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敦煌阴氏族源与郡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学勇 《寻根》2004,(4):96-100
随着敦煌文献的公布,我们了解到敦煌地区有大量的豪强右姓,其中有张氏、曹氏、阴氏、索氏等。敦煌阴氏在莫高窟开有大量的家窟,可知作为大姓的阴氏在敦煌地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敦煌阴氏之族源、郡望历来众说纷纭,前辈学者对阴氏的研究也仅是涉及一点而未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图书馆的国际交往中,国际敦煌学项目(IDP)是一个重竿录要项目。说到该项目,便不能不提起百年前的敦煌。20世纪初,湖北麻城人王圆因生活所迫出家,几经周折到敦煌当了道士,成为莫高窟下寺的住持。当时千佛洞已荒芜百年,有的洞窟甚至已被流沙掩埋。王圆四处募捐,当其手头宽裕后,雇人清除了16窟甬道中的积沙,后又雇一姓杨的专门抄写经文。杨某偶然发现墙壁有空洞声,两人遂挖通墙壁,发现这里竟是一座小石窟。里面的经卷、佛幡、铜像和文书不计其数,堆满石窟。这一天是1900年5月26日,一个埋没达950年的神秘洞窟,被发现了。对比敦煌手卷与…  相似文献   

3.
谢生保  谢静 《寻根》2007,(2):68-77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  相似文献   

4.
自汉代张骞通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 ,甘肃敦煌便成了古代中西交通的重镇。与此同时 ,历代也有不少僧人在此译经讲学、开凿石窟 ,并由此而形成了著名的敦煌石窟。宋景二年 (公元 10 3 5年 ) ,党项族西夏国王李元昊进攻敦煌 ,僧人们为躲避战乱纷纷逃离。临走之前 ,他们将不方便带走的佛像、经卷、绢画、文书、杂抄等物品 ,封藏在洞窟中的复壁内 ,外面再砌起土墙并在土墙上装饰壁画使人难以发现。虽然后来战火平息了 ,但流离在外的僧人却一去不返 ,因此 ,这批文物一直封存在洞窟中将近九百年 ,直到 190 0年 ,一个偶然的机会才使它们重现于世。…  相似文献   

5.
敦煌莫高窟     
杨学勇 《寻根》2005,(3):96-102
敦煌,位于今甘肃省河西走廊的最西端,甘、青、新三省交界地带,是古代中原进入西域的门户,中西交通的中转站,也是中原王朝经营西域的重要城镇;是古代丝绸之路河西道、羌中道和西域南北道交汇要塞,是联结中原西域和中亚以及欧洲的咽喉之地,乃“华戎所交,一都会也”(《续汉书·地理志》刘昭注引《耆旧记》)。敦煌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它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20世纪初王道士等人在清理莫高窟16窟时偶然发现了藏经洞(今编号为第17窟)从而使保藏在此的成千上万件绢纸书画、文献遗书得以重见天日,打开了…  相似文献   

6.
杨森 《寻根》2015,(1):91-94
和田(古代称于阗)美玉以白、润为上品,现今民间好玉者动辄称和田极品白玉为羊脂玉,但专业玩玉者通常则称之为白玉,只字不提羊脂玉,否则就觉得是本行道的新手而非行家里手。但是,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第17号窟出  相似文献   

7.
寻根动态     
《寻根》2000,(4):110-111
“2000年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敦煌召开7月29日至8月3日,由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主办的“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敦煌莫高窟召开。出席大会的有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及日、美、法、英、俄等国内外专家学者310人。这是世纪之交国际敦煌学界精英荟萃的一次盛会。大会以总结二十世纪敦煌学的研究成果和历史经验,探讨二十一世纪敦煌学的发展趋势、面临问题及对策为主题。二百余人在大会或小组会上的发言,除了在传统领域有了更深的研究之外,对以往比较薄弱或具有巨大研究空间的领域有较多的关注;除了在微观上继续探…  相似文献   

8.
百年敦煌     
凌夫  杨富学 《寻根》2000,(4):4-15
世纪之交的2000年6月22日,是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100周年的纪念日,在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庄严时刻,全世界敦煌学界和一切关心敦煌的人士都对敦煌特别注视。  相似文献   

9.
LEA  WU  吴钢 《中外文化交流》2009,(3):50-55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现存最大的石窟艺术宝库,其中完好保存的数百个洞窟的壁画和彩塑精美绝伦。1900年,小道士王圆篆在石窟的墙壁上偶然发现封存已久的藏经洞,洞内堆积大量的写卷、绢画、画幡等。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为揭开敦煌神秘的历史文化打开了一扇大门。  相似文献   

10.
敦煌古代儿童游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义芝  胡朝阳 《寻根》2007,(3):62-71
游戏作为一项娱乐活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而其中儿童游戏更占有重要的地位。儿童的世界是个游戏的世界,孩子们在游戏中寻求乐趣,发泄自己剩余的精力,同时在不知不觉的玩耍活动中与他人交流,逐渐培养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在敦煌壁画中,描绘有许多古代儿童活动的场面;在敦煌藏经洞出土的文献中,也有许多关于当时儿童游戏的记载。  相似文献   

11.
敦煌书法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坤 《寻根》2005,(4):23-29
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敦煌古代遗书总数超过5万件,从内容上讲,它是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的最直接、最珍贵的材料,而从这些遗留下来的文字本身来讲,它同样是我国文字书写艺术史上难得的珍品。因此,作为敦煌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理应为世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12.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4-94
日前,中国文化部迎春招待酒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文化部副部长赵维绥、外联局长李冬文、中国美术馆长范迪安、敦煌研究院长樊锦诗、各国驻华使节及其夫人与首都各界400余人与会。招待酒会由范迪安主持。李冬文局长代表文化部,感谢各国驻华使节在过去的一年中为推动与中国文化交流所作的努力,并向其表示新春祝福。范迪安馆长着重介绍正在热展的《盛世和光——敦煌艺术大展》和《天地同辉——中国美术馆藏年画、风筝精品陈列展》。中外嘉宾共同饱览敦煌与中国民间艺术的风采。  相似文献   

13.
苏惠萍 《寻根》2014,(2):32-35
在河西走廊,粟特商人聚居的第一个城市便是敦煌。敦煌之所以成为东来昭武胡商的第一个重要据点,与其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吕德廷 《寻根》2010,(2):48-51
<正>画押是在公文、契约或供词上签署自己的名字或画记号,表示认可文书的内容。顾炎武《日知录·押字》(卷二十八):"所谓署字者,皆草书其名,今俗谓之画押,不知始于何代。"虽然我们对于押字的起源不能确定,但可以肯定在唐代已经出现了。敦煌文书中存有大量唐及五代文书,许多公文、契约文书都保留了那段时期的画押。敦煌地区的签字画押应该是沿  相似文献   

15.
冯建吉  王永 《寻根》2021,(2):80-87
"儿郎伟"主要出现在敦煌遗书的驱傩文、上梁文、障车文中。宋代楼钥最早研究"儿郎伟"语词意义,认为"儿郎伟"即"儿郎们",其说影响较大,论"儿郎伟"意义者皆引其说。又"儿郎伟"在敦煌卷子中的书写形式与标题相似,有时附有"音声"二字,故也有论者认为"儿郎伟"是可以配乐演唱的曲调,或类似于诗、词、曲的文体。  相似文献   

16.
李凌 《寻根》2010,(1):19-21
<正>敦煌博物馆内挂着一幅拓片,题名是《月牙泉怀古》,是一首乐府长诗,写作时间不详,下款落的是"韩锡麟",字迹相当秀丽。月牙泉在敦煌城南约十来里,是敦煌八景之一。诗的内容头几句是说作者访月牙泉和鸣沙山的经过,接着因景生情,抒发自己的感想。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盛大敦煌     
由中国美术馆和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盛世和光——敦煌艺术大展》于戊子春节之前,以颇大的规模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了,名为《古韵新风——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创作展》和《面壁生华——艺术名家与敦煌》的两个展览,也以别开生面的形式同时展出。  相似文献   

18.
董增旭 《大理文化》2010,(11):104-112
提及石窟,人们就自然会联想到古丝绸之路上世界文化遗产宝库——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之所在我国西北地区沙漠中崛起,是因为敦煌地处北方古丝绸之路交通要冲,中外文化交流莫不首先荟萃于此。敦煌被国际学术界喻为墙壁上的图书馆和东方的卢浮宫,它对研究我国古代的社会历史和中外文化交  相似文献   

19.
李正宇 《寻根》2001,(2):102-104
敦煌遗书S.3835号卷背,抄有一组形式奇特的字,转录于下:  相似文献   

20.
高启安 《寻根》2000,(4):23-27
中国古代将生活在西北的少数民族称作“胡人”,他们的风俗习惯被称作“胡风”。饮食胡风,即饮食风俗中的胡风现象。由于敦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在中外交流中的特殊作用,敦煌的饮食胡风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