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参考国内外大量论文的基础上,文章系统梳理了h指数的主要研究路径并介绍了相关进展,认为h指数对学术评价的意义更可能在于为全面反思学术评价体系的根本问题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2.
利用h指数及类h指数,结合中国引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对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提出类元h指数,结合元h指数对图书馆作者群体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研究作者群体学术影响力与图书馆学术影响力之间的关系,结合作者群体的h指数分布,分析不同作者群体对图书馆学术研究的影响模式。认为标准化(h,g,R)指数及元标准化(h,g,R)指数对图书馆和作者群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更合理,作者群体学术影响力的与图书馆学术影响力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H指数和类H指数的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导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讨论了h指数和类h指数的形成机理,提出基于国际WoS、JCR、ESI三大数据库和国内CSTPC、CSSCI两大数据库,利用SPSS等支持软件通过数据实验归纳发现新的类h指数并与h指数进行比较的实证思想。作为2005年国际上新提出的评价指标,h指数和类h指数具有发展成为下一代核心评价参数的可能,因而对h指数和类h指数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h指数在科学家个人学术绩效评价、科研群体的学术绩效评价、学术期刊评价、专利评价等领域应用研究的情况,以期为h指数理论和学术评价研究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结合中国引文数据库和W eb of Science数据库,利用h指数及类h指数,提出加权平均(h,g,R)指数,对我国大学图书馆的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利用元h指数及类元h指数,提出元加权平均(h,g,R)指数,对图书馆作者群体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研究作者群体学术影响力与图书馆学术影响力之间的关系,结合作者群体的h指数分布,分析不同作者群体对图书馆学术研究的影响模式。认为加权平均(h,g,R)指数及元加权平均(h,g,R)指数对图书馆和作者群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更合理,作者群体学术影响力与图书馆学术影响力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构建动态h型指数、即时h型指数和时间活跃h型指数,对10种档案期刊进行研究,从期刊年代平均影响力、期刊影响力的即时性及期刊影响力的活跃性角度对期刊的学术影响进行评价。研究表明:三类指标体现了档案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时间效应,反映出档案期刊刊载论文的深度及新颖度,复合型指数对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7.
由Hirsch提出的 h 指数是评价研究人员科研产出的新指标,也可应用于高校学术水平评价。以CNKI为数据源,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01-2010年间收录的关于植物病理的论文为样本,测算高校及各科研院所在植物病理专业研究水平的h指数,并运用 h 指数审视中国病理专业科研机构科研水平以及论文的质量和重要程度、创新性、实用性,体现其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h指数对期刊的解读——以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为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中国引文数据库》为数据源,将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的h 指数进行了统计,探讨了h指数在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中的有效性,描述了期刊动态h 指数和期刊静态h 指数的成长特点,而且从纵向和横断的角度对期刊的影响力进行了刻画。同时, 提出利用期刊静态hmax和hmax /Np两个新的指标,可以对期刊在一定时段的内在价值及质量进行简便、科学和合理的评价,并能够有效克服期刊影响因子“即时性”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hm指数——对h指数的修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学梅 《图书情报工作》2007,51(10):116-118,16
为克服h指数评价普通科学工作者学术贡献时存在的局限性,对h指数进行一次修正,设计出一种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的hm指数。并且在详细阐述hm指数的定义、原理的基础上,使用hm指数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界部分作者学术贡献进行评价,通过分析评价的结果,一方面检验利用hm指数评价科学工作者的学术贡献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描述利用hm指数评价科研人员学术贡献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最后总结利用hm指数开展学术评价存在的某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从h指数、g指数和e指数的定义出发,通过数学推导和实例验证给出g指数与h指数、e指数的不等式关系和函数关系表达式;通过对文献检索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出论文按引频大小递减排序时,引频数随论文序号的变化规律的数学表达式;通过实例计算和比较,证实g指数对引频数非常敏感,并对这种敏感性的根源进行分析。最后对如何利用g指数客观评价科技工作者学术水平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继承p指数的思想,提出基于引证文献的单篇论文评价指标pq指数、基于参考文献和引证文献的综合性单篇论文评价指标pc指数,以综合评价单篇论文的学术质量。[方法/过程]选择图书情报学2013年的载文做样本数据,对pq指数、pc指数进行验证。[结果/结论]发现在测度单篇论文学术质量时,pq指数不仅继承了h指数、学术迹基于引证文献评价单篇论文的优势,而且分别在数值区分度、计算过程复杂度方面优于h指数和学术迹。pc指数将单篇论文的引证文献、参考文献综合在一个评价体系中,不仅具有pq指数、h指数、学术迹的性能,而且为单篇论文评价方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具有全面反映学术论文内容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12.
单篇期刊论文h指数的实证研究——以图书情报学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建林  严明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2):145-148
综述单篇论著学术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并对其中由Schubert于2009年提出的单篇论著h指数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以图书情报学为例,首先基于2000-2005年的CSSCI数据计算出2000-2005年每年的图书情报学单篇论文的被引次数和h指数值,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论文被引次数相对较高、h指数相对较低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基于帕累托效应的科研评价实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h指数和帕累托效应的启发下,发现一种基于引文数据而评价科研人员及学术期刊的排序方法--ET指数。通过CSSCI引文数据库实际数据测算,利用该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与CSSCI原有结果相关性比较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表征学术期刊客观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研究学术期刊论文引用外文参考文献对期刊影响力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两个新的文献计量指标:外文参考文献h指数、高外文参考文献比例,并以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SSCI期刊为例,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研究引用外文参考文献与学术期刊影响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引用外文参考文献有助于提高学术期刊影响力;外文参考文献h指数和高外文参考文献比例可用于评价中文学术期刊;外文参考文献h指数和高外文参考文献比例也可供其他语言的学术期刊借鉴。  相似文献   

15.
国内图情学者历时h指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针对h指数难以反映学者动态学术影响力问题,为描绘学者不同时段学术影响力动态变化提出附加时间限制的改进指标——历时h指数(TDh指数)。[方法/过程]采集国内图情领域期刊的CSSCI被引数据,采用批量统计法计算全部学者多个时段的TDh指数,以实例论证TDh指数的合理性及应用价值。[结果/结论]TDh指数可描绘学者在学术生涯不同时段的影响力波动情况,研究者可根据不同学术群体的影响力升降情况发现领域新秀及热门研究,并从宏观上观察领域研究主题的兴衰及热点变迁。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源,利用2001年-2010年间四川92高校图书馆所发表的论文及其被引数据,从h指数的角度分析四川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科研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四川地区高校图书馆的整体科研能力偏低,96.7%的图书馆的h指数低于10。文章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Scopus数据库的内容和功能,以科学研究对信息的需求流程图为基准,侧重解析Scopus的4大特色功能应用:快速定位全文检索三部曲:全面检索-精炼结果-排序;Author Identifier(作者身份识别系统)与Affiliation Identifier(机构识别系统);H指数(h-index)在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中的应用,以及h-graph,Article published,Citation三者构成的个人科研绩效评价系统;Citation Tracker(引文追踪),以期读者能充分利用Scopus这一学术导航工具,满足其科研过程中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在严谨的科研过程中享受Scopus带来的"信息大解放"。  相似文献   

18.
h指数科研评价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和总结华东师范大学连续三年利用h指数对教师科研论著影响力测评的工作,并通过获得的大量数据对h指数与论文被引数量、总被引频次的关系及不同数据源h指数的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指出h指数在科研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基于普赖斯指数的类h指数--hp指数等改进方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