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上海图书馆事业的兴起,与中国近现代史同步,总共150多年的时间。这期问上海方方面面的历史变迁,尤其是西方经济、文化和图书馆学的东渐,就使得上海的图书馆,不仅在中国传统的藏书楼形式向公共图书馆的转型过程中,而且在同代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中,均在全国独树一帜。自从1847年由西方传教士在徐家汇兴建了著名的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之后,中国近代意义的图书馆在上海逐渐发展起来,逐步有了公共图书馆(工  相似文献   

2.
徐家汇藏书楼(后简称藏书楼)创建于清道光27年(公元1847年)。1897年改造成具有梵蒂冈风格的西文书库和中国古典风格的中文古籍书库。上海解放以后,人民政府接管了该楼。1956年以后政府又将《亚洲文会图书馆》、《历史文献图书馆》、《上海新闻图书馆》等8个馆的部分资料归并到藏书楼,  相似文献   

3.
引言近代图书馆在上海出现,始于鸦片战争后。当时,进入我国的欧美传教士在上海先后设立了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图书总会(先后改名为上海图书馆、工部局公共图书馆、上海特别市图书馆、上海市立图书馆)、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图书馆、圣约翰书院图书馆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民族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国内一批知识界、实业界人士也为发展文化、促进实业,在上海创办了一批图书馆,影响较大的有:中华书局图书馆、东方图书  相似文献   

4.
祝愿     
宏伟的上海图书馆新建筑落成了。这是新中国、新上海文化建设的一项巨大的成就,对于社会教育、学术发展有莫大的影响,值得我们深重地祝贺! 我是上海图书馆的一个读者,并且与上图结了深厚的缘份。上图虽然建立于解放以后,但是它的藏书渊源要追溯到旧上海的许多著名的图书馆和藏书楼,如徐家汇藏书楼、合众图书馆  相似文献   

5.
近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在中国首先是由外国教会团体和个人兴办起来的。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耶稣会士也在不平等条约的庇护下重新进入中国。1842年他们在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的上海徐家汇建立了总院,“藏书楼之雏形,亦于是时有其轮廓”。1849年上海西侨社会成立了一个“书会”,1851年成立了以后被称作“工部局公众图书馆”。1871年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在上海博物馆路建造了其研究东半球文化学术机构——上海文理学会的会所,“里面有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学会藏书楼的建立是推动图书馆发展的一股重要潮流,也是中国早期图书馆的雏形.本文记述湖南学政江标改革校经书院、创办校经书院藏书楼的过程,探讨了校经书院藏书楼对促进湖南的图书馆事业发展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据1984年8月间解放日报《学海拾零》载:上海历史研究所吴德铎同志早在五十年代即考证出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所提到的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即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所藏的《纪中国人的历史、科学、艺术、风俗、习惯及其他》一书。这究竟是一部什么书,笔者作为藏书楼的工作人员,对此书略有了解,现将其著者和内容作一番介绍,以飨读者。至  相似文献   

8.
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藏书楼,1904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改名为图书馆。藏书楼的负责人叫提调,图书馆的负责人叫图书馆经理官。从1898年创立,到1912年5月改名为北京大学校,京师大学堂共经历了4任藏书楼提调和4任图书馆经理官,合计7人,分别是李昭炜、骆成骧、梅光羲、徐廷麟、王诵熙、刘绵训、任钟澍,他们为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北京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发展和现状(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Ⅰ北京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北京近代图书馆萌芽于上个世纪末期。北京近代图书馆的产生有四个方面的社会根源,一是维新派对建立新式开放性藏书楼的倡导;二是在建立新式学堂的同时,设立学堂所属的藏书楼或图书馆(室);三是清朝灭亡前夕,迫于当时的形势,在废科举、办学堂的同时,也拟定了开办图书馆的章程和措施;四是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图书馆。下面分别叙述之。一、维新派对创办公共性藏书楼的倡导和实践1840年的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如,1840年鸦片战争;1856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84年的  相似文献   

10.
复旦大学图书馆前身为戊午阅览室,由戊午级(1918年)学生集资购置图书建立,1922年正式建馆。1937年抗战爆发后,图书馆藏书一部分寄存于徐家汇复旦中学,一部分随学校迁至重庆北碚。抗战胜利后,沪渝两部师生在江湾开学,两地图书合并,总数未逾4万册。1947年以后图书馆工作有所恢复,但直至1949年5月上海解放,藏书仅10万册左右。  相似文献   

11.
虚拟现实技术与古代藏书楼的虚拟再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对图书馆情报领域的意义,认为古代藏书楼是建立虚拟现实图书馆必然的试点选择,讨论了建立古代藏书楼虚拟现实系统的技术支持,认为古代藏书楼虚拟现实系统的实现必须分阶段完成。  相似文献   

12.
文章概述民国时期潮汕地区各类型图书馆(藏书楼)的发展情况,专述几所较著名的图书馆及藏书楼.  相似文献   

13.
徐树兰捐资创办古越藏书楼 ,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史上从封闭的封建藏书楼向近代公共图书馆过渡的一次重大文化创新 ,其整个过程通过革新藏书理论、藏书制度和藏书分编技术三步实现。清光绪二十六至二十八年 (1 90 0 - 1 90 2年 )乡绅徐树兰独家捐资“银三万二千九百六十余两” ,在自己家乡绍兴府城古贡院 ,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公共图书馆———古越藏书楼。古越藏书楼的诞生 ,是中国图书馆史上一次重大文化创新 ,不仅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具有开创意义 ,而且对中国近代教育 ,特别是社会教育事业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古越藏书楼的创办过程 ,是楼主…  相似文献   

14.
1902年徐树兰先生所创建的古越藏书楼,实现了从封闭的封建藏书楼向近代公共图书馆过渡的重大文化创新。本文以绍兴图书馆现存古越藏书楼藏书为例,分析了现存藏书之特色,介绍了其中部分珍稀本。  相似文献   

15.
“古越藏书楼”创建于1902年,是中国近代第一座具有公共图书馆性质的藏书楼。为纪念“古越藏书楼”创建100周年,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绍兴图书馆承办的“开放的藏书楼、开放的图书馆——纪念古越藏书楼创建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定于2002年10月在浙江省绍兴市召开。为此,特向全国的专家、学者和广大图书情报工作者征文。  相似文献   

16.
绍兴图书馆     
绍兴图书馆前身为绍兴乡贤徐树兰先生于1902年创建的古越藏书楼。藏书楼以存古开新为宗旨,变一人书为万人书,开创了国内公共图书馆先河。她经历了古越藏书楼、绍兴县立图书馆、绍兴县鲁迅图书馆、绍兴市鲁迅图书馆、绍兴图书馆等发展阶段,迄今已逾百年。现绍兴图书馆由总馆、古籍馆和古越藏书楼三部分组成,总面积46 000平方米,馆藏160万册(件),系国家一级图书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对近代图书馆的孕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认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近代社会思潮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维新变法思潮促进了中国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转化。转化的主要标志是原有藏书楼的开放和新式藏书楼的出现。在中国民主科学思潮兴起期间,中国图书馆完成了由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全面转型,形成了“形似”的近代图书馆。此后,中国藏书楼才全面、完全地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图书馆。  相似文献   

18.
百年老校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其前身是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前身为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藏书楼。1995年5月,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将原西安交大图书馆命名为钱学森图书馆,江泽民主席为之题写了馆名。我们对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张西亚的采访便由钱学森图书馆的渊源展开。  相似文献   

19.
清末新政与近代藏书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近代藏书楼是清末新政的重要措施之一。近代藏书楼是在中国古代藏书楼基础上吸收西方近代图书馆文明而建立起来的,联结了中国古代藏书文化与西方近代文明,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推动了清末新政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图书馆的管理意识与西方大不相同,封闭性、小众化是旧式官私藏书楼的重要特征。近代中国人的阅读现状使韦棣华感到在武汉建立一所大型的公共图书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