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笔者收到一封上海《新民晚报》社的退稿信。信中,编辑不仅指出了文稿存在的问题,而且还提出一些稿件改寄的建议。读后,笔者热情高涨,备受鼓舞。不难看出,发退稿信具有密切联系作者,激发作者写作热情的作用。它对报社的长远发展也大有益处。这本是报社编辑份内...  相似文献   

2.
编罢群望的《报刊社应坚持退稿制度》稿件后,颇有感触。这篇短文列举的不退稿的弊端很有说服力,希望大家一读。作者提笔撰文,总想尽早刊出。如果不被采用,有些人则希望能接到一封退稿信,听到编辑的宝贵意见,从中得到教  相似文献   

3.
刘庆会 《军事记者》2005,(12):61-61
在我的办公桌抽屉里至今保存着两封信,那是《解放军报》社编辑老师给我寄来的退稿信。虽然4年过去了,但我把这两封信视若珍宝,一直珍藏着。因为正是这两封退稿信激励我在新闻写作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最终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笔者去拜访一位“换笔”的积极响应者,他苦笑着拿出一封退稿信。这是一位“资深编辑”的亲笔信,信中对其文章给予高度评价,然不无遗憾地说,因为是打印稿,恕不能刊用。拜读之余,笔者愕然了。电脑怎么啦?打印稿怎么啦? 我们书写工具的历史,从原始的石器,到铁器  相似文献   

5.
记得在上初中时,有一次见一位同学收到某报编辑写来的一封百字退稿信,我心里好生羡慕!要知道当时在我们的眼里,编辑可是至尊至上的人呵。现在终于熬到自己也做了编辑的时候,才知道编辑也都是有血有肉的凡人。不过有一位老编辑,我却时时想起他。那是1988年的春天,我正在南京求学。有一天,我忽然收到一封来自山西《青少年日记》杂志编辑部的约稿信,下面署名杭  相似文献   

6.
人民日报总编辑给我写回信1996年12月21日上班时,我看到办公桌上放着一封人民日报社给我的信。我以为这不过是一封千篇一律的铅字退稿信。可是拆开一看,是一封手写回信。那清秀工整的笔迹,亲切的话语,使我异常高兴,我迫不及待地逐字逐句地阅读,等我看到最后...  相似文献   

7.
论编辑退稿的说服性传播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退稿是编辑出版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不容忽视.它较为集中地反映出编辑主体与作者的关系,体现出编辑所持的作者观,也直接关系到作者的切身利益,容易影响作者的情绪、心态,挫伤其写作积极性,甚至使编辑出版机构失去作者队伍,因而较之其他环节更难处理,更需要讲策略,更要讲究艺术性.笔者将编辑主体如何把审稿结论等信息传递给作者,并有效地说服作者接受意见,顺利达到退稿目的这一过程,定位为"退稿的说服性传播",并以此为出发点对其策略作出自己的分析,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同行、专家对退稿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以退稿为例谈编辑如何更好地服务作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稿涉及到大部分作者,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很大一部分作者的积极性。本文阐明退稿工作中编辑与作者的分歧所在,指出超过规定期限不给作者回信、退稿意见不详细是作者不满意的主要原因。论述编辑如何更好地服务作者,认为加大约稿力度、增加青年编委审稿以及在退稿函中增加信息含量,是更好地服务于作者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9.
编辑如灯     
记得第一回写稿是投《江山报》。熬了几个通宵,将稿投进墨绿色信箱。翘首相盼,不久收到一封退稿信。话不多,字里行间却饱蘸着编辑对新作者的关心和鼓励。其中写道:“稿件已阅,但不宜刊用,然切不可由此丧失信心。万事只要努力,会有成功之日。何况稿件已反映出有较好的写稿基础。我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一位作者向报社领导告状,信上指责我在给他的退稿信上,“胡乱”地批了一通话,措词是那样“不客气”,令他“伤心”,使他“不能容忍”。还耸人听闻地说我“扼杀”了他的“投稿自由”!作为报纸的编辑,倘果真如此,那真是  相似文献   

11.
针对科技期刊退稿函过于简单,指出科技期刊作为培养科技人员的沃土之一,应尊重作者的创作活动,细化退稿意见,不仅给作者一个申辩的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术争鸣。在为作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也使编辑部拥有了更加广泛的作者群,使编辑部在作者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为了做好退稿工作,编辑要注意提高自身素质,撰写退稿信应注意一定技巧,并注意积累经验,增强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12.
我做通讯员至今已有9个年头了。从1980年开始练笔,并向报刊电台投稿,1981年《北京晚报》发表了我的处女作诗歌《昨天·今天》,1982年《人民日报》发表了我的另一首诗《焊工抒怀》,但更多的是退稿,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接8封退稿信。初学写作的时候,我的实际水平和自我估计的反差太大,这反映在,一方面,我的文字基本功和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力太差。另一方面,自我感觉又过于良好,自认为自己一提笔就会才华横溢,稿件会发在头版头条。而当接到退稿信的时候,作者的情绪恐怕又会一落千丈,会觉得怀才不遇。这中间  相似文献   

13.
编辑退稿时如何稳定作者队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作者是出版业的第一资源,编辑退稿时如何才能稳定作者队伍呢? 一、凭情感力量打动作者 情感的力量是无形的、深沉的,文稿是联结编辑和作者的有形中介,而情感是牵引编辑和作者的内在力量.这就要使作者在接到退稿信息时不成为一个消极的、一蹶不振的挫败者.作者的写作目的、投稿动机与退稿事实形成逆反状态时,作者会产生心理和精神上的价值冲突与期待分裂感,出现焦虑、失望的情绪,其苦闷的心态需要编辑主体的情感予以慰藉.  相似文献   

14.
在编辑工作的实践中,几乎每个编辑都会遇到作者自发地向出版社投稿的现象。一般来说,自投稿往往不大受编辑的重视,特别是重复的选题,“命中率”就更低了,退稿现象较普遍。结合工作实践,我认为,应谨慎对待每一部自投稿,不要轻易否定和退稿,即使退稿也不应简单地一退了之。  相似文献   

15.
作者和编辑,多是不见面的朋友。除了以寄稿,看稿,改稿,退稿等方式彼此联系之外,常有书信往来,相互谈创作,谈生活,谈感受,诉说心里话。不少青年作者,往往称编辑为“老师”,其实,作者也是编辑的老师。编辑从作者的来稿和书信中也学到许多东西。最近,我收到一位青年作者的来信,就感到很有教益。信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我时常感到力不从  相似文献   

16.
说长道短     
说“换笔”提到写作,人们自然想到的是用笔将自己的所想所感等书写在纸这种载体上。在我们这个重视书法,珍视墨迹的国度里,这种概念更是根深蒂固。办公自动化的普及,为电脑写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电脑写作,功能多样,操作轻松,易改易删,存取方便,灵活快捷;打印出来,规范整洁,有手写不可比的长处和优点。然而前不久,笔者去拜访一位朋友,他苦笑着拿出一封退稿信。这是一位“资深编辑”的亲笔信,信中对其文章给予高度评价,然不无遗憾地说,因  相似文献   

17.
退稿和退修工作的定位及其艺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本期刊均有一定比例的退稿,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稿件须要通过退修才能正式刊出。这部分工作的作用不仅在于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还在于加强作者队伍建设。作者工作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因此其作用应定位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由于在退稿和退修过程中,需要编辑与作者加强沟通、交流和协作,所以,编辑应充分利用这一机会搞好作者队伍建设,讲究工作的艺术性,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1.在退稿中开发潜在的作者群  处理不同情况的退稿,有时比处理录用的稿件更应慎重、仔细,这是一项说之容易,做之较难的工作,退稿的总原…  相似文献   

18.
编辑与读者、作者、审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可促进其互信和谐关系的建立,形成良性循环.从约稿信、退修信、退稿信、校对信、致审稿专家信件以及日常联系信件方面,探讨了如何将换位思考方式运用于编辑专用信件的写作中,以构建编辑与读者、作者、审者之间和谐统一的交流氛围,共同提高刊物质量,促进期刊的长远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史锐 《编辑学报》2012,24(2):192-193
针对科技期刊退稿率较高的现状,简述4种退稿原因,即内容不符合刊物的报道方向,专家审阅认为达不到发表水平,编委会审阅认为不宜发表,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针对不同原因探讨退稿工作的特征,认为编辑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时时尊重与服务作者,公正、灵活处理退稿,使作者虽退稿但不退心。编辑需要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是科技期刊获得长足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  相似文献   

20.
笔者是一名基层通讯员,由于喜欢新闻写作,经常采写一些新闻稿件并投寄报刊,偶有豆腐块见诸报端,但这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稿子投寄出去便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从事写作几年来,不知是何原因,至今笔者还从未收到过一封退稿信。听一些老通讯员讲,80年代通讯员经常能收到退稿信,有时一些报刊编辑还会就某篇立意取材好、写作技巧不当而未被刊发的稿子邀请通讯员到编辑部现场给予指导、修改,不仅增进了编读往来,而且还能使通讯员从中受益,提高采写水平和稿子质量。笔者以为提高新闻写作水平一方面要靠自身努力,另一方面还要靠那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