实现从主导者到高教质量保障体系监护人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7.
刍议市场本位的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啸 《教育与职业》2004,(12):26-28
本文从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确立市场本位的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入手,分析了影响大众化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两个观念因素。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在大众化背景下.应该树立适应性质量观、整体性质量观和能力本位质量观。(1)适应性质量观。是指高等职教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满足受教育者个人的程度.以及所培养的人才满足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程度。(2)整体性质量观。是指质量是一个包含高等教育所有主要职责与活动的多层面概念。整体质量观强调的是高等职教的质量是一种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9.
陆洋 《江苏高教》2005,(4):133-133
当前,从学校、社会和学生三个角度入手,在“高等教育质量”概念的解释上大致有以下观点。1.知识质量观,或称学术质量观、内适性质量观。这种对“高等教育质量”概念的解释强调大学的学术价值,也是一种传统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潘懋元先生认为,传统的教育质量观是一种知识质量观,以大学生掌握知识多寡、深浅来评价教育质量的高低。这是精英教育阶段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界定。2.能力质量观。这种质量观与知识质量观相对应,前面强调掌握知识多寡、深浅,这里强调能力的培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认为,我们要特别强调三种能力:一是创新能力和创…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高等教育的质量观是以学术性为主,以知识性为主,这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高品质人才的需要。理想的教育价值观模式是把社会本位与学生本位结合起来。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在于确立学习方式,大学学习必须要超越单纯知识学习的阶段,实现综合发展。合作性组织学习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最佳组织形式,是探究式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更是大学的一种内在精神。关键在于新的评价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变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质量观经历了由政府主导的一元质量观、外适质量观、内适质量观三个主要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影响和制约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梳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变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均衡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建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众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各种利益主体对高等教育需求满足的均衡。这一种以市场导向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有本质的不同。它要求:突破传统的一元主义的高等教育评价模式,建立多元主义的均衡的质量观;改进高等教育质量的评判机制,建立一种协商性对话机制。协商机制的建构是大众高等教育质量观所表达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术性质量观与职业性质量观是两种常见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它们之间的关系经历了相对独立、共生发展、分工合作三个时期。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协调和处理两种价值取向的关系对于构建多元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高校发展区域性特征明显,办学模式多元,专业化水平有所提升,然而与之对应的区域发展不均衡、外部支持不匹配、分级现象明显等问题凸显。学术性质量观与职业性质量观的融合本质在于高等教育职能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互利共生、多元共生、适切共生是重塑普及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4.
"自助式"培养:学生视角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实质上是特定主体依据一定的质量标准对于高等教育能否满足其主体需要及其程度所作出的价值判断.根据接受高等教育的不同动机,学生视角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可划分为以学术为取向的质量观、以素质为取向的质量观、以就业为取向的质量观和以创业为取向的质量观四个维度.实施"自助式"培养是实现学生视角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理想模式.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自助式"培养模式下的高等教育质量呈现质量目标人本化、质量实现主体化、质量评价多元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强国视域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核心要义,应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全面提高高等学校的质量。同时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高水平。高等教育质量是核心,高等教育水平是标志,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达到质量与水平的辩证统一。应建立多元质量观、内生性质量观、创新性质量观、人本质量观、精英质量观,同时要建立时代水平观、特色水平观和开放水平观。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质量观是人们对职业教育工作和受教育者质量的基本看法和评价,是一定历史与社会条件下的教育价值选择。从比较视角看,二战之后世界职业教育质量观经历了知识本位的质量观——能力本位的质量观——素质本位的质量观的嬗变,其表现出的规律有:随时代特征不断变化、与职业资格密切相关、关注学习者的成长。文章对我国的职业教育质量观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17.
工业化进程中新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本位质量观、以技能为特色的能力本位质量观和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质量观.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是一个相对、动态发展的概念,正确发挥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的标杆作用,才能在这种质量观的指导下开展切切实实的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教育就其行为来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活动,生产着特殊的教育产品。教育质量就是这种特殊产品——主体性教育的质量。教育质量观的发展,经历了合规定性质量观阶段、合需要性质量观阶段和合发展性质量观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除了社会时代背景和高等教育质量两方面变化的原因外,还主要源于评价的主体因素和主体因素的评价标准的作用。高等教育质量以思想、兴趣、个性、发展和公平等为取向,而不是主体之外的其他。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无止境的,教育是通过发挥人的主体性不断实现和完善人的主体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质量观本质上是一个高等教育哲学问题。精英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以认识论哲学为基础,奉行的是一种学术至上的质量观。随着高等教育哲学由认识论逐渐向价值论转变,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合多样性与合需要性的统一。长期以来,高等教育机构作为政府部门的一部分须为政治服务,高等教育奉行的是一种合规定性的教育质量观。当高等教育走出"象牙塔"面向市场后,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面向市场的高等教育奉行的是合满意性与合适应性相统一的高等教育产品质量观。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观与质量观论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观与质量观论略华东师大教育管理学院李如海关键词:高等教育观高等教育质量观如果说80年代的主题是效率的话,90年代的主题则是质量。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世界主流而言,高等教育系统的处境颇为尴尬:一方面系统规模迅速扩展,日趋庞大;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