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文在分析中小学数字素养概念与内涵基础上,从欧盟数字素养框架和行动计划、《数字素养的学习框架》《人工智能战略行动计划》等层面探寻荷兰中小学数字素养教育主要做法。调查发现,荷兰中小学数字素养教育呈现出合理分布不同年级、教师专业化支持、个性化课程定制等特色。对我国开展中小学数字素养教育的启示包括:政府层面加强数字素养研究,制定本土化中小学数字素养的学习框架;构建全面的数字素养课程体系,突出课程育人、个性化课程;重视师资队伍培养,强化专业教师的职前、职后培训;加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小学数字素养培育提供支持等细节。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采用网络调查法对国内信息素养教育类慕课的开设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国内两项相关调查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我国信息素养类慕课在高校中四个层面的应用方案,包括学习环境支持与辅导、教师培训与考核、直接引入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支持,最后提出共建信息素养慕课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国外高校提供信息素养教育主要有四种方式--独立课教学、课外教学、课中教学、课内教学,这四种教学方式各有其优缺点,提出以学习者为出发点和中心,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来选择信息素养教育方式.中国政府、教育界和校方领导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应加大扶持力度,督促学校加强专业教师和图书馆员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4.
馆长是博物馆的领导核心,馆长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对博物馆的经营管理工作和未来发展方向会产生直接影响。面对不断变化的工作边界和职责范围,博物馆馆长的职业资格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此情况下,博物馆馆长的职业发展应当受到更为广泛的重视,并且应当构建系统的、有效的和规范的博物馆馆长专业培养和培训体系。本文将探讨美国博物馆馆长的职业发展路径,通过对职前培养和培训、在职发展和导师制等方式的分析,结合相应的项目实例和典型案例,分析其中的理念和成功做法,提出可为我国博物馆馆长职业发展所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数据意识、数据能力和数据伦理构成了图书馆员的数据素养.图书馆员数据素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价值意蕴:在图书馆内部营造良好的数据文化,提高馆员领导力;改进馆员决策方法,提升服务绩效;适应科研范式之变,提升馆员科研能力.另外,职前培养、职中实践、职后培训以及标准制定和政策保障是图书馆员数据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提供游戏服务能吸引读者,创新信息素养教育,强化图书馆教育职能,加强读者与图书馆的沟通。图书馆的游戏服务方式主要包括提供游戏资源借阅、开展游戏主题活动、游戏化方式进行入馆培训和信息素养教育等。  相似文献   

7.
国外高校信息素养教育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目前,在国外高校中提供信息素养教育主要有四种方式:课外教学、课中教学、课内教学和独立课教学。这些教学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终生学习的能力,以适应现代化信息社会的需求。信息素养的四种教学模式各有其长短,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会并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关于完善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思考及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庆宁  孙洁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11):110-112
〔摘要〕 简要回顾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发展的特征与变迁,指出信息素养教育存在重技能培养,轻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教育的问题;指出信息素养教育应当包括信息意识教育、信息能力教育、信息道德教育三方面的内容。建议相关部门尽快从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材建设、教师培训等方面入手,充实对学生进行信息意识及信息道德教育的内容,使我国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得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台湾地区博物馆志愿者培训制度,主要包括:职前培训、在职培训、自我培训、见习制度、读书会等部分。职前培训主要是依据台湾《志愿服务法》要求的基础训练,在职培训意在提升博物馆志愿者服务品质和专业知识,自我培训和见习制度则强调经由志愿者自发性的学习来完成培训。读书会则极具互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教师、学生、馆员是高校信息素养实践活动链上不可脱扣的环节。徐州师范大学问卷抽样调查显示:教师、学生、馆员在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术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方面各有其特点。根据对三者信息素养的相关性及制约性的分析,应该在全校营造良好的信息素养教育环境与信息化校园文化,加强三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将高校教师及馆员的信息素养培养融入教育工作中,改变由"图书馆"承担"信息素养培训"的单一培养模式,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的课程整合。  相似文献   

11.
马灿 《兰台世界》2016,(5):73-75
大数据时代已然来临,海量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成为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肩负着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任务。本文介绍了大数据时代的背景,高校图书馆与信息素养之间的关系,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方式,并在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时提出"三步走"战略,指出了在大数据时代应该如何保留固有的教育方式和突破原有模式实现信息素养培养模式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显得至关重要,探索一种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新方式迫在眉睫。引入协同理论,分析嵌入式服务的目标协同、主体协同、资源协同组织、过程协同、技术协同,以期共同协作实现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目标之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教师、学生、馆员、资源与技术等相互影响,相互协作,构成嵌入式信息素养培养新方式;并指出多种教育模式的融合是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出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我国的编辑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编辑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职前的专业教育,由正规的全日制高等院校组织实施,传授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基本技能;二是在职  相似文献   

14.
商业技术在职学生信息素养对职业技能影响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国立”台北商业技术学院在职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现今商学技术在职学生信息素养对职业技能之影响。藉由研究结果,作为提升在职学生就业能力及工作表现之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继续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职后教育方式,是各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根据社会发展、职业需要而进行知识更新、技能补强的教育。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是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一种。高校图书馆履行着信息和教育两大职能,既是一个集高智能、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于一体  相似文献   

16.
对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和信息安全素养进行剖析,发现目前信息素养教育仅重在信息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信息安全素养教育。认为信息安全素养应该包括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安全知识、信息安全能力、信息伦理道德等内容。指出国民信息安全素养低下的主要原因,提出有效提升国民信息安全素养的4种途径:推进信息安全法规建设,注重多层次培养体系建设,加强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开发,发挥各类组织优势。  相似文献   

17.
从研究生信息素养现状入手,以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工程为例阐述了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具体实施办法和实施效果,实施办法包括:开展循序渐进式的专题培训讲座;构建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网络学习平台;建立研究生参考书导读数据库;开通个性化资源荐购通道;组织研究生信息检索大赛.并对培养过程中出现的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从普适技能到嵌入实践——国外信息素养理论与实践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70年代,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信息资源日益重要的背景下,信息素养概念产生。随后,美国图书馆界率先将书目指导业务转型为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也成为图书馆情报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主要依据国外信息素养领域文献及其他相关文献,对信息素养概念、理论、实践的演进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总结,旨在为国内同仁从全局角度理解国外信息素养领域的各种变化,提供线索和洞见。研究发现:国外信息素养领域对早期信息素养概念进行了四种不同性质的修正及两次颠覆性改变,引进和发展了多种相关理论,包括各种流派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各种批判理论和实践理论,实施了不同路径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这些相互影响的发展变化导致了三种信息素养范式的出现:普适技能范式、情境化能力范式和嵌入实践范式。通过对已有范式的反思,本文提出未来信息素养研究和实践应将培养持久的信息获取利用习惯纳入考量范围。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美国ACRL高等教育《心理学信息素养标准》进行解读和分析,总结其在内容和应用上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心理学专业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四点建议:建立我国通用型和学科层次型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引进元素养理念,注重元认知能力培养;强化信息评价能力,注重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改革信息素养教育模式,采用图书馆-教师协同教学.  相似文献   

20.
夏爽 《编辑学报》2018,30(1):83-85
青年编辑入职培训有其特殊性,需要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完成,兼顾实用性与理论性,常用的编辑培养方法无法满足入职培训的需求.应该明确入职培训在组织、文化、制度层面的目标,增加对于入职培训的时间、人员、智力的投入,完善培训内容,丰富培训方式,并且建立完备的评估和反馈制度,利用集团化优势进行集约化培训,这将为科技期刊的长远发展及文化形成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