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模式的改变,影像口述史进入人们的视野。本文在“再媒介化”理论视角下,以浙江老摄影家影像口述史项目为个案分析,指出在建构一个全息式、个性化、草根性的历史场域过程中,“再媒介化”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要策略包括内视角的叙事模式、口述的视听表达和照片文献的呈现等,摄影原作展将老摄影家的摄影原作及口述史纪录片并置于公共空间展示传播则有效地在口述者与阅听者之间搭建了一个共建公共记忆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口述史成果是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于口述史的研究,可以透过受访者的回忆,了解其个人经历和社会历史事件,重建过去的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传承人口述史,是当前非遗保护研究极为关键的问题。它是传承人个人生活史、技艺史的自我剖析和表达,也是社会记忆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拟从“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的文本出发,将视角集中在“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的文化意义方面,探讨他们的“个人记忆”如何阐释社会“文化记忆”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3.
西藏地方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新闻传播因为有了带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历程,使中国新闻传播史更加完整,新闻传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使学者们看到了研究新闻传播史的重要性。本篇论文探讨的是西藏新闻传播史的历史分期,首先弄清西藏新闻史的内容,其次点明其划分时间,最后谈出自己对西藏新闻传播史分期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积极传承中华民族的千古文明,坚决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国内首部系统讨论中华文明核心价值的专著,清华大学陈来教授的《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4月出版)一书为我们系统梳理了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来的文明体系,向我们诠释了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5.
《全国新书目》2023,(11):21-23
<正>本书梳理了古代丝绸之路沿线的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犹太文明、希腊-罗马文明等多个文明域的兴衰及相互间的交流,在东西方文明的整体框架下,深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来源和未来愿景,通过剖析“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历史背景、文明基础、理论根源,溯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中华文化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6.
口述历史:国家图书馆关注的新领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口述史使千百万的普通民众得以参与历史的创作,给历史提供更加多元的视角、更加宽广的空间。口述史的实践使学术和民众相通,学者和百姓交流,这是一个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口述历史逐渐成为图书馆和档案馆馆藏的重要部分,国家图书馆收藏口述史资料既是对口述史工作的推动,也为国家图书馆履行保存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职责补充重要的资源。  相似文献   

7.
新儒学的代表性人物、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曾经说过:“中华文化的价值具有全球意义的普遍价值,将为人类的精神走向指路。”可以说,这是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高度肯定。作为华语广播人,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推介到五湖四海、世界各地。如何弘扬好中华文化,传播好中华文明,—直是我们全球华语广播人共同关注和努力实践的课题,在这里,我想谈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正式提出为在新时代构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体系提供思想指引。在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应对国际舆论挑战及发挥国家文化软实力作用的时代要求下,构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体系具有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带动中华文化创新创造、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推进世界文明多样性的重要价值。要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体系的构建摆在全局性的战略位置,从提升塑造力、感召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四个层面进行战略布局,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引领全球文明携手共进。  相似文献   

9.
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稳定社会经济基础的中央企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组织,加强关于“企业史”的集体记忆建构有助于央企宣传工作的高效开展。企业报是央企建构集体记忆的重要媒介,主要通过“强调企业史‘高光时刻’”“整合个体叙事与记忆框架”“持续且稳定地输出内容”进行集体记忆实践。同时,企业报的集体记忆建构功能在当前媒介环境下面临冲击与挑战,亟需在未来发展中做出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10.
黄帝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斌 《新闻爱好者》2008,(11):76-77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一直绵延流传至今的人类文明。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自古以来许多学者为之付出了巨大的精力。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开端于1928年由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对安阳殷墟的发掘。“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理清了先秦历史的起承转合和发展脉络,为继续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打下了基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启动,则必将在完整探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进程及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五四”时期(1915—1923)的主要传播媒体是出版物。“五四”新文化借助出版这一物质形式而传播思想,繁衍壮大。而新出版也是在新文化的生长中开辟自己的前进道路的。本文从出版格局的重造、思想和出版的会合、编辑生产力的变革三个方面,论述了新文化对于近代出版的重要影响,指出新文化辟出新出版的广阔前景,同时也阐明了思想和出版的会合与互动是新文化壮大的内在驱力,从而揭示“五四”在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同时,也开辟了中国出版史的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12.
编辑是编辑与出版学的核心词汇,并成为若干工程技术类学科的重要植入性词汇。详细考察“编”“辑(缉)”“编辑(缉)”的词性与词义,对编辑进行一次历史语言学的概念史梳理,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从历史源流来看,编辑具有“书籍(出版物)与文化”“整理与加工”“修补与完善”“协和与流传”,以及“职业”五义。此五种意蕴,不只是在历史上成立,在现代依然运行于编辑与出版实践中。展望未来,科技的进步,极大丰富了编辑的内容与实践手段,使编辑的自动化、共享化、实时化与跨媒体化成为可能,将推动编辑内涵的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3.
钱存训教授是海内外闻名的中国出版史研究专家.本文从四个方面对钱先生在中国出版史研究领域的贡献做了评述,即对纸发明前的中国文字记录及对中国书籍制度的影响做了全面研究;对中国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做了全面研究;从世界文明比较的高度,阐述中国出版与中华文明的关系;指导了一批从事中国出版史方面研究的博硕士论文,丰富了中国出版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唐纳德·里奇定义:口述史(0ral History)是以录音访谈(interview)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近年来,我国史学界、文化界对口述史的兴趣日增。“首届中华口述史高级论坛暨学科建设”、“首届海峡两岸口述历史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等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15.
华人形象在西方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认识模式,一种是赞颂华人文明的深远,另一种则是歧视华人,这两种都是对中华文化的误读。马克·吐温作品中的华人形象能从普世价值的角度出发,重新认识与体贴中华文明、同情华人的生存,并由此反观自身文化的困境。这种文化取向与文化认识给予东西方文化传播以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目前,以“科技图书/科技类图书”为关键词,在CSSCI期刊中进行检索发现,相关研究尚以实务研究为主。学者周蔚华指出,编辑出版学科应“史、论、用”相结合,兼备历史底蕴、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由此,文章首先对中国科技图书研究的历史维度进行了集中考察,对中国科技图书史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开展研究的具体方法和路径进行分析,旨在从图书出版角度激活科技发展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我国版权贸易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人类思想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是中国出版业的重要任务之一。以出版物为载体的版权贸易在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出版物样本缴送制度对于完整收藏与保存本国出版物、传承历史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行出版物样本缴送制度立法层次偏低、缺乏统一规范、规定较为滞后,出版物样本缴送立法应该选择适宜的立法模式,整合调整对象,适度扩大缴送范围,建立多元化缴送模式,完善归责体系。  相似文献   

19.
口述史本来是历史研究的一个分支。随着口述史的发展,学者们发现它具有跨学科性质,就开始应用在人类学、社会学以及民俗学研究上。作为历史研究的口述史追求"历史真相",作为"方法"的口述史主要关注普通人对历史及历史事件的经历与记忆,从而揭示历史及其事件背后的社会意义。因此,作为"方法"的口述史更着重个人的"主观性事实",而不是阐明"客观事实"。另外,口述史的"田野"所指的是,不仅是具体调查地点,而是在受访者的人生经历与记忆背后的历史与社会背景。采访者与受访者建好关系才能够在"田野"上进行访谈。现代民俗学关注当下的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上的生活观念,这一点与口述史所关注的个人经历与记忆之间有所共同之处。口述史方法给现代民俗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在研究领域上开拓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城市杂志以“地域”为研究对象,预设主要阅读者是城市有消费能力的居民.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中国的城市杂志一直没有找到有效模式来构建“地域性”,尽管摸爬滚打多年,仍然没能从理论上系统地回答以下问题:如何看待地域性?地域性意义何在?读者的地域感与共鸣从何而来?封面主题的选题标准在哪里?本文从公众史领域里的地域、新历史记忆等理论研究获取灵感,结合对城市杂志编辑团队的访问,将公众史的视角与方法引入城市杂志,试着对以上问题做出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