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天是个品牌的时代。 报纸的魅力也在于品牌。一张名牌报纸能够有无限的生命力,一个名牌专栏能够影响几代读者。 《知心姐姐》就是具有50年历史的中国少年报上的一个著名专栏,它诞生于1960年。42年来,“知心姐姐”这个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几代人共同信赖的精神文化品牌。42年后的今天,“知心姐姐”依然年轻,她的年轻在于她能与时俱进,始终敏锐地把握时代脉搏,全心全意为全国的少年儿童服务,为爸爸妈妈们分忧。 我有幸成为“知心姐姐”团队中的一员,做了17年《知心姐姐》栏目的主持人。我深深体会到:名牌要靠…  相似文献   

2.
采访宁辛,缘于8月22日那个生气勃勃、青春涌动的大运会开幕式。伴随着黄河水的气势、兵马俑的壮观、新北京的风貌,我听出电视中传来的是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主持人宁辛的声音。虽然只闻其声未见其人,但是对她的嗓音依然是那么熟悉。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宁辛成为出现在我国电视荧屏上的第一位体育节目女主持人。11年弹指一挥间,当年的新人如今依然活跃在电视体育节目中,好比主持人领域中的一棵常青树。究意是什么赋予了她这般活力?带着这个问题,我访问了她。我和宁辛面对面坐着。她的衣着大方得体,一袭短发流露出一种体育人…  相似文献   

3.
1995年的6月,我的胞妹在一场车祸中不幸罹难。她是吉林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主持人.同我一样年轻,也从事着新闻工作,而且十分敬业。我们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她是在我的呵护下长大直至上大学并走上记者岗位.可以这样说,对于她来讲,我一直是在行使着父亲的职责,虽然我仅仅大  相似文献   

4.
2002年3月1日,对“知心姐姐”来说,是一个新的里程碑。“知心姐姐”由中国少年报上的一个名牌栏目,扩展为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的新品牌——《知心姐姐》杂志。由栏目到杂志,“知心姐姐”走过了42年的历程。42年中,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者更换了一批又一批,然而“知心姐姐”却魅力仍在,原因为何?我的体会是:品牌的根基在市场,有作为才会有市场。只有不断满足市场需求,求真务实地为读者服务,才能赢得市场。多年来做“知心姐姐”的实践,使我看到,许多孩子的烦恼来自家庭,许多父母的烦恼又来自孩子,家庭…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汉语大词典》里,“基层”是指各种组织中最低一层,基层和群众的联系最直接;我国基层广播节目主持人是这样界定的:在基层广播节目中,为听众主持固定节目的人,叫做基层广播节目主持人。主持人不是表演者,也有别于新闻通讯和文章的播报者,主持人是以他(她)自己的身份,自己的个性,直接面对听众的。主持人在节目中处主导地位,他(她)的主要职责是组织串联一档节目的各个部分,但直接向听众播信息。广播节目主持人需要将所有精力投入声音这唯一的表达方式中。因此,基层广播节目主持人应注重语言表达能力。以下我从审美情趣、意境美、幽默感、脱口秀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你好,TAXI     
每天上午9点,跑在北京市大街小巷的出租车里都会响起这样的声音:“现在是‘你好,TAXI’节目时间,我是主持人梁洪……”尽管在北京的出租汽车司机圈子里,北京音乐台《你好,TAXI》节目主持人梁洪已经被大家称为“梁姐”,但是,她笑着说,她外出打的还从来没有被司机认出来过。  相似文献   

7.
我们选择卢勤作为访谈对象,因为她所主持的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曾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也代表着未来与希望。但是寻找这位“知心姐姐”并不容易。用最现代的通讯方式手机电话接通了卢勤,而电话筒里传来的柔美声音来自南方。几天之后再次通话,卢勤又远赴另一座城市……当我终于有机会和她面对面交谈时,我猜想,在如此紧张的工作节奏中,卢勤一定非常疲惫。出乎意料之外,卢勤的脸上洋溢着春天般灿烂的微笑。整洁人时的装束显露出职业女性特有的干练和魅力。瞬间就带给人真挚和亲切。或许正是这样的微笑和特质,让她成为孩子们心中的…  相似文献   

8.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新形势下,如何使我们的新闻报道更加吸引读者,这是关系到报纸生死存亡的大事。今年以来,《邯郸日报》刊登的《知心大姐》专栏受到读者的欢迎,不少读者来信说:“知心大姐像一双万能的手,能解开心中的千千结。”“知心大姐像一个小宝库,很多问题可以从那里找到答案。”“知心大姐是群众的主心骨,一天不见心中就会失望好大一阵子。” 透过群众对《知心大姐》专栏的赞誉,我悟出这样一个道理:要办好报纸,编采人员必须树立浓厚的读者意识。所谓读者意识,就是要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事事处处为读者着想,千方百计为读者服务,真正让“读者就是上帝”的思想在头脑中扎根。下面是我编辑《知心大姐》专栏的体会。 摸着群众的脉搏搞报道 所谓“摸着群众的脉搏报道”,就是说她报道  相似文献   

9.
赵金 《青年记者》2004,(3):17-19
提起《超级访问》的女主持人李静,在大陆众多靓丽的、温婉的、知识性的女主持人中,也算是个性鲜明独树一帜了。认识她是在一个百无聊赖晚上,频繁地更换着频道的电视上突然出现了一位女主持人伏案大笑的画面,那么淋漓痛快,那么毫无顾忌。当时就感觉,一个女当家的(这是我对女主持人的特殊称谓)敢在屏幕上笑成这样,不简单。  相似文献   

10.
女性主持人的职场现状 女性主持人因为社会性别歧视、娱乐圈的审美取向偏差而逐渐成为泛低俗化、泛娱乐化,泛人际化的牺牲品.虽然女性主持人在目前我国的主持人队伍中占大多数,但是女性语言的天赋和女性主持人的美貌、知心、真诚的特点并没有给女性主持人带来足够的社会认同和地位.女性主持人成为商业利益和市场文化的功利性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讲课休息时,有一位学员问我:主持人是名记者吗?我肯定地回答:不见得。这位学员接着问:不少主持人的知名度很高,名记者又有几个人知道呢?我一时被她问住了。之后,我在一段时间里经常思索这个问题。必须承认,主持人在新闻媒介中尤其是在电视上独领风骚,这堪称是当代新闻传播中一道十分独特的亮丽风景。主持人中的“大腕”频繁在传媒中亮相,不仅使他们主持的节目获得了较多的受众,而且极有助于该节目商业价值的提升。以至在京城的一些活动策划中,把请某名主持人来主持或文化、或商业、或公关的活动,都作为其档次高低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老百姓的代言人左安龙□王恬在上海,我问一位普通的中年妇女:“你最喜欢的主持人是谁?”她毫不犹豫地答道:“左安龙。”“为什么?”“他替老百姓说话呀!”左安龙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节目的主持人,也是第二届全国广播“十佳”主持人。左安龙的长相极具...  相似文献   

13.
王婷是笔者同窗三年的研究生同学,主攻新闻业务,虽然我们都知道她原来是河南电视台名牌新闻栏目《中原焦点》的主持人,但在校园里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她作为莘莘学子刻苦勤奋的一面。2000年她先是在5月举行的全球华人“互联网第一主持人”竞选中荣获“最佳口才奖”,接着又在8月中央电视台“荣事达”杯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中,从2000多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作为前20名选手进入决赛,最终得到优秀奖。这使我们有机会看到她的另一面——作为主持人的风采。我们觉得,王婷作为一个在主持人岗位工作过多年的电视人,一个近几年来潜心…  相似文献   

14.
李春 《图书与情报》2008,(2):120-123
主持人的话:我是在2007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志愿者行动——四川省基层图书馆馆长培训班上认识李春的,她向我们大家作自我介绍,她是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馆长。对李春,我做了两件事,一件是精神上的,我成了她的粉丝;另一件是行动上的,在她发言后,我拥抱了她。  相似文献   

15.
一路高歌伴你走天涯——访北京交通广播主持人王佳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司机说:她是一个开心果!有听友说:我不得不带着笑容听她‘贫’!有同事说:她是我们的骄傲!有领导说:主持人的作用不可忽视,像她那样的很难得!她,名叫王佳一,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笑口常开》节目主持人。从沈阳来北京两年多便成为北京市家喻户晓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获得者。我们不禁会问她怎么这么快拥有这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讲课休息时,有一位学员问我:主持人是名记者吗?我肯定地回答:不见得。这位学员接着问:不少主持人的知名度很高,名记者又有几个人知道呢?我一时被她问住了。之后,我在一段时间里经常思索这个问题。我在想:名记者何以为名?名记者与主持人能否在同一起点上作相互比较?名记者与主持人在深层次上究竟有哪些异同?主持人行情的持续火爆对传统新闻采写提出了哪些挑战?我们能否贡献出无愧于我们伟大时代的名记者?必须承认,主持人在新闻媒介中尤其是在电视上独领风骚,这堪称是当代新闻传播中一道十分独特的亮丽风景。主持人中的…  相似文献   

17.
名牌专栏是时代的产物,要想保住名牌,惟一的出路就是“与时俱进”,随着变化而变化。而变化主要靠创新。“知心姐姐”的品牌形象,42年来能永葆青春,影响几代人,其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创新。首先是观念要创新。“知心姐姐”从创办那天起,就定位于做“孩子们不见面的辅导员”。上期已经谈到,到80年代末,在孩子们的呼唤下,“知心姐姐”已经从报纸上走下来,成为与孩子“面对面”的活生生的人物。作为“知心姐姐”的代表,当我真正与孩子们面对面,亲切地与他们交谈时,我常常从孩子们那一张张笑脸上,看到他们渴望理解的迫切心情;从…  相似文献   

18.
越来越多活跃在荧屏上的明星,你分不清她身份的究竟,或是歌手,或是演员,或是主持人,往往都是三栖,甚至更多。曹颖就是其中的一个。现在,她既是湖南卫视主持人,又是电视剧电影演员,两不误!  相似文献   

19.
新青年柴静     
受命去拍摄一个人气上升的主持人柴静,缘于圈内人士评价她:有想法,有感觉。 打通她的电话,她正在山西临汾家里。她挺意外,直问:“为什么你们杂志要拍我?我马上就回北京了,我现在定居在北京。”听得出她很高兴,“定居”两个字咬得很重。 在湖南长沙铁道学院运输管理工程系上学时,柴静是热爱文学的女青年,看书、思考,学着谈恋爱。后来她写信给当时长沙知名电台主持人:“你也曾有梦,可否帮我成就梦想?”于是19岁毕业那年自做主张放弃分配,招聘至湖南文艺  相似文献   

20.
陈蕾 《记者摇篮》2010,(6):68-69
一位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找到我,说她想做电视主持人。当我带领她参观了一间新闻演播室后,她紧锁眉头,极富表情地问我:“你们主持人天天面对黑洞洞的镜头,啥感觉呀?”面对黑洞洞镜头的感觉?做了26年电视播音、主持的我,竞一下子语塞了。我不得不静下心来整理思绪。过了许久,我告诉她“在黑洞洞镜头前的感觉,有风,有雨;像风,像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