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现阶段许多接受中职教育的孤儿学生不能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由于其所学知识面狭窄、岗位能力较弱而不被市场所接受。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中职孤儿学生多岗位就业能力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探索专业教学过程中培养中职孤儿学生多岗位就业能力的方法,以便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魏孝良 《职业技术》2012,(3):116-117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要明确三个关键定位,深入开展岗位调研,对接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业的岗位及能力标准,构建包括"必须实用"的文化基础课程、"能力本位,就业导向,工作过程模块化"的岗位能力专业课程、"提升学生礼仪气质修养"的职业素养课程、"创业、做事、定向、拓展"的系列拓展选修课在内的"四位一体"旅游服务专业课程体系。德能并重,优化教学内容,强化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各地的中职学校都在狠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管理水平,其中河南省驻马店财经学校采用了学生岗位技能达标和学生岗位素养达标即“双达标”管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一、现有职业技能培养模式及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主要有课内培养和课外培养两种途径,课内培养是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培养的主要途径. 课内培养:中职学校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一般根据岗位的要求开发课程或课程模块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对中职学校而言,职业技能课作为学生赖以就业谋生的"饭碗课",在各专业的课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要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就必须取多种措施,加强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培养,实现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  相似文献   

6.
主要阐述了双循环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识规律,实现了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利益的统一。在双循环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主体是学生,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需求为核心来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要在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中突出岗位技能以及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中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地方,教学活动围绕就业开展,依靠学校理论教学和岗位实习,让学生可以快速的适应岗位要求。当前中职院校在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上,应用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机制,学校和企业成为了教育学生的两个主体,对于学生岗位的胜任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探讨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模式,如何实现对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杜春明 《出国与就业》2011,(11):105-106
近年来中职会计专业发展面临学生对口就业的困难,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从岗位调研开始,对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对口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以岗位能力要求为核心,提出了"以岗定教"的中职会计专业培养模式,按照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及要求组织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实践课程.并突出强调了岗位实践课程在整个课程...  相似文献   

9.
正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直接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而学生的就业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中职学校应培养出能适应企业一线职业岗位要求的应用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决定了实训锻炼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而学生的实训因校内实验室场的局限性,很难得到更多、更全面、更企业化的岗位技能锻炼。学生要提升就业竞争力,重要的是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因此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实训  相似文献   

10.
中职财经专业课程的改革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将就业岗位的需求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相结合,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阐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的背景、基本内涵以及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职财经专业课程的改革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将就业岗位的需求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相结合,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阐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的背景、基本内涵以及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一直强调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如何使单证教学真正做到与单证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本文通过对单证岗位的要求、学生从事单证岗位的实际情况的调研,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得出了一些单证教学改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重在培养具有较强物流企业岗位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创设与物流企业岗位情境相近的学习情境,改变传统的物流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中的应变能力成为目前中职物流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探讨岗位情境教学法在物流实训类课程的运用,以期望对中职物流实训类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借鉴。  相似文献   

14.
陈宗英 《教师》2020,(8):43-44
文章分析了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和中职英语教学与职业岗位衔接的现状,从课程架构调整、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多样化的突破以及校企融通教材研发等七个方面,对中职英语教学与职业岗位的有效衔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教师只有有效地提升中职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职业岗位,增强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才能使培养的学生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行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中职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应当面向行业中的具体岗位,这是当前职业教育界的共识。与其他的学历教育不同,中职教育突出的特点是更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养成与否决定了学生能否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因此,在实践性课程的评价中,更应当以能力考核为核心来进行。 [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7,(68):1-2
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实施校企合作专业能力培养与岗位对接的教学模式。学校与企业全面合作,联合制定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合作建设师资队伍,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对接企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企业提供了人力资源储备,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7.
上好物理实验课,结合物理课程与相应专业课程的联系,打好电学基础,起到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的纽带作用,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目标,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群的知识需求入手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专业会计一直都是市场中比较抢手的人才,但岗位竞争也同样激烈,尤其是一些条件好的企业,不仅要求专业能力,也要求综合素养。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符合岗位要求的职业技能人才,但是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就业选择。任务教学法从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实训教学是中职会计专业完成"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导"两大中心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关键性环节。为使会计专业实训教学密切贴近就业岗位,有必要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体系,让学生提前进入会计工作现场,熟悉会计工作,以便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需要。  相似文献   

20.
陈强 《家教世界》2013,(8X):248-249
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机电类学生就业单位的走访以及就业情况的分析,从高职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岗位竞争能力、自身综合素质及用人单位评价情况出发,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职业技能、专业课程设置、校企合作顶岗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