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卡宁 《文教资料》2009,(23):186-188
当前大学生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既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又受传统思想及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其义利观表现为以社会主义义利观为主流,多元义利观并存的趋势,同时存在一些消极的义利观.本文作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部分大学生的义利观信息,试图通过对其特点进行简析,阐明科学的义利观是大学生义利观教育应遵循的价值取向,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践和研究,进一步探索既符合社会实际又贴近高校特点的、体现大学生内在发展要求的新型义利观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义利观的时代内涵、大学生义利观的现状、大学生义利观教育三个方面都要求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义利观教育。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义利观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义利观呈现出以社会主义义利观为主流、多种义利观并存的状况,影响大学生义利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中国传统义利观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影响以及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大学生义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从社会环境和大学生个体本身两方面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三个方面来寻找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陈琳 《文教资料》2010,(33):206-208
当代大学生的义利观主要表现为,以社会主义义利观为主流,一些消极的义利观同时存在。因此,探索一条既符合社会实际又贴近高校特点,并符合大学生内在发展需求的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的教育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传统社会,义利观主要包括"崇义轻利""义利并举"及"重利轻义"三种价值取向,其基本要义是"义利和合".在现代社会,"正确义利观"实现了对传统义利观的超越式发展,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分析二者之间的理论关联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当代大学生义利观教育.  相似文献   

7.
义利观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仍是重要的时代工程。尤其是在科技、网络、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价值观变得多元化且更易受到外界影响。尽管新时代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基本正确,但依然存在自私、功利主义等问题。所以需要分析新时代大学生义利观现状并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儒家伦理思想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从德治观、义利观、刚健观来研究儒家伦理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三观”的影响以及当代价值,以期儒家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能够同构契合和相互优化,为大学生提供精神的食粮.  相似文献   

9.
义利关系是伦理道德的最基本问题,也最能反映一个人、一个群体甚至整个社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随着时代变迁与经济发展,传统的义利观已经发生转向,并深刻影响年轻一代的大学生。在培育当代大学生成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的过程中,激活他们心中的传统文化基因,引导其建立积极向上的义利观并躬行实践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墨家义利观的视域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仍存在着注重实惠和功利,轻视理想和奉献,即“重利轻义”的倾向。对此,教育者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要用正确的义利观给予科学的引导。邓小平的义利观是社会主义利观的表现。不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看,它都是客观、科学、正确的。故此,我们应用邓小平的义利观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使大学生健康成长,将来承担起历史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状况,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利轻义的义利观、重个人轻集体的个人观和功利主义爱情观等方面.这既与大学生对自身道德修养的漠视和疏于自律有关,又与学校教育的不足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相联.提出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更新德育观念,积极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修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2.
义利观的核心问题.实质上是如何对待和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针对大学生当前的思想状况,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重义轻利”是儒家义利观的核心理念,“义以为上”、“以义制利”是儒家义利观的基本立场和原则。儒家义利观就其内容而言,主要包括“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先公后私”的利益诉求、“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与担当,对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塑造理想人格具有借鉴意义。文章从树立德育新观念、探索德育新模式、创新德育新方法、勉励学生修身养性、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等视角,提出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4.
当前德育新课题:大学生义利观教育之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学生义利观的调查结果,提出加强大学生义利观教育,应学校内外部建设一起抓。学校内部建设不应局限于德育课范畴,应挖掘新的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义利之辨”的哲学思维,去探究超越于现实功利的人生意义、人生理想与信仰,内化积淀成一种人精神。同时应重视学校外部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5.
正确看待义利关系,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社会主义义利观,必须坚持由利生义,明确公利与私利的界限;坚持义利统一,明确义与利的内在关联;坚持以义制利,义是利的底线。并以大学生诚信教育为切入点,分析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德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它能够激发受教育主体的诚信认知动机、构建主体的诚信行为方式和健全主体的诚信人格。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是一项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两课”教学在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中应当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两课”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发挥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的作用,努力提高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面对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代大学生在义利观和行为选择上表现出了越来越明显的功利化倾向,具体表现为自我意识提升,社会价值淡化;利益追求实体化、物质化;重视智力学习,弱化品德修养。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来自于社会环境、高校和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的义利观应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倡艰苦奋斗精神、坚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强化法律法制意识等几个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18.
王兴 《河南教育》2010,(8):16-17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各种外来文化在为我们吸收国外文明成果提供有利条件的同时,也使社会上出现了思想多元化趋势.这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社会经验贫乏,是非分辨能力有待提高的青年学生影响很大.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有利于大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大学生义利观变化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由单一到多样、由封闭到开放、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他们的义利观也呈多元、多变的状态。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高校要针对市场经济建立、高等教育改革、就业形式变化、不同价值观影响、国内经济发展状况等实际,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其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  相似文献   

20.
当前 ,在我国大学生中出现了自我价值实现欲望强烈 ,不能与社会价值统一的问题。作者在对义与利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义是人生的规范 ,利是人生的基础 ,必须把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统一起来 ,把道义驱动与利益驱动结合起来 ;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起社会主义义利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