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不同的需要,例如:饥则食,寒则衣,这是一种物质生活的需要;还有一种则是精神生活的需要。墨子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求安,然后求乐。可见精神生活的需要,是一定的物质生活基础上生发出来的。这是高一个层次的需要。在我的青少年时代,我们的家乡就有“穷养猪,富读书”的俚谚。可我却恰恰相悖,本来家庭并不富裕,却偏偏想要读书。这可能应了“缺欠性的体验”的那句话。就是愈感到不足或缺欠的,就愈想补足它。这个梦想,还是解放后入了革命的学校才圆了“读书”的梦。  相似文献   

2.
小的时候人们受的教育总是“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要孩子们去读好的书,好学向上,喜爱读书,并且相信读书是好事、有好处,可以成为好人或有用之才。稍稍长大以后我才听说一种反讽的说法: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可见读书也有害处,特别是方法不当,亦可误人终身。步入中年才悟出新的座右铭:读闲书、闲读书、读书闲。  相似文献   

3.
“连字带空白一起读”。这是我国大学者金克木晚年的读书方法。他说:“读书也可以说是听古人、外国人、见不到面或见面听不到他讲课的人的话”。因之“听话也可以说是一种读书”。金克木这种读书方法,实际上是把书放在社会大环境下去读,读书和读社会上的大和事物结合起来。这种连字带空白一起读的方法,使许多大学者有着警世骇俗的发现。例如大文豪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写了两个字‘吃人’”!从“空白”处和“字缝”中看出问题的本质,这才是把读书和读人、读物结合起来,发现前人没…  相似文献   

4.
我的读书生活柴进武10年前,我调入图书馆工作,自此开始了我新的读书生活。我早年学数学力学,长期从事本专业方面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多年来基本上只读专业方面的业务书籍和有关的科技杂志。其他学科的书刊很少问津。到图书馆工作后,工作内容变了,使我必须面对人...  相似文献   

5.
前锋镇农家书屋于2007年建成,书屋以“读书、明理、和谐、进步”为主题,以“多读书、常读书、读好书”为内容,深入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农民读书活动,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收到了较好实效。  相似文献   

6.
2014年2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国电视台采访时说:“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据新华社电)习近平主席关于读书这段谈话,为我们提供了读书的强大动力和学习榜样.我们应将读书作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和需要,把读书当成一种快乐和生活方式,而不是任务和负担.读书有哪些好处呢?我认为读书的好处是很多的.  相似文献   

7.
常常听到一些出版社的朋友说,要找时间进修进修了,老是付出,老本快用完了。他们将编辑工作,将看稿子“为人作嫁”当作是一种“付出”。确实,编辑审稿是工作,是职业,与读书深造不同,不是学习和吸收,而是使用和付出,审稿审久了,就会感到原有的知识不够用,或曰“知识老化”,需要吸收新的知识,这就是老本用完需要进修的道理。那么如何进修呢?进各种研修班短期学习是一种途径,有计划地读一些书更是人们普遍愿意采用的方法。因为读书可以不受任何限制。但最近又听几位朋友说,许多出版社的编辑很少读书,有的人还自诩从来不读书;更有甚者,有一位在报社编副刊,自己也能写点文章的朋友,居然说他从来不看  相似文献   

8.
6月下旬,《当代贵州》杂志社在省委组织部培训中心举办“读书·学习·进步”主题演讲比赛,12位参赛选手围绕学习《请给我结果》一书的心得体会展开精彩演讲。  相似文献   

9.
从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构建阅读社会”的号召,并将每年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以来,今年已经迎来了第14个“世界读书日”。这个不分国度与肤色的节日,充分表达了人类对文明发展的信心和期盼,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欢迎。每年的4·23,世界各地不同组织、不同机构都会自发地开展多种与阅读、求知相关的主题活动,而公共图书馆尤以其特定的职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南京图书馆在去年成功举办“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的基础上,凭借新馆的优越操作平台,继续策划并开展包含了十二个大项的读书活动。  相似文献   

10.
在十年动乱时期,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妄图抹煞三联书店的成绩,竟然污蔑三联书店是“三十年代的黑店”,加上种种莫须有的罪名,于是“三联”被迫停止了出书。祗是在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三联书店才有可能逐步恢复自己的出书方针。为了拨乱反正,“三联”近年来陆续重印和出版了一批文集,  相似文献   

11.
三家书店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出版界与知识界扮演了重要的历史角色.早期的出版史料、工作报告、回忆录、书信等资料表明,把控书籍装帧的质量与视觉效果是当时三家书店生产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本文基于生活书店与读书出版社的早期文献史料梳理两家书店装帧工作的细节,追根溯源,三联书店延续至今的独特装帧风貌或与历来重视图书装帧的传统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2.
江苏卫视的《我在岛屿读书》节目,以优质阅读为主题,以场景的写意化、叙事的生动化、后期的杂志化包装为特色,打造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为公众搭建了“公共读书空间”。在节目场景的设定上,将节目写意化、氛围化、符号化,没有一个固定的环节,也没有任务挑战,仅仅是用镜头来真实地记录每一位嘉宾的点滴。尤其是“飞行嘉宾”的加入,让“文坛老友记”的故事视角更加丰富,且增加了变数,激活了增量,不断更新读者的阅读观念。《我在岛屿读书》在构建和引导“生活美学”新范式方面,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表现上,都做出了非常有价值的创新。基于此,本文以《我在岛屿读书》为例,对读书节目探索“生活美学”新范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读书,是大学教育的第二条主渠道,它不但对学生更新知识结构,扩大知识视野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就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来说,读书生活的影响甚至还会超过课堂教学。读书中的潜移默化作用往往比思想工作中的一两次谈话的影响要深刻得多。因此,研究大学生的读书生活,给予更多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总结生活书店、新知书店、读书出版社三家书店的经验,继承和发扬革命出版工作的传统,在一九八二年一月十四日中国出版协会第三次主席团会议上,通过了今年内在北京举办“纪念生活书店、新知书店、读书出版社革命出版工作五十年”活动的决议。一月十四日,由协会副秘书长李志国主持,邀集原三家书店在京部分同志和出版协会部分工作人员商谈筹备事宜,一  相似文献   

15.
“读书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读书,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仅是学习方式和休闲方式,更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命运与未来。  相似文献   

16.
樊亚平 《新闻界》2006,(6):12-13
甘惜分先生是我国新闻学界德高望重的“探路”人。《“找关系”·广视野·倡争论·多读书·做好人》一文是作者就当前一些我国新闻学研究和实践中备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对甘惜分先生进行的一次访谈,读之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7.
一、三联书店的由来三联书店是由生活书店、读书生活出版社和新知书店合组而成的。1932年7月,邹韬奋先生在上海创办了生活书店,它的前身是《生活》周刊的书报服务部。1935年,新知书店在《中国农村》月刊的基础上成立,主持者为钱俊瑞、薛暮桥等。一年以后,在李公朴先生主编的《读书生活》半月刊基础上,诞  相似文献   

18.
在第十七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人们想必会谈论“读书”这个老生常谈,却又常谈常新的话题.通过笔者观察发现: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业余时间读书,常常不为人们所重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抑或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没有精力读书,放松了个人精神追求;抑或时间泡在玩上,八小时之外忙应酬,没有时间读书.  相似文献   

19.
邬和镒 《图书馆论坛》2000,20(3):92-93,95
“中国名人读书生涯”丛书,已出版《毛泽东读书生涯》、《鲁迅读书生涯》、《胡适读书生涯》等11本。这套丛书属传记类,一般来说,侧重写传主读书、治学、著述及其方法。但人生道路不同,更兼“文无定法”,故传主生活经历的取舍、写书方法的采用不尽相同,多依传主的实际情况而定。人,不能离开社会,他必须在当时的社会中走过,故翻阅这套丛书,不但能了解、认识传主(尤其是他们的成才之路),而且能学到许多近代现代历史知识,十分有益。《康有为读书生涯》(黄正雨著,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万字)和《孙中山读书生涯》(张笃勤著,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1…  相似文献   

20.
论文对清代著名文学家、《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一生不同时期的读书生活进行了挖掘、梳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求其读书生活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希望对清代文献学、清代断代文学史以及“聊斋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