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意义] 结合目前人口老龄化日渐严重的社会背景,探究我国老年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搜寻的行为机理,丰富当前老年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理论研究成果,引导老年用户有效搜寻健康信息,优化健康信息服务部门工作。[方法/过程] 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收集24位老年用户的在线健康信息搜寻经历,运用扎根理论提炼出老年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内外5个影响因素,构建老年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结果/结论] 最终得到网络环境因素、个体特征因素、社会支持因素、移动终端客观因素和个体认知因素是影响老年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关键因素,深入阐释各因素与搜寻行为间的作用机理。并根据理论模型,对政府、医疗机构、APP类软件等健康信息提供方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探索搜索引擎、网络健康社区、问答社区、社交软件四类健康信息平台下,人格特质对青年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以期能够改善国内健康信息服务,为青年用户提供有效的健康信息支持。[目的/意义] 以青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了391位用户的数据,并选取30位用户进行访谈,利用相关统计方法,对不同健康信息平台下用户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人格特质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发现,人格特质对青年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并且不同人格特质对不同平台健康信息搜寻的影响效应大小各异;用户在不同健康信息平台下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具有差异性,其中,搜寻引擎的使用经验最为丰富,而网络健康社区的经验最为匮乏,并且对PC端与移动端的健康信息平台的使用偏好不同。  相似文献   

3.
国外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意义] 分析国外健康信息规避研究现状与趋势,为我国健康信息规避行为及相关用户行为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首先界定健康信息规避行为边界与特征,然后据此检索、回溯和筛选相关文献作为研究数据,详细分析既往研究所涉及的研究主题、研究结论和采用的研究方法,最后讨论不足与未来可能研究方向。[结果/结论] 规避动机、影响因素构成当前研究热点,有待形成权威理论模型;影响因素作用机理、规避过程、策略、结果与应对,是未来更具现实应用价值的选题;拓展健康信息规避情境,混合或引入现代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有望成为研究创新突破点。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一鸣  李露 《图书情报工作》2021,65(24):123-134
[目的/意义] 总结国内外图书馆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的研究现状,为我国图书馆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采用关键词检索和引文追溯,提取与主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从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研究、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研究和技术赋能图书馆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研究三个角度进行文献分析。[结果/结论] 横向对比国内外研究进展,从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服务方式三个方面总结当前研究成果、特点、困境与不足。未来应从重视服务主体多元协作研究、强调老龄化群体用户细分研究、加强理论构建和系统化实践研究、推进AI赋能图书馆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融合研究四个方面推进我国图书馆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消费者健康信息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意义] 旨在梳理医学信息学的分支——消费者健康信息学(CHI)领域的研究文献和研究进展,发现该领域的研究弱点与空白点。[方法/过程] 采用文本编码的方式,从CHI的范畴界定、健康信息生命周期中的典型阶段考察文献中的研究问题、变量关系等。[结果/结论] 从研究对象涉及到的技术、消费者、使命、目标、任务、学科属性等角度分别综述其界定,并提炼出一个较有解释力的内涵;依据文章界定的CHI内涵,依次梳理消费者健康信息需求、搜寻、获取、接受、利用和评价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因素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探索风险认知视域下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生成要素及内在机理,为社交媒体的健康信息服务和用户的健康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指导。[方法/过程] 基于刺激-反应-机体(S-O-R)理论和风险信息搜寻与加工模型(RISP),对风险认知视域下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感知过程及影响要素进行分析,从关注诱发、态势感知、情绪发酵、统觉控制4个阶段,构建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生成机理模型。[结果/结论] 阐释风险认知视域下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生成要素之间的逻辑关联,揭示要素与各阶段机理的内在关系,提出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识别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意义] 识别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构建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清单,以期为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的测度提供一定理论支撑,也为用户和社交媒体平台判别虚假健康信息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过程] 采集1 004条社交媒体健康数据,利用程序化编码抽取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的关键特征,运用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揭示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的显著特征,并构建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清单。[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具有表面特征、语义特征和来源特征3个维度、11个主要特征以及29个子特征。其中,社交媒体上食品安全主题的虚假健康信息在"术语包装"特征上表现得更为显著;"夸大事实"为社交媒体上常见疾病主题虚假健康信息的显著特征;社交媒体上养生保健主题的虚假健康信息具有"元数据缺失"和"假借权威"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网络环境下自媒体健康信息的扩散对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行为具有极大影响。用户关系是自媒体信息扩散的路径基础,从社会网络的视角探究用户关系结构对自媒体健康信息扩散的作用,有助于剥离信息流动路径,对于提升公众健康教育效率与健康舆情控制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对自媒体关系网络映射以及信息扩散机理进行理论剖析,案例分析部分收集了某城市公立和民营医院官方微博运行的情况及关系数据,利用Ucinet6,采用指标分析及可视化的方式,观测网络整体及局部结构特征。[结果/结论]案例网络密度小,结构松散,阻碍了健康信息的有效流动;活跃节点的存在提示了网络中舆情控制的风险。在健康信息的扩散中,建议考虑以用户关系改变为手段优化网络结构,进而干预信息流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信息搜寻行为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点,研究大五人格特质对大学生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可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提供参考意见。[方法/过程]通过对2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获得数据,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论]发现除了宜人性维度,大五人格特质其他维度都与搜寻行为正相关。同时进入回归方程预测时,外向性和情绪稳定性正向预测信息检索策略使用;外向性和严谨性正向预测信息评价和总分;开放性预测信息参考;外向性预测行为调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虚假健康信息泛滥,参与虚假健康信息治理是高校图书馆保障公众信息需求、提供健康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方法/过程]运用网络调研与文献调研的方法,选取国外15所高校图书馆开展调研,从虚假健康信息辨别方法提供、多元信息素养教育开展、可靠健康信息资源建设、疫情相关研究支撑提供、疫情记忆档案库构建实施5个方面归纳国外高校图书馆的治理举措。[结果/结论]国内高校图书馆可以从重视和参与虚假健康信息治理、构建协同治理虚假健康信息体系、创新虚假健康信息治理服务3个方面参与虚假健康信息治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在线信息搜寻行为一直以来都是用户信息行为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既有文献对在线信息搜寻意愿的影响因素认定存在差异,进一步明确各影响因素的整体效应值,可为深入理解用户在线信息搜寻意愿提供系统性参考。[方法/过程] 选择影响用户在线信息搜寻意愿的8个前因变量、5个调节变量,纳入104篇研究文献的178个独立效应值进行元分析。[结果/结论] 感知风险(r=0.166)、自我效能(r=0.309)、感知有用性(r=0.509)、感知易用性(r=0.384)、信源可信度(r=0.441)、信息质量(r=0.466)、信息素养(r=0.389)以及焦虑情绪(r=0.244)对用户在线信息搜寻意愿产生显著正向作用。搜寻渠道、搜寻场景、受教育程度、身份类别和社会文化会对上述8个变量与在线信息搜寻意愿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探究老年人消极使用在线健康信息服务的形成机制,为在线健康平台的运营和管理实践者提供参考建议。[方法/过程] 采用"感知-情感-行为意愿"范式,结合认知负荷理论与感知价值理论,探究在线健康平台老年用户的焦虑情绪及回避、退出行为的发生机理,解释老年人感知情感、情绪体现与消极行为结果之间的影响作用机制。[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成本、信息过载、服务过载对老年人的焦虑情绪有明显的正向影响,焦虑情绪引起老年人产生回避、退出的消极使用行为意愿,而感知风险与系统过载对老年人的焦虑情绪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妙妙  丁一 《图书情报工作》2022,66(20):141-147
[目的/意义] 跨理论模型(TTM)广泛应用于健康行为改变研究中,回顾跨理论模型的发展沿革以及相关的人类信息行为研究,以期更好地认识信息行为在健康行为促进中的关联和影响机制。[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分析法回顾跨理论模型的发展历程,着重探究其中与人类信息行为相关的内容,以及二者结合的实证研究,初步总结了健康行为改变过程中各阶段涉及的信息类型和信息行为。[结果/结论] 对跨理论模型和人类信息行为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为今后探究不同改变阶段中信息类型、信息行为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助力实证研究和策略制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探究不同健康信息搜寻方式下用户的学习结果,以发现不同搜寻方式带来的学习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过程]采用模拟检索实验、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3种研究方法,从认知学习和态度学习两个维度设计健康信息用户学习结果评估指标,比较3种信息搜寻方式的用户在学习结果上存在的差异。[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3种信息搜寻方式的用户在搜寻后获得的认知学习结果存在差异。用户在搜寻过程中所学习的信息内容受到信息搜寻方式和信息来源的影响;不同搜寻方式的用户在搜寻信息前后的情绪类型与情绪变化路径也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从理论上扩展已有搜索即学习领域普遍关注的认知学习结果分类研究,印证信息搜寻用户认知学习与态度学习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奠定搜索即学习过程分析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在人口老龄化和"健康中国"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老年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和健康信息素养值得关注。[方法/过程]在浙江嘉兴市图书馆和黑龙江大庆市某社区招募80名老年人,采用问卷调查和准实验法探究老年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现状,以及伪健康信息特征列表、学习干预和社会支持等因素对其甄别能力提升的影响。[结果/结论]老年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偏低,特别是在信息内容甄别上。学习伪健康信息特征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甄别能力。健康状况、健康信息关注度、总体社会支持、图书馆及老年大学活动参与度,以及学习干预显著影响老年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提升。政府、社区、图书馆等需要加强老年人健康知识和信息甄别能力的干预教育,提升老年人对健康信息的关注和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探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健康码信息共享难问题的形成机理,提出改进健康码信息资源共享的对策建议,助力疫情精准防控,完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方法/过程] 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健康码为典型案例,对健康码相关政策文件、媒体报道及公众评论进行分析,构建健康码信息共享难问题的形成机理及对策模型。[结果/结论]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和健康码产品驱动因素作用下,健康码信息采集环节的采集方法和采集内容,信息处理环节的制码流程、更新纠错,信息应用环节的终端展示和精准研判,信息存储环节的保存和安全管理方式存在差异,综合作用导致健康码信息共享难现象的形成。从政策规范、技术平台、组织管理3个视角分析共享机制现状,提出系统化的对策建议,促进政府数字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基于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研究个人健康信息管理技术促进用户健康行为的心理机制。[方法/过程] 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框架,建立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的技术要素通过用户心理变量影响健康行为的路径模型。以智能手环用户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法收集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验证本研究提出的理论模型。[结果/结论] 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的数据管理和社交互动功能通过启发和赋能促进用户健康行为。此外,行为控制功能通过赋能促进用户健康行为。文章基于上述发现讨论了对个人健康信息管理领域,尤其是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8.
孕妇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丹  韩毅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7):91-98
[目的/意义]探索孕妇在妊娠期间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影响因素概念模型,为开展孕妇信息服务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过程]采用半结构访谈法和关键事件法,以25名孕妇为对象(其中5名用于理论饱和度检验),分析孕妇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因素,参照威尔逊信息行为模型构建孕妇信息规避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结果/结论]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及信息因素对孕妇信息规避行为皆有一定的影响,在用户一般信息行为模型中应凸显信息规避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探究互联网情境下用户人格特质对互联网信息采纳行为的影响,为规制互联网行业发展及引导互联网用户信息采纳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基于信息采纳模型、人格特质理论,探究用户人格特质变量对互联网信息采纳行为的调节效应。采用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使用ologit回归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分析验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信息采纳模型在互联网情境下更为重要,互联网信息质量与来源可信度决定互联网用户信息有用性的感知水平,进而影响信息采纳行为;用户人格特质变量对互联网信息采纳行为存在显著的间接影响力,且这种影响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0.
毕强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4):138-142
[目的/意义] 对刘冰著的《网络环境中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做出评价,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方法/过程] 主要运用客观评价方法,从理论基础、理论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个方面做出客观评价。[结果/结论] 刘冰著的《网络环境中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站在网络环境与大数据时代前沿,以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基本内涵的重新系统阐释为基础,构建形成网络环境中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体系。该书具有概念模型构建逻辑缜密、理论体系完整、实践价值高的特点,是一部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评价研究的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