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5G、AI算法等技术重构了传播生态。在新的传播生态下,传统的媒介素养教育遭遇困境。由谷歌新闻、波因特研究所等多家机构共同发起的Mediawise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项目,较为成功地解决了当前困境,在教育主体、教育方式方面展现出较强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失范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高文化层次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对互联网“一网情深”。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媒介素养引导,“潜网”的大学生在网络媒介素养方面仍存在明显的失范现象,有必要“网开三面”,从教育、媒介和文化这三个视角构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新范式。  相似文献   

3.
李兴蓉 《报刊之友》2013,(3):138-139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的文献进行综述,归纳总结了现有文献有关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调查内容。研究发现,现有文献缺乏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成因的调查分析。本文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调查的同时,也调查了社会、家庭和学校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参与和认知情况。最后,本文基于调查结果提出“三元互动”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模型。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也不可低估,但是大学生媒介素养缺乏,大学媒介素养教育水平低下,在大学生中,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十分迫切的任务。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媒介、对媒介内容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批判、同时学会使用媒介。这就需要大学既要向学生传授媒介素养的相关理论,也要强化对大学生运用媒介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社交媒体和自媒体兴起,大众传播范式转换,给媒介素养教育提出新的课题。与以往任何时代不同,大学生群体主动参与媒介活动,以传播主体的姿态活跃在网络社会中。大学生如何分析、理解、甄别信息,如何利用媒介自我发展,协作创新,推动社会进步,是当下媒介素养教育遇到的新现象、新问题。本文以安徽高校大学生为对象,用实证研究方法,调查安徽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提出媒介素养教育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微博作为重要的社交媒体之一,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追捧,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及有效利用微博,形成对其信息的批判性解读,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不可缺失的一环。论文采取实证调查的方法,对福建省高校大学生的微博使用情况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媒介的接触和选择上存在盲目跟风的情况;对媒介内容的解读上过于感性和随意;在媒介利用上缺乏时间和注意力的管理等。对此,本文从注意力、垃圾识别、网络参与和协作等方面,探索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培养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媒介融合全面渗入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当下,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再一次显现出了其存在和设立的必要性、紧迫性。一方面,新媒体对受众的激活使得传统受众由媒介的单一受众转变为参与者和生产者,媒介环境的改变带来的是社会文化全面变革的连锁反应;另一方面,新媒体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利弊影响也需要我们客观、理智、辩证地分析。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主体,以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为研究对象,从媒介素养教育在当下的必要性出发,考察分析媒介融合时代大学生与媒介关系的变化和影响,总结出媒介融合时代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难点及其成因,并为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可行的策略方法,完成从主体出发再回归到主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媒介素养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缺乏的现状,在对高校图书馆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应与时俱进,建立书、刊、报、视听、网络、讲座等多种媒介并存的媒介素养阅览室的新构想,并从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旨在不断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为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互联网、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新媒体的出现,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提出了多方面要求。本文针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缺乏的现状,探讨了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张颖 《信息系统工程》2023,(10):127-129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舆论的生成具有偶发性、扩散性和差异性的特点,这给高校网络舆论的引导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当前,高校网络舆论引导还存在着缺乏系统性、具有滞后性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效果欠佳等困境。因此,高校需加强组织指导,构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体系,强化议程设置,建设媒介融合的全媒体联动矩阵以及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大学生意见领袖,提升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1.
媒体人的媒介素养与媒体责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姚治兰 《新闻界》2008,(6):88-89
在传播实践中,因缺乏媒介素养而造成了媒体责任的缺失,如媒介主体形象的失衡、以知情权的名义侵犯隐私权、“克里空”“见空就冒头”等等。媒体人应该从保持庄严的距离、质疑的精神、严格的自律等方面加强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字媒介环境中,传统媒介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传统似乎难以发挥重要作用,以至于构建在传统媒介环境中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难以获得研究者所期待的显著效果。基于这一背景,针对数字环境中媒介素养教育主体研究所面临的理论与实践困境,本文试图从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目标——让媒介素养教育主体充分享有"传播权利"入手,通过对数字环境中媒介素养教育主体传播权利的再思考,提出道德伦理与传播权利二者之间的平衡作为数字环境中媒介素养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调研了山东省传媒类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和媒介教育现状,从构建媒介素养课程体系、营造媒介素养校园氛围、媒介素养的多维教育等方面探讨传媒专业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专门培育人的媒介素养的活动,有其特定的实践范式。伴随着媒介社会的发展与整个教育改革的深化,媒介素养教育在凸显其价值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实践困境。本文以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途径和教育效果等为纬度,构建了新时期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应然范式,并依此提出了依托学校教育整体改革优势、建立多方联动的实践机制和深化本土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对媒体的接触愈加广泛,媒体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愈加深远,有关合理利用媒体、驾驭媒体的媒介素养也逐渐成为衡量当代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从图书馆角度分析了在信息共享空间中建构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可行性,提出利用信息共享空间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旅游院校也亟需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高大学生获取、理解、创造、传播信息的能力。在旅游院校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路径建构的过程中,要从自我、学校、行业三个层面,努力提升学生主体意识,实现媒介素养自我提高;充分发挥学校旅游特色,建构媒介素养教育场域;创新旅游行业合作机制,增强学生专业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因玩手机而冷落现实生活及周围人的大学生“低头族”越来越多,这主要源于大学生缺乏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解决此问题,高校应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课程设置开展以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增强大学生网络自律和媒体自觉意识,提高个人媒介认知力、利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多元化技术特征在赋予大学生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以鲜明时代性的同时,也使大学生在媒介交往的具体行为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如媒介认知度不高、媒介行为及目的的"偏向性"、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淡薄等。为此我们亟须通过多种策略与途径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充分利用新媒介技术与方式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及时系统地开设大学生新媒介素养培育课程;积极建立基于培养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教育实践基地;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新媒体心理素养教育;建立以社会、家庭和学校为共同体的媒介素养教育立体网络。  相似文献   

19.
周丽娟 《新闻世界》2009,(9):109-110
本文旨在掌握目前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从大学生媒介接触和使用情况、对媒介的认知与评价情况以及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现状的这三个方面进行调查,丰富该领域的实证研究资料,为在高校中开展系统、科学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马燕 《今传媒》2014,(5):151-152
在当前融合了公民自律和法律规制的微传播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有了新的内涵,更强调对媒介的运用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高校要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列入通识能力培养体系的一部分,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各种能利用微博进行自我管理的平台,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一名合格的社会人应具备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