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基于UNESCO媒介与信息素养评估框架,设计测量量表并针对大学生进行实证调研,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与最优尺度回归考察影响媒介素养的因素.结果表明,数字阅读时间等变量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及信息评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启示我们可以通过科学引导大学生数字阅读实践活动来提高其媒介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
林倩  江颖诗  刘静桦 《今传媒》2016,(1):99-101
积极向上的媒介素养和新闻观对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新生力量的象征的90后,正处于信息爆炸、新兴媒介广泛运用时代,人们的媒介接触行为发生了变化,进而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本文通过量化研究的方法,对广州地区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进行调查,了解90后的新闻观以及媒介素养,研究分析90后的大学生在媒介接触与消费能力、媒介批判与质疑能力、媒介的道德规范与认知能力、媒介制作应用能力、新闻观等媒介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为整体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对90后形成正确的新闻观以及媒介素养起到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可文 《新闻窗》2012,(4):67-68
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媒介素养,是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必然要求;在高校中设置媒介素养课程,势在必行;大学生应加强自身媒介素养教育,提高有效处理媒介信息能力,防范和克服不良媒介内容。  相似文献   

4.
焦红强 《新闻窗》2009,(1):111-113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1992年,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将其定义为: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缺乏媒介素养教育,造成了青年大学生的媒介知识较为贫乏,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①媒介素养教育则是指导人们正确选择、准确理解、合理评价大众传播信息,并能成为有创新性的传播者的教育。通过教育,培养人们批判性地接受媒介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利用媒介为社会服务的能力等。高等学校如何结合本校和本地的实际情况对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培养信息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尤其是地方高校为提升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应重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地方高校…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对媒体的接触愈加广泛,媒体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愈加深远,有关合理利用媒体、驾驭媒体的媒介素养也逐渐成为衡量当代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从图书馆角度分析了在信息共享空间中建构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可行性,提出利用信息共享空间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媒介时代河南省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红强 《今传媒》2011,(6):38-40
以网络为平台的新媒介信息先天"把关"不足,后天监控缺位,以至网络舆情、网络道德、网络有害信息、网络不良舆论导向等问题突出。这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对河南省8所高校1000余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从媒介接触情况、媒介认知能力、媒介分析能力、媒介信息评估能力、媒介使用参与能力5个方面,调查获得了河南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对于推进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旅游院校也亟需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高大学生获取、理解、创造、传播信息的能力。在旅游院校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路径建构的过程中,要从自我、学校、行业三个层面,努力提升学生主体意识,实现媒介素养自我提高;充分发挥学校旅游特色,建构媒介素养教育场域;创新旅游行业合作机制,增强学生专业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及构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毅峰 《新闻界》2007,(4):52-53
本文认为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关键在通过认知教育、实践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分析、解读信息能力和利用信息能力,提高大学生对媒介的批判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薇 《新闻界》2012,(9):33-36
新媒介环境下,媒介传播模式的改变对大学生的心理、思维方式和行为态度都产生了较深刻的影响。广告素养作为媒介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被高校和社会所重视。本研究以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研究大学生对手机和网络的使用,了解大学生的广告素养能力;并通过大学生对广告素养教育的需求调查,为高校在新媒介环境下开展广告素养教育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1.
Ronald Gottesman and Harry Geduld (eds.) Guidebook to Film: An Eleven-in-One Reference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1972 – ,$6.95/3.95)

C. Edward Wall (ed.) Multi Media Reviews Index: 1970 (Ann Arbor, Mich.: Pierian Press, 1971 – $19.50)

Dorothy I. Weil's (ed.) The American Film Institute's Guide to College Film Courses 1971-72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72 – $3.50, paper)

Raymond Fielding's The Technique of Special Effects Cinematography (New York: Hastings House, 1972 – $18.50)  相似文献   

12.
媒介素养与媒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媒介素养越来越被关注,甚至成为一种时尚的今天,人们对媒介素养的认知及其未来发展的走向正在面临着一种潜在的困惑和危机。本文将根据英国电影学院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就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14.
传媒监督对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社会道德及整个社会生活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同时,由于它在市场经济中本身也是利益主体,如果只有监督而没有自律,那么对社会造成的破坏也是无法想象的.因此,传媒在发挥监督职能的同时,应加强传媒自律.  相似文献   

15.
媒体融合时代,电视媒体的传播格局、传播方式和角色功能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大众传媒影响力定义及评估体系已不足以解释媒体融合时代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准确把握媒体融合的深刻内涵和基本精神,对媒体融合带来的信息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传媒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变化进行深入探讨,对电视媒体及电视传播活动的全流程、全要素重新界定和定位,对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传播生态、传播规律、传播特点和产业发展模式进行重新归纳总结,全方位全要素进行能力培育和建设,电视媒体才能在媒体激烈竞争时代继续保持和发挥自己独特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Media     
Steven H. Chaffee and Michael J. Petrick's Using the Mass Media: Communication Problems in American Society (New York: McGraw-Hill, 1975—$6.95, paper)

Bibliography: Some Canadian Writings on the Mass Media (Ottawa: Canadian Radio-Television Commission , 1974—apparently free on request, paper)

Communications: Some Federal Proposals (Ottawa: Information Canada, 1975—price not known, paper)

Bernard C. Hennessy's Public Opinion (Belmont, Calif.: Duxbury Press/ Wadsworth, 1975—price not known, paper)

John G. Cawelti's The Six-Gun Mystique (Bowling Green, Ohio: Bowling Green University Popular Press, 1972—price not known, paper)

First Annual Report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ecember 1974—free on request, paper)  相似文献   

17.
视窗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extends past research on news repertoires by examining how individuals combine news exposure across an array of media platforms and content. Results from a national survey reveal 6 distinct news repertoires. While some respondents have clear ideologically driven repertoires, others have repertoires that are best described as medium-centric. A closer look at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and participation levels among the 6 news repertoires are also explored. Results shed light on the democratic implications of the high-choice media landscape and research on news exposure and effects.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麦克卢汉理论视角来观察当前的媒介控制现状,讨论媒介“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将随着媒介融合生态的出现而体现新的内涵,新媒体的本质是互动和参与,媒介控制的关键不在事后处理而在于准确预见并做好规划,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将给有效的网络舆论预测提供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Mark Hampton 《Media History》2013,19(3):239-246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colonial rule in the Indonesian archipelago was an important marker of international prestige for the Netherlands, which was merely a small power on the European continent, carefully guarding its neutral status against the Great Powers. After World War I, there was growing concern amongst several groups in Dutch society about criticism of the colonial regime in the foreign press.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ree organizations that aimed to set up an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 about the Dutch East Indies in the 1920s. Although private individuals ran these organizations, they had close links with the authorities in The Hague and Batavia, indicating the emergence of a controlled media environment. Moreover, despite the fact that people involved preferred to use neutral terms to describe their activities, they aimed to provide the international public with propaganda supporting the Dutch colonial reg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