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风 《东南传播》2012,(7):134-135
社会性别是指由社会形成的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角色、活动及责任,是社会对两性以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社会性别的定位与规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其核心层面是社会对于性别及其相应行为的规范与界定,内在渗透的不仅是一种社会关系也是一种权力关系。文化作为陶杯孕育着人类社会的文明,也在根本层面上培育和加固了人们的性别认知,本文所要关注的即是社会文化关于女性角色与身份的解释和规定对于女性性别认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文化环境里,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往往被权力主体的眼光所过滤,未能反映出多样化的真实的社会现象,存在着对女性固定成见、性别歧视等刻板成见,并跟随权力主体的要求而创造着新的女性形象,笔者将其概括为“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并结合以往的相关材料、案例,予以分析和讨论,旨在呼吁改善广告中那些失实的女性形象。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来创造一个更加健康、更加利于两性平衡发展的广告环境。  相似文献   

3.
“男女并驾,如日方东”。关注占世界人口一半的女性的生存状态,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江泽民总书记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欢迎仪式上明确宣布:“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而且这早已写进了我国的基本大法。历史的天平长期向男性倾斜,妇女地位成为一个国家人力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妇女权力的实现标志着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的尺度。而正确的舆论导向,是贯彻落实男女平等这一基本国策的关键。为妇女参与发展营造更广泛的社会空间,许多报刊一次次发出鲜明的女性声音。长沙电视台办了一个女性频道,她有一个目的…  相似文献   

4.
媒体在公共领域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公众社会,公众舆论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媒体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责任. 在现代社会的文明进步中,对政治力量以及其他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赋予新闻媒介以神圣职责.大众传播媒介是制约权力的有效方式之一,是民主制度在话语领域最主要的表现.在我国,这种功能主要体现为舆论监督,它是指公民或新闻媒体发表与传播针对政府机构或政府官员的批评性言论.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性报纸《申报》在其广告中塑造了大批全新的女性形象.《申报》广告编辑以媒体人的角色使命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在开掘女性形象商业审美价值的同时,充分彰显了其社会审美价值,促进了女性解放和社会文明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4,(11):22-29
2012年热播的电视剧《甄嬛传》是一部以女性角色为主体、展现女性成长的电视剧作品,剧中构建了一个"男权独尊"的极端父权社会(后宫),女性在两性关系中扮演着被动的角色。而同时,剧中的女性亦通过"利用"自身的性别特征而最终在男权制度下赢得自身的权力地位,展现了女性主义的自觉。本文试图着重关注"身体"符码在剧中的呈现,以文本分析的方式,阐释电视剧文本对女性形象的构建及其折射出的性别政治与社会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帝国建立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对最重要东西的垄断,而垄断背后则与权力有密切的关系。《帝国与传播》一书着眼于媒介的巨大影响力甚至它改变帝国的能力。媒介的重要性使之依据自身特性转化为倚重时空的不同偏向,从而表现为一种新形式:知识垄断。一方面,媒介由知识垄断这一中间环节又进而影响社会权力结构以及文明兴衰。另一方面,知识垄断是一个不断形成又消解的循环过程,背后永恒不变的推手是权力。媒介偏向与知识垄断相互影响,文明不断以新的形式延续。  相似文献   

8.
女性阅读的发展水平反映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程度。元代的女性阅读活动虽然发展缓慢,但也继承了宋代的传统,在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阅读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所发挥的作用等方面,也都表现出了女性阅读的特点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实践中,延安《解放日报》着力建构符合革命意识形态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交织于民族主义和妇女主义含义之中,并逐步摆脱传统贤妻良母形象变身为革命的新女性,处于阶级话语的框定之中。其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在整体上的解放内涵得到充分挖掘和有力放大,实现了在一个男性占据权力中心的社会,弱势女性与强势男性并肩作战的神话。  相似文献   

10.
作为2016年热播的网络综艺节目,《火星情报局》呈现了中国社会普遍接受的性别机制.节目通过设置以男性局长为中心的男性权力金字塔,输出男性观念,大量呈现涉及调侃女性的污段子满足男性的性心理,着重展示美丽的女性形象和女性身体部位引导女性规训自身.《火星情报局》用社会中的优势意识形态来建构性别的意义和模式,生产出了取悦男性思维的内容,成功激发了更多观众的观看欲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女性正成为消费生活领域的中坚力量。在化妆品市场上出现了男明星扎堆代言女性化妆品的风潮。本文借助文本分析法、个案访谈法等对此类广告的创意特征、女性受众的认知评价、产生机制及社会文化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析。研究表明,男星代言女性化妆品广告这一消费文化现象折射出女性消费权力的扩张与两性关系的平等化趋势,同时,它也沦为媒介对女性新的意识形态控制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邵荔 《档案管理》2016,(3):26-28
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应当同时关注与建立"非权力清单".正确划分权力型档案行政行为和非权力型档案行政行为,有利于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建立.现有档案行政权力清单中70%包含"非权力清单".现阶段将档案行政"权力清单"与"非权力清单"一并列出和公布具有现实必要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档案艺术     
档案艺术是客观存在的,其发展是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相适应、相同步的.认识和研究档案艺术发展,有助于更好地发掘人类社会文明所蕴含着丰富的档案资源."事实上档案的实质,早已在文字发生以前或与文字发生同时存在".因为档案产生的同时,档案艺术既是同时存在着.  相似文献   

14.
在大众媒介高度发达的当下社会,运用政府新闻实施社会管理已成为政府执政的重要手段.而这一执政过程遭遇的直接挑战,是政府新闻的非均衡传播所导致并存在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知沟",这种"知沟"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结构中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财富、权力和知识"鸿沟".社会分层的四个指标--财富、权力、职业声望和教育程度分别导致不同程度的政府新闻"知沟"效应,其中以财富指标导致的"知沟"效应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4月24日,霍州市档案局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大会,倡议全局档案工作者"建立家庭档案,构建社会文明,争当家庭建档示范户".  相似文献   

16.
在突发事件中彰显媒体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阳 《传媒》2009,(1):94-95
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我国已进入了一个突发事件高发时期,突发事件同时也在考验我们的新闻媒体。新闻媒体是信息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同时新闻媒体通过选择信息时“把关人”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众对世界的认知。新闻媒体肩负着话语权力,而在一个文明健全的社会中,权力和责任是彼此相伴而生的,没有责任的权力是不存在的,因此新闻媒体更肩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张涵 《今传媒》2016,(1):72-74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意识到在社会性别的束缚下自身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本文以女性主义的理论为基础,从传播学的维度出发对当今社会媒介对女性形象的误读进行批判,剖析了新环境中女性媒介形象传播的困境,包括媒体结构:父权话语环境中女性话语权的缺失、传播内容: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受众:集体无意识.针对上述问题进而从大众媒介导向的转变、女性自我社会地位的谋求、新媒体与另类媒介的利用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在新环境下提升女性社会地位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21,(10)
基于传播技术发展的社交媒体的迅猛崛起和普及,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整体品貌。社交媒体衬映着传播技术的大众化与民主化,它激活了长期以来被边缘被落寞的微观政治生活,形成了微观政治传播的独特景观。新型性别权力在基于社交媒体的微观政治传播中的崛起,格外引人注目。性别权力是考察微观政治权力的重要场域,其中,宏大的、否定性的传统性别权力逐渐收缩,表现为公私领域的性别融合、资本运作的性别包容和媒体营销的性别反击。微观的、建构性的新型性别权力逐渐崛起,表现为超越身体的性别规训、多维扩散的性别凝视和日常生活的性别渗透。这种权力结构的转化不是断裂的,而是宏观与微观的差异化共生。新型性别权力从特定的角度,反衬着一个现代国家的社会文明和政治文明,对新型性别权力问题客观观察、理性分析和前瞻引导,对于宏大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声屏世界》2011,(4):123
女性正在改造我们的商业和社会女性本身正在改变中,她们同时也改变了从财富、权力、性、家庭、科技,乃至于最终的社会关系等跟她们有关的一切事物。今天的你从事哪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现代史上,女新闻工作者为促进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寻求女性解放鼓与呼;为唤起民众救亡图存,凝聚社会合力践与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撑起了"半边天".本文梳理不同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女新闻工作者的事迹和贡献,展现她们的风采,以激励当代中国女新闻工作者创造更多响应时代呼唤的光辉业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