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庆才 《青年记者》2016,(28):12-14
当前,中国对外传播迎来了跨越式的发展,也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其面临的形势,可用“一个根本要求,两大深刻变化,三大短板”来概括.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强对外传播实效,如何集束性传播中国声音?本文从传播渠道、议题设置、话语体系和全媒体融合报道四个方面,阐述媒体融合背景下中新社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2.
彭大伟 《传媒》2023,(8):22-23
<正>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通讯社,是以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与中国有关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通讯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开展顶层设计、出台政策措施,有力推动我国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2022年9月23日,习近平在致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的贺信中明确提出,希望中新社以建社70周年为新的起点,“加快融合发展”。近年来,中新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要求,在思维理念、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3.
李晓萍 《传媒》2015,(9):41-43
2015年“两会”传播中的一个特色和亮点是中央主流媒体纷纷设置了虚拟人物形象,利用这种虚拟人物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传播重大政治主题.这个创新举动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新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主流媒体中集体亮相,可以看做是中央媒体在面对新媒体冲击时的主动应对之策,并且在新闻的议程设置、传播方式、传播效果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新华社的“小七”、中新社的“小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笙”和《人民日报》的“小明”为当下传统主流媒体的转型、融合做出了有益探索.以下详细分析此类报道的创新和亮点.  相似文献   

4.
对外报道是中国在国际传播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中国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对外报道体系,中央级的对外报道组织包括两社:新华社和中新社;两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和《中国日报》(《China Daily》);三台:中央4台、9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一局:外文出版局,下辖《中国画报》、《中国报道》等多种对外刊物;  相似文献   

5.
浦丽娜 《新闻世界》2013,(6):326-327
中国新闻社作为中国内地仅有的两家通讯社之一,在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成为业务完备、具有“中新特色”的通讯社。现今,中新社已经成为中国对外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是中国在国际舆论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但种种原因之下,中新社的发展受到颇多限制,且与国际一流媒体存在差距,还有极大的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6.
<话说中国>甫一出版,三十余家报纸杂志、十余家广播电视、一百多家网站、新华社、中新社等媒体竞相报道这一出版盛事.重要报道二百余篇.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与广大读者更是给予极大肯定,好评不断.请看--  相似文献   

7.
“廖承志是个非常有才华有思路的领导人”,接受《新闻周刊》记者专访的中新社社长刘泽彭,一提到中新社的历史就会谈到廖承志。“这位新华社延安时期的老社长,为当时新成立的中新社确定了爱国主义的报道方针。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许多思路并没有完全实现。时至今日,中新社仍在对外报道中实践着廖公的许多思想。” 史料显示,中新社是在当时负责侨务工作的廖承志的提议和促成下,由中央批准成立的。成立中新社目的是向国外侨报供给  相似文献   

8.
《中国出版》2022,(19):4-4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9月23日上午,庆祝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中新社全体同志致以诚挚的祝贺。会上宣读了习近平的贺信。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70年来,中新社坚持爱国主义的报道方针,坚持为侨服务,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发挥了积极作用。习近平希望中新社以建社70周年为新的起点,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加快融合发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增强报道亲和力和实效性,积极联系海外华文媒体,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推动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新闻的百花园中,中新社的对外专稿一直享有盛誉,尽管国内读者很少 有机会读到它们,但有些好作品还是常常因为《参考消息》等国内报刊的转载,使国内读者得以一睹真容,因而被人们戏称为“出口转内销”。 专稿是相对电讯通稿而言的,是中新社为特定的媒体度身定制的新闻专题稿件,一般不署中新社电头,而是使用特定专栏的笔名。 视角:回过头来看中国 中新社专稿是写给海外人士看的,而中新社专稿的撰稿人却都是国内人士。身在国内,却要按照海外人士的视点和要求写专稿,这就要求撰稿人首先要在意识上“出国”,然后返身,回过头来…  相似文献   

10.
一年多来的中日钓鱼岛争端引发了中日媒体及民众之间的舆论大战。本文从报道角度、报道方式、报道内容、报道立场与倾向等方面对两国主流媒体相关报道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发现:中日媒体对钓鱼岛争端的报道都存在明显的政治立场和国家利益倾向,所不同的只是双方媒体的表现方式。此外,结合中日媒体在对外报道中的不同表现,本文认为中国媒体应改变新闻观念,注重对外报道中的受众特征分析,做到内外有别,以此树立中国媒体在对外传播过程中的公信力,打造更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1.
戴盈 《新闻前哨》2012,(7):32-34
在乌坎事件中,对外报道为什么没有发挥“内外有别”的优势,为什么没能及时施放核心信息,为什么在国外媒体高度关注的事件中一度失声?在转型期的中国,面对一些复杂事件,中国的对外报道准备好了吗?面对“一波三折”的事件,习惯了“一锤定音”的媒体该何时介入?在复杂事件中,中国媒体又有哪些优势?本文尝试以乌坎事件为侧,探讨复杂中国的复杂事件如何对外报道。  相似文献   

12.
陈淦 《中国广播》2002,(10):64-64
据新华社报道 以服务海外华文媒体为己任的中国新闻社9月26日举行建社50周年纪念会。50年来,中新社以真实、客观、全面的新闻服务,成为向世界华文媒体提供国内信息的主要渠道和展示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窗口。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闻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一直重视军事新闻的对外报道。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军事报道的分量增多。凡遇军队重大事件或重要节庆,中新社均组织临时军事报道组加强报道。如1987年建军60周年、1996年的东海军事演习等,中新社发稿多、影响大,受到总政宣传部及中央有关部门的表彰。  相似文献   

14.
对外报道作为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建构我国国际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对外报道能力也是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体现。由于中西方新闻媒体在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对外报道理念的差别。为更好地适应国际传媒的通行规则,我国外宣媒体需要采取明确受众市场、积极设置报道议程、讲究报道艺术等策略改进对外报道,以便与国际舆论传播实现话语对接。  相似文献   

15.
对外传播涉及新闻传播与外交两个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彼此间的关系日益紧密.本文拟从新闻实践的角度出发,就对外传播中媒体的自我定位这一问题展开分析.文章认为,媒体在对外传播中,要积极主动介入外交活动中,发现热点,引导舆论方向;要注意与官方宣传的"和而不同",明确自身的报道特殊;而且要充分整合各方面力量.文章最后对我国媒体未来在对外传播的发展方向上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年初我国南方的雪灾因为其延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破坏程度深成为国内媒体同时也是中国对外传媒的报道重点.本文选取<中国日报>对此次冰雪灾害的报道为研究对象,从报道倾向、报道角度、报道议题、报道信源等方面的分析入手,探求灾难报道背后所蕴藏的我国对外传媒的价值诉求与传播意图,并评估此次报道的成就与不足,为我国对外传播中国国内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提出较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支撑国家通讯社新闻图片发稿的通信网络技术。探讨当今国内外通信技术的发展。中国新闻社摄影部是经中国党政机关授权,向海外媒体发送各类图片稿件的仅有两家机构之一,是我国与境外媒体争夺新闻阵地的主力。近10年,中新社摄影记者借助先进的通信网络技术手段,使用笔记本电脑、PDA掌上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在历次重大战役和突发事件报道中现场使用中国电信3G卡、中国联通3G卡、中国移动3G卡和海事卫星电话,连接中新社多媒体采编网络,快速准确将现场拍摄的新闻图片传送到总社图片采编系统,通过值班编辑签发,将新闻图片播发到中新社信息发布网、中新社图片网和中国新闻网上。本人负责中新社图片采编技术保障工作,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结合我社图片发稿技术情况,就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现状进行梳理,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选新闻科学技术杰出人才奖 林道进 1964年出生.1987年毕业于国立华侨大学电子工程系,1995年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生班就读,获硕士学位.1987年8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新闻社(中新社)工作,负责中新社北京总社和六十多家境内外分支机构的枝术发展规划,全社技术建设与管理工作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与协调,技术人员与技术系统的管理,通信、网络与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培训与维护等工作.2005年7月,调入中国评论通讯社,参与中评社的筹建工作,是中评社主要创始人之一.主要负责全社的技术发展规划,技术建设与管理,媒体合作,对外联络等工作.现任中国评论通讯社副社长职务.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家》总编牛文文在一次小型媒体交流会上,直陈了国内财经媒体许多不成熟之处。 1.分类不明确 目前中国的财经媒体分类很不明确,报道管理、财经(宏观层面)、商业(微观层面)的媒体统称为财经媒体。财经在国外确切的说法是财“金”(Financial),例如《福布斯》和《财富》编重报道微观层面,《商业周刊》倾向报道宏观层面。  相似文献   

20.
电视媒体对外报道领土争端概况 随着钓鱼岛事件的不断升级,钓鱼岛受到世界关注,成为外媒近期主要关注点.仅以2012年9月14日为例,就有美联社、路透社、共同社、法新社、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香港《明报》、美国《华尔街日报》等对钓鱼岛相关问题进行了报道. 同时,国内各家电视媒体也纷纷加大了报道力度,特别是相关报道国际传播的力度.自2010年新华社挺进国际电视媒体主战场,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简称中国电视网或CNC)中英文台相继开播,到目前,初步形成了以CNC、CCTV、凤凰卫视为主力军,以东方卫视、北京卫视、湖南卫视、中国黄河电视台、蓝海电视等为方面军,以长城平台为依托的,多语种、多频道、全媒体、全天候的电视对外传播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