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近日,有幸阅读到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学者型官员"王立胜之新作《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研究》(以下简称为《社会基础》),一部试图把握和探索中国农村性质的中层理论之作,也是理解中国"三农"问题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2.
康豪瑟的大众社会理论认为,一个正常的社会结构应该由政治精英、中层组织、民众三个层次构成,其中中层组织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发达和多样化的中层组织可为民众与政治精英之间的沟通提供对话的平台,预防社会冲突的发生。本文基于中层组织理论的视角,探讨了大众传媒作为中层组织的可能性,指出在弱势群体利益表达中,大众传媒作为中层组织,应担当起弱势群体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与对话的平台,为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和话语表达提供渠道和空间。  相似文献   

3.
赵琳 《新闻窗》2010,(3):33-34
"公共新闻"又称"公民新闻"、"公众新闻",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闻界的一场新闻改革运动。这一运动是新闻界面对社会批评和信任危机而发起的改革运动,是继社会责任理论提出之后的又一自我反思,其主旨是改善媒体与公众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帮助公民参与到公共政治生活中来。以话语讨论而非暴力的方式推进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结构洞理论在高校图书馆专业分馆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社会学家罗纳德.博特于1992年提出了结构洞理论。社会学"结构洞"理论同样适用于高校图书馆专业分馆的建设。在分析高校图书馆系统中存在的结构洞现象以及高校图书资料室分馆化实践的基础上,为高校文献资源保障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5.
刘霜 《新闻窗》2011,(6):55-56
真实的幻象——我们所生存的环境 "景观"是德波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关键词,原意为一种被展现出来的可视的客观景色、景象,也意指一种主体性的、有意识的表演和作秀。美国学者凯尔纳进一步发展了德波的景观理论,提出的"媒体奇观"概念,是指"能体现当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陈敏菁 《新闻世界》2014,(7):298-299
尼克·库尔德里的新著《媒介·社会·世界:社会理论与数字媒体实践》对当今数字媒介背景下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解析。该书通过分析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学术理论,深刻解析了"数字化民主"的发展前景,同时也丰富了"媒介力量"的学术理论。本文从数字媒体和社会理论、网络社会与政治、媒介文化以及媒介道德等方面予以重点解读。  相似文献   

7.
默顿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中层理论是沟通宏大理论与经验研究的重要努力,并且成为传播学对自己研究的定位。但是到今天为止,学术界对中层理论的评价并未达成共识。同时社会学理论大师默顿虽然深度介入传播研究,但他既没有提出被广泛接受的传播学中层理论,也没有解决传播研究领域理论生产的焦虑。重返默顿本人的传播经验研究实践,并将其中层理论的提出放置于彼时美国的知识语境中,可以发现默顿的中层理论充满诸多模糊性。作为一种松散的策略,虽然它提出的理论与经验双向互惠的观点对于今天的研究实践仍有助益,但其中暗含的实证主义立场却值得警惕,这一立场在后来的使用中被肆意放大。  相似文献   

8.
张继 《兰台世界》2011,(1):42-43
本文试图对"非遗"档案式保护中的社会参与问题进行理论探析,以期为未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和实践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樊亚洁 《新闻世界》2014,(8):387-388
2009年美国经济持续低迷,真人秀节目《卧底老板》应运而生,它给美国人带来了工作的信心和价值观的修正。本文将其内容设计对"培养"理论的成功运用进行分析,以期更好的利用大众传媒改善人们的价值观和对社会的信任度和认同感。  相似文献   

10.
"公共新闻",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反潮流的新闻改革运动中出现的一种新闻学理论。美国"公共新闻之父"、纽约大学的Jay Rosen教授最先提出了"公共新闻"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基石,以理想信念为主线,深入浅出地阐述人的精神家园、人的社会生活、人的价值追求和"中国梦",为广大干部群众坚定理想信念提供理论支撑和精神之"钙",是不可多得的优秀通俗理论读物。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始终强调:"坚定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永不动摇信念"、"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秦斯  丁沁怡 《新闻世界》2013,(11):222-224
本文以"3·15晚会"为范本,首先分析该媒介仪式在构建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三方面表征;其次,结合消费社会等相关理论,深入剖析了"3·15晚会"如何利用媒介仪式的商品性和仪式性达到其传播意图;最后反思媒介仪式的传播局限,旨在为更好发挥媒介仪式社会建构作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文明扩展"论是十九世纪末美国对中国实施"门户开放政策"的理论基础,本文着力探析美国的"文明扩展"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及反响。  相似文献   

14.
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大量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传播学的"知识沟"理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达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组织理论起源于美国传统的分类编目,后来发展为"认识地图"、"思想基因"和"网格"等。对知识组织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柳志鹏  熊程 《新闻世界》2013,(5):305-306
女性主义是新闻学中重要的理论研究对象,从其中衍生的社会性别理论也引起了人们对于媒体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的广泛讨论。本文从女性主义理论角度出发,结合《新闻联播》"你幸福吗"这一案例,运用其中的社会性别理论对媒体在新闻栏目报道中的女性形象塑造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女性主义的新闻学认识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7.
美国作家贝娄深受犹太文化影响,在《洪堡的礼物》中移位运用了犹太文学传统中的"流浪","父与子"和"负罪-赎罪-宽恕"历史性主题,对美国社会文化进行了富于哲学意味的思考,诠释了美国现代社会人们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8.
"媒体干预",其实质为主观驱动式媒体监督。美国两次社会转型期中的"揭丑运动"是媒体干预的典范:19世纪末20世纪初报纸的揭丑性报道和杂志掀起的"黑幕揭发运动",护佑美国完成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水门事件"为代表的调查性新闻事业,为内外交困的美国社会注入一股强劲的力量。处于转型期中的美国媒体干预历史启示我们:我国媒体监督模式亟待转型,即由客观培育式向主观驱动式———"媒体干预"转型,以更主动的姿态捍卫媒体监督权,特别是对行政权力和垄断化的商业权力滥用的监督,这将关系到公众的长远利益和整个社会转型期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9.
“读者至上”的美国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的图书馆理念是重视实用、强调合作、知识和信息获取自由,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目的。为社会提供服务过程中,全面贯彻"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体现了读者至上的图书馆事业精神和价值,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赵雪 《新闻世界》2014,(4):54-55
家庭伦理剧《咱们结婚吧》开播近一个月总体累计观众规模就达到了6.7亿,掀起了全国半数人的收视狂潮。《咱们结婚吧》以大龄恨嫁女与恐婚男青年跌跌撞撞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了当代社会中黄金剩女、感觉至上的婚姻观、婆媳关系以及"一孙难求"的社会热点话题。本文结合美国学者格伯纳的电视涵化理论浅析《咱们结婚吧》是如何描绘这个世界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是怎样通过电视涵化的作用对观众进行爱和正能量的传递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