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古籍书志学的新收获———评《书城挹翠录》●韩锡铎(辽宁省图书馆)1996年3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沈津先生的《书城挹翠录》。拜读之后,认为这是一本对于古籍版本研究、古籍文献研究、古籍流传研究及古籍鉴赏等诸多方面都很有价值的书,是古籍书志学的新...  相似文献   

2.
《百川书志》的编辑出版是党重视我国古籍的流传和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今改为上海古籍出版社)贯彻执行党的出版事业方针政策的体现。该社对此志的编辑出版出了很大的气力,贏得社会上的好评。它的功绩,首先在于明确指出由于这志“著录了当时士大夫阶级以为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戏曲  相似文献   

3.
通过我国古今书志源流的梳理,对历代书志体例作比较分析,从而力求作出一部书志科学的结构,供人们思考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录学和Bibliography分别是中西方研究图书的学问,这两门学问本来相互独立、自成体系,因在日本发生了交汇,而产生了一门新的学问——书志学。书志学不仅在日本日渐发达,而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还被输送到中国,引起了一定反响。本文通过系统梳理20世纪前期日本书志学著述,揭示中国目录学对日本书志学的深刻影响、书志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发展状况,指出在20世纪前期书志学不仅在理论上取得丰硕成果,而且作为方法论在实践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随着书志学研究范围的扩大,以长泽规矩也为代表的日本图书馆界决定以图书学取代书志学作为这门学问的名称。尽管书志学的概念式微了,但书志学的研究成果就像目录学的研究成果一样不会过时,作为一门后发的学问,它所具有的起点高、眼界宽的特点,更值得中国目录学研究者借鉴。表1。参考文献26。  相似文献   

5.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3):123-127
沈津先生是继顾廷龙、赵万里、冀淑英等先生之后,新中国第二代古籍版本学家中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访谈的重点一是在"哈佛模式"善本书志的撰写;二是在其版本鉴定的实践案例与经验。不仅旨在揭橥沈津先生个人独特的书志撰写与版本鉴定经验,更彰显其背后所蕴含的深邃的图书馆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杭州书志中,以《临安三志》最古,《乾道志》、《淳祜志》宋刻已佚,唯《成淳志》宋刻犹在,极其珍贵,其间迭经名家递藏。丁丙藏本今存南图。《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丁本时有误。抄本七十五卷中,有四十三卷为鲍廷博知不足斋补抄,余则为清初季振宜静思堂所抄。  相似文献   

7.
在清初至民国的校勘学实践中,存在着一种在底本上著录参校本行款,并标识参校本行款起讫的校勘方法,该方法被称为“勾勒行款”,具有学术史上的“典范”意味.本文从题跋书志中勾稽史料,结合若干善本实物,重建勾勒行款典范的形成、普及、嬗变的历史场景,理清其内在学理脉络,指出古籍物质形态与文本错讹具有深层的内在关联,而这正是“勾勒行款”得以建立的学理前提.  相似文献   

8.
杨守敬(1839~1915)是我国清末民初的历史地理学家兼考据学者。1880年作为驻日公使何如璋的随员访日,1884年归国。在日本的四年中收购了大量中土亡佚的古籍及珍篇的日本汉籍(大部是经史及医书),并因编著刻印了《日本访书志》、《留真谱》、《古逸丛书》等不朽名著,从而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名垂青古的杰出人物。笔者久慕杨守敬访书之举,杨氏的著述,早已熟知,观海堂、飞青阁等藏书也已成旧闻。然而,若对杨氏访书之经纬,成就诸  相似文献   

9.
收在这本小书中的书志,共300多篇,是我从事古籍整理、编目、鉴定、研究工作30余年的一个小结,这些书志多写于1987~1992年,大多数发表在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的《文献》,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与上海图书馆的《图书馆杂志》,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馆刊》、《书目季刊》、香港《九州学刊》等刊物上,少部分没有发表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日本访书志》的分析,探讨了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下,杨守敬不同于传统学者的目录学思想与成就。  相似文献   

11.
海外来鸿     
安先生:您好!时光匆匆,来波士顿已经月余。身处异国他乡,环境已骤然巨变,但日日在哈佛燕京图书馆看汉籍,写书志,感觉依然在祖国;加之沈津君多方照顾,馆方上下皆热情相待,陌生感、孤独感渐已消失。若语言过关,生活、工作必然更加适应,故心中尤悔当初不曾努力学。书志工作不能说难,也不可谓易,天天一篇,平均一千五百字左右,查阅文献古籍二三十种方能成就。我分摊经部书籍,好在曾经四年点校整理朱表全书的实践,经书接触不少,故尚能对付。且如此二三百部清板经书细细看过,也是一大收获,而不仅是付出。沈君说要创~个哈佛模…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刘知几《史通·书志》对《天文》、《艺文》、《五行》三志的批判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不合理之处,但同时也肯定了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胡次焱《赘笺唐诗绝句选》一书在明正德至嘉靖年间曾有二种以上版本流传,嘉靖后失传.日本林和掾于明亡之年刊印本书并流传至今,其中陈瑀《重刊唐诗绝句赘笺序》,介绍了本书在明流传情况.明清书志多仅著录"谢注本",少著"胡笺本".阮元可能见过此书,可能碍于胡笺内容也未提及此事.本书在日本有多种刊本,书志著录多误,岛田翰考查了本书独到之价值.本书的刊刻与流传之事应为明清时中日文化交流与书籍流通的一个典型事例.  相似文献   

14.
初昌雄 《图书馆》1996,(5):67-69
本文通过对《日本访书志》和《留真谱》的分析,总结了杨守敬在版本鉴定和善本书影编撰上的成就以及对版本目录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刘知几<史通·书志>对<天文>、<艺文>、<五行>三志的批判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不合理之处,但同时也肯定了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古籍保护认识的不断深入,学界在总结出古籍原生性保护和古籍再生性保护的概念之后,又提出古籍传承性保护的概念。本文认为古籍传承性保护的主要内容是对古籍文本和古籍知识、古籍工艺技能与传统写印材料的研习、传承和传播;实施方式是通过古籍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古籍和古籍保护知识理念的社会传播两个层面来进行;对应发展的学科分别是古文献学、古籍工艺学、传统写印材料学、古籍传播学、古籍数字人文等。古籍传承性保护理念的提出,扩大了古籍保护的主体范围,强化了古籍保护学科体系,有利于建立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长期机制,促进古籍的有效利用,推动古籍再生性保护的工作进程。古籍传承性保护与古籍原生性保护、古籍再生性保护三足鼎立的内容架构,理顺了古籍保护各项工作的内在逻辑关系,是对古籍保护事业认识日益完善的结果,也是古籍保护学科建设不断进步的表现,更为构建合理的古籍保护学科知识体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参考文献22。  相似文献   

17.
系统了解安徽古籍工作现状,分析安徽古籍工作的不足,探索新时代安徽古籍工作举措。通过文献调研以及对古籍收藏单位、整理出版单位等的工作调查,较全面地了解安徽古籍工作的政策导向,古籍收藏单位的古籍保护、整理和修复状况,以及古籍出版单位的出版概况,总结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不足。针对当前安徽古籍工作的瓶颈,借鉴古籍工作经验,从古籍工作的领导、古籍工作高质量发展、古籍资源转化和古籍工作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以期推进新时代安徽古籍工作。  相似文献   

18.
山西是文物大省,古籍文献资源也非常丰富,佛教典籍更独树一帜。本文从山西全省古籍收藏现状、古籍收藏特点、古籍保护体制建设、古籍修复、古籍培训、古籍安全、古籍宣传展示、珍贵古籍名录及重点古籍保护单位申报工作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山西省古籍收藏及保护工作开展的总体情况。目的是希望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9.
杭州丁氏八千卷楼、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与湖州陆氏萌宋楼均为晚清著名藏书家,笔者从藏书题跋、书札与书志目录中勾稽史料,考述了丁氏与后两者之间的交游情况,并分析其交游特点。  相似文献   

20.
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云南省建构起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古籍保护体系,即省、州(市)、县成立了相应的古籍保护机构;依靠自身的专业人员和志愿者力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根据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收藏丰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彝文古籍、藏文古籍、傣文古籍和东巴古籍的修复工作,在少数民族古籍修复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同时也培养了一支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的人才队伍;积极开展古籍的数字化建设和整理出版,一批珍贵古籍和拓片数据库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围绕寺庙和民间少数民族古籍的普查登记、少数民族古籍修复,论文认为古籍保护涉及多学科知识,应尽快开展古籍保护学的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