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杭迅 《航空档案》2005,(11):90-92
在举世瞩目的建国50周年大庆盛大阅兵中,由132架各类战机组成的10个空中梯队横空出世,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十分引人注目的是,人们看到一架大型空中加油机拖着两根加油管与两架受油机编队飞行的场面。这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加油机、受油机首次公开亮相。这两架受油机是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歼8B飞机改进而成的。1986年,两院院士、沈阳飞机设计所总设计师、歼8Ⅱ总设计师顾诵芬奉调进京工作,李明接任飞机总设计师一职。李明在发展我国歼击机系列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歼8B受油机的研制上,也有他的一份辛劳。  相似文献   

2.
本刊自本期起独家连载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飞机设计师屠基达的长篇力作《超7史话》,作者以亲身经历和独特的视角,再现了那种中外合作改进战机,研发“超7”的不平凡岁月和布满艰辛的坎坷之路。《超7史话》资料翔实,文笔生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超7”者,超越歼7之谓也。意思就是在歼7的基础上改进,以超过歼7。 作为“超7”中方项目负责人的屠基达,曾任成都飞机工业公司总工程师,他主持设计成功的飞机中,两种机械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两种机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种机型(系统)获得国家质量金质奖,他本人获航空金奖,可以说已功成名就。可他和千千万万航空人一样,“总想为振兴我国的航空事业,奉自己的无梅年华,回报祖国的培育和人民的期望。”所以才对“超7”的研发不遗余力,如今,全新的“枭龙”已翱翔兰天,中国的航空工业需要更多的奋斗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王钟强 《航空档案》2009,(1):110-114
150年前 1859年2月3日 德国著名飞机设计师胡果·容克斯在莱茵河畔瑞特镇出生。他对航空制造业的主要贡献是率先使用轻金属铝材制造飞机,并制造世界上第一架全金属运输机。1914~1915年,他制成了德国第一架全金属飞机J-1,  相似文献   

4.
辛文 《航空档案》2005,(8):68-73
1960年11月14日至21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工办主任贺龙、总参谋长罗瑞卿,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自朝鲜访问归来时视察了哈尔滨发动机厂、哈尔滨飞机厂、沈阳飞机厂和沈阳发动机厂,贺龙元帅亲眼看到这些厂航空产品质量问题严重,3年未向部队提供一架合格的飞机和发动机,大批产品积压的事实,十分震怒,严厉地批评了这4个工厂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5.
从了解运-10的发展过程看中国大飞机的发展前景 中国大飞机在2007年3月终于作为国家重大技术发展项目确立了下来,大型民机的发展也开始随着中国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走上了快车道。大型飞机是展现一个国家航空技术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能够自行研制和生产大型飞机的国家就可以被称为航空技术强国。中国航空工业从建立伊始就通过引进苏联的航空技术来发展自己的航空产品,  相似文献   

6.
《航空档案》2009,(9):92-93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与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CCTV7)联合撮稍的大型系列纪录片《航空档案——中国航空工业大揭秘》5月16日在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军事科技》栏目正式播出,该片播出时同长述一年。《航空档案》摄制组走访了沈飞、成飞,西飞、哈飞.洪都.昌河等中国所有最重要的飞机主机厂,黎明、西航、成发,株洲等发动机基地以及众多航空科研院所,拍摄采集了大量的独家权威现场画面,采访了众多的历史亨件隶历者.资深院士.中青年专家,为广大的观众口述真实的航空产业历史。但即使是以该系列纪录片50集以上的规模,也未能将新中国的飞机一网打尽,更无能力详述浩瀚的百年航空史。因此,我们不揣浅陋,以《回眸百年》为名,将纪录片所不能容纳的一些思考,呈献于读者之前。毕竟,航空百年,值得记住的并非只有飞机。  相似文献   

7.
沈飞,即沈阳飞机工业公司(沈阳飞机厂),自1951年6月创立。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30年张学良将军令东北军修建的北陵机场和创办的东北航空工厂,后来日本人办的“满洲航空株式会社”和国民党政府办的“空军修理站”。在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过程中,沈飞作为苏联援建的156项之一,迅速崛起,于1956年生产国产喷气式歼击机,以后继续发展壮大,研制生产出数千架歼击机,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歼击机的摇篮。  相似文献   

8.
中国应该发展大型飞机产业,建议在全国人大设立专门的“航空产业发展委员会”,以法律的形式制定航空产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和规划大型飞机产业链。这涉及国家大部分工业行业,它的发展将会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型飞机所涉及的科学技术范围几乎覆盖整个航空科学技术领域,是推进中国科学技术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9.
杭迅 《航空档案》2005,(3):79-81
他是中国飞机设计事业的奠基人,被尊称为“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10.
《航空档案》2007,(12):12-19
2006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作出决议,要发展研制我国自己的干线飞机。这使得我国在运-10飞机项目被搁置下来后,经过20多个春夏秋冬后我国再一次走上自行研制大飞机的道路。在这20多年中,有很多人在为我国的民用航空工业奔走呼号,呼吁我国要尽快拿出自己的民航飞机,不能再让我国的天空被外国民航飞机所垄断。在这些人中,原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胡溪涛老先生就是其中之一。近日,《航空档案》编辑部请来胡老和《航空档案》杂志《我国发展大飞机》一文的作者潘文林先生,一同探讨我国的“大飞机”的相关话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辛文 《航空档案》2005,(7):82-88
战前,斯大林十分关注歼击机的武器配备,他让飞机设计师认真听取来自前线飞行员的意见,以改进苏联歼击机的武器配锄战时,他根据实战需要,不拘一格地决定在歼击机上配备轰炸武器。  相似文献   

12.
杭迅 《航空档案》2005,(8):56-57
管德在他的书房里,精心保存着厚厚一大摞装订成册的资料,这是他亲手记载下来的从1950年到现今为止国内外有关飞机气动弹性技术文献的目录。早期的笔记,页面己经泛黄,但苍劲的字迹清晰如昔。50多年间,不管人事变迁,职务调动,管德坚持记载而不辍,确实难能可贵。他说,飞机气动弹性专业是他毕生从事的事业,他与它形影不离。  相似文献   

13.
杭迅 《航空档案》2005,(4):86-88
1965年5月20日,一架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公司的班机飞赴欧洲,途经开罗上空时,发动机突然起火,导致飞机坠毁。在同机遇难的乘客中,有一位名叫黄刚的中国人,职务是中国进出口公司工程师,年仅51岁,黄刚的真实姓名是黄志千,是我国著名飞机设计师,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的奠基人及拓荒者之一。他此行的目的.是接受航空工业部的派遣。  相似文献   

14.
马凤山是我国著名飞机设计师,曾任轰6飞机主管设计师和大型客机运10总设计师。他1929年5月8日生于江苏无锡,1949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1952年毕业后奔赴东北投身航空工业建设,先后参加松花江1号小旅客机、和平401号短程喷气客机的设计及和平402号涡桨客机的方案设计。1959年5月,赴苏联考察图-16飞机静力试验、强度规范和工厂设计科工作,并写出3篇技术报告。回国后参加轰6飞机试制,做出了卓越贡献。今年是马凤山逝世15周年。本刊特发表马凤山生前友好、同事、飞机设计师郑作棣先生的文章,以追念马凤山先生对航空工业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一般情况下,飞机设计师总是关心呵护使他设计的飞机保持完好。但这一次却不一样,设计师为飞机在空中破损而欢呼起来。而这一次飞行的意义很重大,是载诸航空史册的一次创纪录飞行。  相似文献   

16.
杭迅 《航空档案》2005,(7):89-90
1984年,在某国,我国制造的歼7Ⅱ型飞机在试飞打靶中力克对手,分别“战胜”了两种西方著名的歼击札我空军“八一”表演大队,驾驶国产歼教5飞机,拉着彩色的烟带,在万里蓝天中竞技、飞舞,堪与美国的“雷鸟”、英国的“红箭”相媲美。  相似文献   

17.
航空百年之际,我再一次到中国航空博物馆,在运-5飞机前久久伫立,深深的怀念新中国航空工业的缔造者—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是周总理精心筹划、直接领导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创建工作,从一开始就为航空工业指明了发展道路,制定了建设方针。是周总理关心和支持我国的航空事业,为中国  相似文献   

18.
杭迅 《航空档案》2006,(1):92-94
1982年4月16日,在北京三座门会议厅里,国务院副总理耿飚、张爱萍接见了刚刚胜利完成国产运7飞机单发起降试飞的全体人员。两位领导同志即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当他们讲到:“自己的儿子,哪怕是‘癞痢头’也是好的”,“运7飞机已经不是‘癞痢头’,而是一个比较美貌,比较英俊的少年了”,“希望看到更多的自己的飞机在祖国的上空飞翔”时,大厅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19.
《信息系统工程》2007,(6):52-53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航)是中国三大国有大型骨干航空企业集团之一,拥有贯通中国东西部,连接亚洲、欧洲、澳洲和美洲的庞大航线网络,拥有180架大中型现代化运输机,22架通用航空飞机,经营着380条国际、国内航线,并且广泛涉足进出口、金融、航空食品、房产、广告传媒与机械制造业务。  相似文献   

20.
《航空档案》2007,(2):7-7
1956年,薛炽寿告别上海,走进了西北工业大学。五年后,他又怀着献身航空的理想,来到了中国一航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40多年,中国航空工业经历了从引进原苏联飞机进行仿制、改型到瞄准世界先进航空技术,自主设计、研制开发新一代战斗机的发展阶段,这同时也使薛炽寿成为了我国航空工业的资深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