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朱末 《新闻三昧》2004,(1):32-33
笔者结合自身近二十年的企业报实践,深深体会到当今企业报记者必须具有以下几方面素质。——企业报记者应具有较强的交际和接触能力。企业报记者的工作特点决定了他同企业的“血肉关系”。在  相似文献   

2.
屈静 《新闻传播》2006,(9):35-35
企业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反映企业文化的窗口,作为一个企业报的编辑,怎样把企业报办好,很大程度上对编辑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此,笔者就企业报编辑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谈一下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企业报的记者往往将思维空间局限在企业的范围内 ,缺乏放眼企业以外的大社会意识 ,难免使企业报的宣传报道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文就企业报的记者应具有大社会意识的问题谈点看法。企业报的记者应当树立大社会意识 ,这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对企业报道的要求 ,也是企业报的记者适应形势变化 ,提高自身素质所必不可少的。企业这个小社会不是孤立存在的 ,社会上的任何变革都会在企业内有所反应。因此记者的视角能够向企业以外伸展 ,对企业的报道往往会更加全面 ,更加深入。要做到这一点 ,记者必须改变原有的思维定势 ,拓宽眼界。一般来讲 ,新…  相似文献   

4.
这些年主编《南口厂报》的实践,越发使我感到新闻意识强弱,对于办好一张企业报是至关重要的. 新闻意识至少可归纳为“三个较强”。即,决断能力较强;贴近能力较强;竞争能力较强。决断能力较强是对企业报总编辑第一位要求。这种能力可视为善于观察事物、善于评价事物、善于表现事物。30前,我参与办南口工厂前三张厂报时,厂报均是以党委机关报的面目出现。这次厂报复刊又是党委主办。但,《南口厂报》却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历年厂报上发表的关于企业生产经营的稿件均在81%以上。30年前办厂报只懂得让党委满意就行,今天的《南口厂报》却时刻想着赢得7000名职工欢迎。总编辑的新闻贴近能力。  相似文献   

5.
孔保尔  滑珊 《今传媒》2012,(7):118-119
本文笔者主要通过对我国报网融合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报网融合背景下"新型记者"的概念,并说明"新型记者"的本质是传统报纸媒体记者的三个转型。同时,笔者又补充强调了"新型记者"应具备的三个素质,以供业界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6.
如何提高企业报记者的好新闻意识?记者的好新闻意识必须贯穿于采访、构思和写作的全过程。发现:新内容打开企业报,离不开生产、进度、质量、效益、革新、安全等内容,似有“年年岁岁花相似”之感。但具有好新闻意识的记者,应善于从“花”的相似中,去发现花的“变异”。只有抓住个性,突出个性,才能抓住读者的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巨型设备踏浪至万里黄河第一遭》(原载《中原石油报》1989年10月31日)获1989年河南省报纸系统好新闻一等奖。这是一篇关于超长超重巨型设备运输的报道。但这次运输的特点在于:具有强大运载能力的火车、汽车难以运送的情况下,首次利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企业报新补充的采编人员大部分来源于高等院校毕业的文科生,当然,也有学理科的。这些新鲜血液补充到记者岗位上后,为尽快把他们“扶上马,送一程”,让他们早日“驰骋疆场”,笔者认为:沉下去——了解企业生产概况,是首要的一步。企业报记者应懂得本企业的生产概况,但未必是能指导生产或会具体操作的行家里手,关键在于学会通过对企业全方位的了解与认识。以利能发现并写出新闻。  相似文献   

8.
"做记者难,做企业报记者更难",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笔者认为也不尽然,做好企业报新闻,只不过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汗水.企业新闻不同于社会新闻,它的受众范围局限在企业内部,范围相对较小,因此,新闻线索的收集、采访,到最后的成文都与社会新闻有所不同.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对如何做好新闻采写工作略谈一二.……  相似文献   

9.
"做记者难,做企业报记者更难",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笔者认为也不尽然,做好企业报新闻,只不过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汗水.企业新闻不同于社会新闻,它的受众范围局限在企业内部,范围相对较小,因此,新闻线索的收集、采访,到最后的成文都与社会新闻有所不同.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对如何做好新闻采写工作略谈一二.……  相似文献   

10.
在报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1985年创刊的《中国化工报》,由于较早开始了市场化运作,不断深入行业,贴近企业,日渐成为业界公认的行业权威媒体。在行业深度报道上的独特优势与社会综合类报纸相比,产业报在行业深度报道方面有其独有的竞争优势。产业报拥有一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编辑记者,具有做好产业深度报道的天然优势。  相似文献   

11.
记者是社会工作者,具备敏锐的社会意识本是记者必备的素质。然而,企业报的记者由于长期将自己的思维空间局限在企业这个狭小的范围内,关注的目光也往往集中在企业这个小社会上,常常忽略了企业以外的大社会的种种变化,使企业报的宣传报道产生了很大的局限性。企业报的记者怎样具有大社会意识?本文想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2008年7月,中国企业报协会常务顾问叶世忠等撰文,提倡企业报搞一些个人作品研讨会。笔者读后深有同感。为编辑、记者召开个人作品研讨会,在河南石油报社已经坚持了6个年头。我们的做法不一定完善,但是我们的体会愿意与企业报同仁一道分享。  相似文献   

13.
行业报记者站作为行业报社在其登记地以外设立的开展采访、组稿、通联等新闻业务活动的机构,是行业报纸媒体的末梢神经,具有行业统一性、地域接近性、舆论集约性和受众贴近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也决定了行业报记者站直接为行业报提供前沿、鲜活的信息,同时也培养了大批一线通讯员,为企业报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在现代企业发展中,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成为诸多企业寻求增效的捷径.企业新闻宣传工作作为为企业发展服务的支撑和保障体系,在企业快速发展、新媒体不断崛起的形势下,面临着宣传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宣传人员队伍不断精减的压力.如何将行业报记者站工作和企业的宣传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笔者认为:定位确立理念,机制激活潜力,策划保证效果,人才支撑质量,沟通营造和谐,有为争得有位.  相似文献   

14.
李方 《青年记者》2002,(7):25-25
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企业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报记者能否把握住企业的变化,能否正确地理解新的经济现象,能否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这对记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报记者面临着其它媒体的强大压力。总之,新闻记者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15.
唐小平 《青年记者》2007,(12):59-60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提出,铁路改革向纵深推进,企业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一名企业报记者,能否正确理解把握企业的变化,为铁路改革发展提供正确的舆论引导,这对企业报记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进程中,如何改进企业报的宣传?笔者认为:首先,要确立职工是企业报主人的观念。这是改进企业报宣传的需要。职工是企业报的主人,从理论上说,大家似乎都能接受,不成其为问题,但在具体办报过程中,这个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我们有些领导和编辑、记者。总认为自己是天经地义的宣传者、教  相似文献   

17.
王扬 《新闻三昧》2007,(5):21-22
打开每天的企业报,经济新闻数不胜数。作为企业报的记者或通讯员,研究并写好经济新闻,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在自己的新闻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条经济新闻写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增强企业报指导性与可读性是一个老话题。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媒体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报如何在众多的新闻传媒中对读者有较强的吸引力,以强化其指导功能,仍然值得探讨。把握特殊性企业报具有党报性质,同时又具有专业报性质,这一特点是其他报纸所不具备的。报纸的党性原则要求企业报必须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联系职工群众的思想和实际工作中的  相似文献   

19.
在改革的大潮中,企业报如何迈步?以笔者之见,首先应实现从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交,把企业报办成“知八方之信息,察四海之潮流”的报纸。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企业报自身的特  相似文献   

20.
祁阿辉  丁晨 《今传媒》2006,(11):39-40
企业报由于受众群有限,信息量、影响力、知名度都同社会媒体有较大差异。企业报如何发挥好它的功能,引导职工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说,主要取决于它的编辑水平。笔者认为应深刻认识企业报编辑的职责,不能因为一些人对企业报持“报微言轻”的偏见,就对编辑工作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