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曾有这样一组漫画,某会议之前,主席台上的一位领导对部下说:“电视台的记者来了没有,没来派车去接;报社记者来了没有,没来打个电话让他来;广播记者来了没有,没来就算了。”这组漫画有多层含义,但最显而易见的是广播记者被摆在了可有可无的“老三”地位。 广播记者大可不必为“老三”的位子怄气。“天生我才必有用”。当今世界广播仍然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在当前的激烈竞争中,广播记者要有危机感,但决不能妄自菲薄,一定要有“三股气”。 应当承认,广播被推向市场以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广播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没有变。广…  相似文献   

2.
徐建华 《新闻前哨》2013,(10):71-72
广播是声音的媒体。如何让节目“好听”,是广播主持人的职业追求。本文联系广播工作实际,从内容、形式、主持个性三方面探讨“好听”的节目应具备的要素。  相似文献   

3.
开播两年的西安综艺广播是陕西省首个制播分离运行的调频广播,大板块节目几乎全部来自外购,综艺员工绝大部分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如何让这些年轻的文学编辑时刻铭记“综艺特色”?如何让广大听众从众多的频率中一下子记住“听评书、讲故事”的综艺广播?如何让综艺广播风格站稳市场?“综艺小平台”成为西安综艺广播彰显品牌个性的独特空间.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藏语广播电视事业于1950年5月2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办的第一个藏语广播算起来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这期间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上个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是藏语广播电视特别是广播的第一个黄金发展期:第二个发展时期是粉碎“四人帮”之后的改革开放的三十年,这期间藏语广播在各藏区蓬勃发展。藏语电视也在紧随其后发展:第三个黄金发展时期是从新世纪开始,以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的“9·16”批示和与此后进行的“西藏新疆少数民族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简称“西新工程”)为标志,藏语广播电视迎来了第三个发展黄金期,  相似文献   

5.
孟欣 《中国广播》2006,(3):36-37
“都市之声”今年春节期间的节目实现了三个突破:第一,中国城市广播联盟各成员台首次联袂制作特别节目,突破了城市广播的地域覆盖的局限;第二,代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次参与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现场直播,完成了“中央三台”同步直播春节晚会的任务,突破了媒体传播方式的局限;第三,都市之声作为中央台的9个频率之一,参与了全台首次广播春节系列晚会的制作和播出,突破了专业频率的  相似文献   

6.
陈月罡 《视听界》2012,(3):103-104
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并不甘心承认自己已步人黄昏年代,他们是广播听众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能激发老年节目策划者的年轻化思路,又可以给老年人群带来激情和梦想。广播媒体力图给老年听众以“年轻化”的引导,是媒体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让老年节目“年轻”起来,可把握“知晓、互动、服务”三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陆革文 《视听界》2014,(1):86-88
因为传播方式的制约,传统广播一直是听得见看不着。如何让广播不再做“盲媒体”,本文提出开门办广播的观点,并从宣传需求、受众需求、经营需求和人才建设四个方面探讨做“看得见”的广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向菲 《中国广播》2005,(12):25-28
2005年2月17日到9月18日,短短7个月的时间里,辜海军、袁炳涛、余昭明三名身负命案逃亡多年的犯罪嫌疑人先后通过我的劝说感化向警方投案自首。一时间,这一系列事件被媒体称为“向菲现象”。人们在感叹“向菲现象”的传奇色彩之余,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一度被称为“弱势媒体”的广播。一些电视、报纸、网络媒体的记者和媒体研究学者反复追寻这样两个问题:这些逃亡的犯罪嫌疑人为什么会选择广播而不是其他媒体呢?到底是什么让广播的声音有力量,从而让他们信任这个声音呢?  相似文献   

9.
1993年9月23日,广播电视电视部副部长何栋材同志在广播影视部企业“传达贯彻全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等三个会议精神座谈会”上讲话,对广播影视企业工作谈了四点意见:一、认真贯彻好三个会议的有关精神;二、广播影视企业是整个广播影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发展广播影视事业,满足人民对广播影视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努力办好广播影视的实业和企业;三、抓住机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把广播影视企业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四、当前要做的几件事。现将第二、三点意见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三分”是在传媒业激烈的竞技场上,广播媒介从“跑马圈地”赢得份额到“作物分布”过程中的三个阶段,通俗讲就是“三分”受众,即从大众受众观到细分受众观到适位受众观到“一对一”受众观的三次宏观的受众细分;“三化”即频率专业化、节目对象化、主持人专家化.“三分”与“三化”不是孤立的两个系统,而是相互交融的内外两个层面,既显现着媒介市场化行为的外在走向,又显现着支撑市场的内在产品价值.“三分”,一个正在部分实践部分预期的方向;“三化”,一个必须付诸运作的指标.作为广播媒介,不管现在处在什么样的基点,“三分”与“三化”都是值得去认真思考的命题.  相似文献   

11.
茹红 《中国广播》2010,(2):42-43
“三贴近”原则是广播电视实践中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广播作为一种听觉文化,其“三贴近”原则的具体体现便是可听性。具有可听性,才能真正提升广播的生命力。本文结合厦门经济交通广播的特色,从广播与听众的关系、广播报道的着力点及节目的服务性与实用性功能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加强广播的可听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2016年传统广播媒体的发展进行了回顾盘点,认为2016年广播媒体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拼内容争用户,新频率建设与老频率改版并举;第二,多平台细分发,全媒体报道筑广播报道“新常态”;第三,融媒体寻共赢,纵横合作与联盟持续展开;第四,破传统求转型,多层次创意模式助推“广播4.0”时代;第五,重社交强互动,VR直播开启广播用户新入口;第六,回本质找初心,广播“声音”价值获得再发现;第七,转机制抓技术,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广播评论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评论是广播宣传的旗帜,它是通过口头播讲或音响来传播的评论。我国的广播评论大致经历了“学别人走路”、“自己走路”和“走自己的路”三个不同的发  相似文献   

14.
“读图时代”引发的视觉疲劳,让人们开始回归最初的信息传播方式——“口耳相传”,这里解释为“读”和“听”,而读报节目恰恰满足了受众放松眼球,获取信息的强烈需求。与电视读报节目相比,广播读报节目因广播媒体超强的“伴随性”而具备了彻底放松眼球,调动耳朵的可能。那么,广播读报节目如何长足稳健地发展,不妨侧重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广播如何让听众“看得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园 《声屏世界》2007,(1):30-30
如何在二十一世纪赢得广播传媒主动权?如何另辟蹊径,在发扬广播优势的同时也让“短”处不“短”?如何让广播不但可以”耳闻”也可以”目睹”,这是每一个广播人非常关心且不得不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网络媒体的兴起曾使报纸“消亡论”、“寒冬论”甚嚣尘上,而进入“倒逼式”发展的三网融合,可能使悲观者更悲观。报纸、广播、电视,原本同属于传统媒体范畴的“兄弟”,却在三网融合新政中“分道扬镳”。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开始了“三个人的舞蹈”,传统媒体原本的“老大”似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17.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确定 2 0 0 3年为“广播发展年”。这一年 ,广播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广播业界的主要实践和改革为 :全面推进频率专业化改革 ;以“三贴近”为指导进行节目创新 ;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经营面向市场 ,稳步提高。理论上探讨的主要问题为 :广播的本体优势问题 ;广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问题 ;广播如何进行产业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18.
河北音乐广播开播三周年了。三年来,河北音乐广播秉持“先进、健康、流行、时尚”的理念,着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流行音乐频道”取得了丰硕成果:《心迪音乐时间》、《雕刻时光》、《音乐动力场》、《音乐加速度》等一批特色节目在听众中的影响日益广泛;赛立信媒介研究调查显示,在河北省33个主要广播频率中,河北音乐广播的收听率、市场占有率以及听众满意度均有上乘表现,树立起了良好的媒体形象;  相似文献   

19.
广播剧作为文学艺术之戏剧类中的一个品种,在国内外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至今仍是最具广播特征的节目之一。“播音剧”、“播音话剧”、“无线电戏剧”都是广播剧的曾用名。广播剧的三个因素一是“剧”,二是“声音”,三是“广播”。  相似文献   

20.
曹璐  张彩 《中国广播》2012,(7):11-13
广播要在新媒体时代实现“重塑”,必须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打造新媒体时代开放、平等、互动的公民话语平台;结合自媒体时代的“微力量”,开发广播的核心资源;开发和利用与广播具有互补和共生性质的“微力量”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