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中国文献学至今仍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学科体系。本文对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体系和新观点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古典文献学同历史文献学、哲学文献学等一样从属于专科文献,为三级学科。文献学史、古文献学、现代文献学从属于综合文献学,为二级学科。现代文献学申建议增设“文献现代诠释学”。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了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表。  相似文献   

2.
民族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从民族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研究内容出发 ,探讨了民族文献学的学科体系。认为民族文献学的学科体系应由理论民族文献学、应用民族文献学、专门民族文献学、交叉民族文献学构成。同时探讨了民族文献学的特点、相关学科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文献学综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骆伟 《图书馆论坛》2003,23(6):49-51
文献学是我国一门传统学科,曾受到国内外人们重视。本文略论文献学的产生发展、基本理论及学科体系结构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国文献学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20世纪中国文献学的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古典文献学、专科文献学、现代文献学、文献学科体系的构建、文献学的专门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文章还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学者的主要著作和观点 ,并对未来文献学的发展前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中国文献学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献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的学科,近十年来中国文献学及其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进展,本文主要从文献学理论研究、文献学主要分支学科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文献学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阶段对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的研究流派做了简要介绍,重点论述了20世纪中国文献学研究体系化后的古典文献学、现代文献学、大文献学及专科文献学的各种代表性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阶段对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的研究流派做了简要介绍,重点论述了20世纪中国文献学研究体系化后的古典文献学、现代文献学、大文献学及专科文献学的各种代表性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8.
从现代文献学学科体系构筑、文献学理论与文献工作实践结合、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融汇、书后索引编制、团队协作编撰等方面对《新编文献学》第二版进行评价与推介。该书所涉文献、文献学和文献工作基础理论扎实,关于文献组织与管理的内容新颖有特色,对文献开发利用与服务的论述可操作性强,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研究成果有机融汇,将文献的生产、采集、加工、传递、交流与利用进行清晰阐述的文献学力作。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文献学学科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几位重要人物,如梁启超、郑鹤声和郑鹤春兄弟、张舜徽。梁启超可以说是文献学学科发展中第一人,他最早提出了“文献学”的概念,并对文献学进行了初步探索,对文献学的学科发展有着独特的贡献。但是学界对此还缺乏充分的认识,因此我们有必要剔微发幽。从而客观评价梁启超在文献学学科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试论大文献学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文章提出了"大文献学"概念,其含义有二一是区别于传统的"文献学"概念;二是试图寻求一个适合于图书馆学、文献信息、"信息管理"、书刊出版发行等学科的上位概念,并给出该学科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1.
Bibliography     
  相似文献   

12.
Bibliography     
《The Reference Librarian》2013,54(38):261-266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3.
Bibliography     
《Public Library Quarterly》2013,32(1-2):103-131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4.
Bibliography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5.
Bibliography     
Peter J. Bukalski's Film Research: A Critical Bibliography with Annotations and Essay (Boston: G.K. Hall Co., 1972—$12.50)

Philip Gaskell's A New Introduction to Bibliograph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9.50)

Francis G. Spigai's The Invisible Medium: The State of the Art of Microform and a Guide to the Literatur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1140 Connecticut Ave. NW, Washington 20036 or Box E, School of Educ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Ca. 94305— $3.50, paper)  相似文献   

16.
中西目录学比较研究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近现代目录学是依缘西方学理而建立的,本质上就是“比较”的产物。作为比较的“方法”,与其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程序或模式,毋宁说是在讨论跨文化目录学比较中碰到的难题,主要包括术语差异问题和文化差异问题两个方面。始自上世纪初的中西目录学比较一开始就与价值立场有关,或“拿来”或拒斥,分别代表了特定时期中国学者对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17.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8.
Bibliography:     
《The Reference Librarian》2013,54(27-28):91-104
Before the information explosion caused the rise of serials as a phenomenon in libraries, serials were often seen from a reference point of view, causing there to be little dynamic interchange between the concepts of "serials" and "reference." More recently, because of the rise in serials consciousness due to the number and bibliographic complexity of serials, reference work has been often seen from a serials viewpoint, causing a polarization and ac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ncepts "reference" and "serials." Several articles and book selections concer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ials and reference and covering the 10 year period between 1976 and 1987 are here annotated. Each annotation summarizes the argument of the article covered and relates it to the arguments of other articles covered, and to the arguments of the main essay.  相似文献   

19.
论目录学理论与实践的契合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洪元 《图书馆》1998,(2):10-11
本文根据目录学理论与实践发展不平衡现状,从目录学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分别讨论了目录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基本原因,并对实现目录学理论与实践契合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目录学和Bibliography分别是中西方研究图书的学问,这两门学问本来相互独立、自成体系,因在日本发生了交汇,而产生了一门新的学问——书志学。书志学不仅在日本日渐发达,而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还被输送到中国,引起了一定反响。本文通过系统梳理20世纪前期日本书志学著述,揭示中国目录学对日本书志学的深刻影响、书志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发展状况,指出在20世纪前期书志学不仅在理论上取得丰硕成果,而且作为方法论在实践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随着书志学研究范围的扩大,以长泽规矩也为代表的日本图书馆界决定以图书学取代书志学作为这门学问的名称。尽管书志学的概念式微了,但书志学的研究成果就像目录学的研究成果一样不会过时,作为一门后发的学问,它所具有的起点高、眼界宽的特点,更值得中国目录学研究者借鉴。表1。参考文献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