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刊讯《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度过了自己的童年。7月13日,“知心姐姐”卢勤携新书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举行“教你如何爱孩子”讲座及新书签售会。  相似文献   

2.
今天是个品牌的时代。 报纸的魅力也在于品牌。一张名牌报纸能够有无限的生命力,一个名牌专栏能够影响几代读者。 《知心姐姐》就是具有50年历史的中国少年报上的一个著名专栏,它诞生于1960年。42年来,“知心姐姐”这个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几代人共同信赖的精神文化品牌。42年后的今天,“知心姐姐”依然年轻,她的年轻在于她能与时俱进,始终敏锐地把握时代脉搏,全心全意为全国的少年儿童服务,为爸爸妈妈们分忧。 我有幸成为“知心姐姐”团队中的一员,做了17年《知心姐姐》栏目的主持人。我深深体会到:名牌要靠…  相似文献   

3.
80年代初,《中国少年报》发行量达到了空前绝后的1142万份,居全国报纸之首。而该报的"知心姐姐"栏目在全国小读者评选出的"我最喜欢的专栏"里,名列第一姜达雅记得那是1956或1957年,她二十七八岁。在《中国少年报》当编辑的她去南京出差,在照相馆照了一张标准像。照片上的她,辫子盘起来,微笑着。1960年,12岁的北京小学生卢勤也到照相馆照了平生第一张标准像。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知心姐姐”卢勤《好父母好孩子》自4月出版以来,目前已经销售16万册,平均每周销售1万册!据5月开卷全国零售监控,位居少儿类图书第一名。本书的责编称,他们今年的销售目标是20万册以上。去年4月和9月,卢勤曾经推出两本书,这次漓江社在不到一年再次推出她的类似题材图书,  相似文献   

5.
名牌专栏是时代的产物,要想保住名牌,惟一的出路就是“与时俱进”,随着变化而变化。而变化主要靠创新。“知心姐姐”的品牌形象,42年来能永葆青春,影响几代人,其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创新。首先是观念要创新。“知心姐姐”从创办那天起,就定位于做“孩子们不见面的辅导员”。上期已经谈到,到80年代末,在孩子们的呼唤下,“知心姐姐”已经从报纸上走下来,成为与孩子“面对面”的活生生的人物。作为“知心姐姐”的代表,当我真正与孩子们面对面,亲切地与他们交谈时,我常常从孩子们那一张张笑脸上,看到他们渴望理解的迫切心情;从…  相似文献   

6.
2002年3月1日,对“知心姐姐”来说,是一个新的里程碑。“知心姐姐”由中国少年报上的一个名牌栏目,扩展为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的新品牌——《知心姐姐》杂志。由栏目到杂志,“知心姐姐”走过了42年的历程。42年中,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者更换了一批又一批,然而“知心姐姐”却魅力仍在,原因为何?我的体会是:品牌的根基在市场,有作为才会有市场。只有不断满足市场需求,求真务实地为读者服务,才能赢得市场。多年来做“知心姐姐”的实践,使我看到,许多孩子的烦恼来自家庭,许多父母的烦恼又来自孩子,家庭…  相似文献   

7.
永远的"知心姐姐"对媒体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两个调查是通过媒体告诉大家的:一个是"知心姐姐"卢勤在上海,她问那里的一些少年儿童"你们心目中的小康社会什么样?"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我想有一栋大房子,这栋房子门很小,只有我能爬进去,父母进不去.有的说,希望那时爸爸妈妈调换工作,因为爸爸总是鼓励我,可总不在家,妈妈老批评我,反而总在家.还有的说,我想发明一种隐身药,能让我钻到爸爸妈妈的房间里,听听他们常嘀咕我什么……  相似文献   

8.
3月1日,《知心姐姐》杂志创刊暨“知心调查”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知心姐姐”作为《中国少年报》的一个著名品牌栏目,已经有42年的历史,它曾以其独具特色的亲和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在孩子与父母都迫切需要心理健康指导的今天,由中宣部、国家新闻总署批准创办的《知心姐姐》杂志,将有助  相似文献   

9.
近日从一家大报上读到《从“心灵尘暴”到“知心春风”》一文,感慨良多。既为金华某高中学生徐某因杀母被判刑而惋惜,也为作者“知心姐姐”的良苦用心所动容。的确,“徐某杀母案”中,有许多问题值得社会各界为之反思。但是,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员,我又深感忧虑:“知心姐姐”知青少年之心,但好像不知有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 我国于1991年9月4日颁布、1992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第五章第四十二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10.
在常宁县城,很多少年儿童都知道县图书馆段瑞林的名字。在县里,孩子们信赖地把她当做“知心姐姐”,学生家长和老师们高兴地称她为“校外园丁”。她,熟悉图书,热爱儿童,在书和孩子们之间搭起座座桥梁,做了许多有益于少年儿童的工作,赢得了人们的赞扬。  相似文献   

11.
﹃知心主持人﹄陈晓琳王恬陈晓琳是广东卫星广播电台《今夜你和我》夜话节目的主持人,她被无数听众称为“知心主持人”。初次见面,她那一派真纯自然令我仿佛迎面拂过一阵清新的风。在与晓琳相处一周、长谈两夜之后,我发现晓琳身上最可贵的是,她在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  相似文献   

12.
就文章阐述了少儿图书馆通过指导中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展“知心姐姐”活动,科学“好玩”活动等多元化服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事情往往很怪。有时,你与采访对象交谈半天,甚至几天,都得不到令人满意的结果。但偶尔在一瞬间,采访对象一句“变调”的语言,一副“反常”的神态,一个“出人意外”的动作,常常会招致一条条蹦蹦乱跳的“活鱼”来。记得我当部队新闻干事时,就从一个采访对象的一句“变调”的语言中抓到了一条“活鱼”。那是我得知某仓库战士陈焕明连续三年被仓库党委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的消息以后,便立即前往采访。结果先后交谈了十几个小时,事迹平平,毫无新意。就在我叫他休息时,突然,他带着低沉的语气说:“唉,没啥好谈的。这些全靠我……姐姐的支持”。“姐姐的支持?”我心中一亮。经过细致了解和阅读这位姐姐在5年时间里写给弟弟的30多封书信,掌握了大量材料:她为了全力支持弟弟安心部队服役,在父亲去世,母亲得病欠债300多元的艰难情况下,24岁的她,一个人挑起全家重担,种好6亩责任田。当还清  相似文献   

14.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要看一看姐姐生前留给我的那本《新闻与成才》。在我的心目中,姐姐是一位善良文静的女孩,她很爱写作,时常对我说长大要当作家。在她的影响下,我也对新闻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当时家里穷,姐姐只上到初三就辍学了,但她一直没中断过自学。1986年秋天,我高考落榜,万念俱灰。然而,不幸接踵而来,姐姐经医院诊断患了血癌,已到晚期。那是一个令我终生难忘的晚上,姐姐深情地对我说:“小军,你不能气馁,你有文化,往后会有出息的,这本《新闻与成才》是我上初中时李老师送我的,现在送给你,她会给你带来好运…  相似文献   

15.
见到胡军之前,我已经领略了她那忙碌与紧张的节奏。电话听筒里的胡军也是干净利落的,恰如我见到的她本人:短发,合体套装,瘦削中透出成熟的韵味。这就是在《小小世界》里和多嘴鹦鹉、草蜢博士一起又笑又唱的胡军“姐姐”。每周六下午3∶30到4∶00,胡军“姐姐”...  相似文献   

16.
忆初恋     
十八岁的青年的心,应是火热的,澎湃的,没有被织网的空隙。我想认识她,叫她姐姐,我渴望宁静沉默的她真是我的新姐姐,我没有姐姐。  相似文献   

17.
曹保平 《出版经济》2001,(12):47-48
安然抱着枕头,挤在床边上泪汪汪地看着姐姐,眼泪掉在枕头上。安安彻底醒过来。她看着安然,心忽然一抽,抱住她。姐俩搂着,半天没动…… 安然把头埋到安安胳膊下,“姐姐——”安安惑然地看着她。 安然默默地看着安安,慢慢坐起来:“你真想知道吗?” 安然的声音很慢,她想让姐姐真切地听清并给她思考的时间:“我们睡过觉。我要了他两万块钱。” 安安被雷击了一样,半天没一点反应。她慢慢坐起来,像看一个陌生人一样:“你在外面……” “没有!是我的第一次。”安然从床上腾地坐起来。  相似文献   

18.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新形势下,如何使我们的新闻报道更加吸引读者,这是关系到报纸生死存亡的大事。今年以来,《邯郸日报》刊登的《知心大姐》专栏受到读者的欢迎,不少读者来信说:“知心大姐像一双万能的手,能解开心中的千千结。”“知心大姐像一个小宝库,很多问题可以从那里找到答案。”“知心大姐是群众的主心骨,一天不见心中就会失望好大一阵子。” 透过群众对《知心大姐》专栏的赞誉,我悟出这样一个道理:要办好报纸,编采人员必须树立浓厚的读者意识。所谓读者意识,就是要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事事处处为读者着想,千方百计为读者服务,真正让“读者就是上帝”的思想在头脑中扎根。下面是我编辑《知心大姐》专栏的体会。 摸着群众的脉搏搞报道 所谓“摸着群众的脉搏报道”,就是说她报道  相似文献   

19.
误千万子弟     
和妈妈在长途电话里聊天时,她突然想起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你们那个刘老师,人特别好的那个。前几天患脑溢血死了……”放下电话,我开始想起好人刘老师的种种。  相似文献   

20.
干练、白净的高文苏,尽管已是“腕级”记者,却依然保持着多少年的谦逊,见了哪怕是一个初次相识的战士,也会露出和霭的微笑。但你若是以为这个“看上去没有什么”的人实际上“也不会有什么”,那就大错特错了。常常的,当别人豪言壮语地描绘将来如何如何的时候,他已经在不动声色地制造着一声又一声“惊雷”! 智慧而又勇敢,这便是高艾苏留给我的印象。 没有称号的勇士 如果高艾苏的那些经历和成绩发生在部队中某个人的身上,他会得到什么样的荣誉呢?也许会被授予称号?我常常这样想。当然,这并不是说他对自己立过7次功的荣誉感到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