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古籍编目中发现京师大学堂藏书楼的源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编目工作人员在古籍未编书的编目工作中,新近发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刊印的《大学堂书目》等珍贵文献,表明在1900年庚子事变之前,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已有两任提调,第一任提调是李昭炜,第二任提调是骆成骧,其藏书规模已经达到将近5万册;虽然这些藏书在庚子事变中遭到严重摧残,但还是有一小部分幸存人间,至今仍保存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古籍书库中。这些文献印证了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在1898年与京师大学堂同步开办的史料记载,支持了沈弘教授的研究结论,将京师大学堂藏书楼的创建年从目前认定的1902年上溯到了1898年。  相似文献   

2.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6):106-110
1902年京师大学堂制定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章程》是清末第一个大学图书馆章程,但内容却始终不详。偶然查阅《大公报》时,意外地找到了《京师大学堂藏书楼章程》,同时还发现了1903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新定章程》和《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增订阅书借书章程》,这些章程的重新发现给京师大学堂和近代图书馆史的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史料。  相似文献   

3.
京师大学堂经历了戊戌大学堂和壬寅大学堂两个阶段,其早期的藏书楼和后来的图书馆在藏书建设上都投入巨大。戊戌大学堂藏书楼虽然只存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但中文藏书应已超过5万册,此外还有数量可观的西文藏书,可惜在庚子事变中几乎尽遭损毁。壬寅大学堂藏书楼的藏书建设基本上从头开始,但很快就超过了戊戌大学堂曾达到的藏书数量。1904年1月,藏书楼改称图书馆,继续多方采买图书。多年坚持不懈的藏书建设,使京师大学堂以其雄厚的文献典藏而无愧于全国最高学府的称号。  相似文献   

4.
1902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建立,是我国最早的现代新型图书馆之一。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改名为北京大学图书馆。百余年来,北京大学图书馆经历了筚路蓝缕的初创时期、传播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建成独立现代馆舍的发展时期、艰苦卓绝的西南联大时期、面向现代化的开放时期。如今,她已发展成为资源丰富、现代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研究型图书馆。  相似文献   

5.
徐颖 《兰台世界》2012,(4):60-61
北大图书馆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国立大学图书馆,其前身是建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于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丰富,众多名人都曾在这里工作。1918年,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在老师杨昌济安排下结识了著  相似文献   

6.
北大红楼     
北大红楼位于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原为北京大学第一院.(北京大学前身是京师大学堂,于戊戌变法时开始筹建,初以和嘉公主府为临时校舍,1898年12月正式开办,设有仕学院,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7.
<正> 我国早期高校图书馆的组织形式和业务管理一、组织形式自图书馆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相对独立的地位以后,它的管理也就具有了独特的形态.我国封建社会的封闭型私官藏书楼都是集馆长、管理员和读者于一身"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它只有一个层次.近代图书馆诞生以后,产生了二个或三个层次的组织形式.即馆长通过部、课、股、组一级机构实行领导.《京师大学章程》确立的藏书楼组织"设提调一员,供事十员".已具我国高校图书馆二级层次管理的雏型.1902年,清政府颁行的《学堂章程》  相似文献   

8.
京师大学堂于1898年创建初始即有藏书楼的设置。现有文献证明,其第一座藏书楼的准确位置在原和硕和嘉公主府中路的公主寝殿。可惜该建筑在1979年被拆毁,原中路建筑中只有一座经过后来改建的公主府正殿保留至今。  相似文献   

9.
藏书楼无法孕育近代图书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是否是社会性的开放系统为图书馆与藏书楼的分水岭,提出了我国近代图书馆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源于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我国社会发展包括藏书楼的土壤与养料作用,而非脱胎于藏书楼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罗智国 《兰台世界》2013,(16):126-127
<正>一、图书馆的萌芽图书馆旧称公书库、书楼、书籍馆、藏书院、藏书楼。藏书楼与图书馆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差别,其一贵保存一贵致用,一官办一民办,一山林一城市,一收费一免费,一闭架一开架,存在诸多不同。近代以来,藏书楼向图书馆转变过程中,有两例常为人提及,可看作是近代图书馆的萌芽。  相似文献   

11.
感受变革探访未来-美国三所著名大学图书馆考察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11年8月20-28日,北京大学图书馆访美代表团一行6人,访问了哈佛大学图书馆、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和芝加哥大学图书馆。该文为访问团的考察报告,具体介绍了美国同行锐意创新、勇于实践、深度融入教学科研、讲求服务细节和质量,并以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提升服务等情况,并抒写了访问印象和感想。  相似文献   

12.
袁同礼与北京大学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袁同礼与北京大学图书馆关系的分析,探讨袁同礼先生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该文认为袁同礼先生与北京大学图书馆渊源深厚,曾四度结缘于北京大学图书馆。袁同礼先生不仅是中国图书馆现代化转型中的重要人物,也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现代化转型中的重要人物。他和北京大学图书馆一起,经历了现代化道路上的内忧外患,为北京大学馆顺利度过现代化过程中的曲折阶段而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现代化的过程中,袁先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后来的严文郁等馆长不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3.
钱稻孙是与周作人齐名的日语翻译和日本学研究大家,以日本文化研究称于时。他也在职业生涯中5度担任图书馆管理职务,尤其在抗战期间主政伪北京大学图书馆长达6年,对整顿图书馆工作、维护馆藏以及保存、整理清华大学图书馆藏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战时的附逆,世人对钱稻孙在文化史中的地位多有不识。以时间为线索,价值无涉地呈现钱稻孙在图书馆行业的任职经历以及贡献,对于避免粗暴和简单化、客观评价学人钱稻孙应该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评述《北京大学图书馆九十年记略》、《百年清华图书馆》等已编馆史著述,指出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图书馆馆史的先后问世,奠立了"盛世办盛典,馆庆修馆史"的新时代馆庆活动范式,而一部理想的馆史,不但具有编书存史、资业育人、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历史价值,而且具有表率群馆、楷模业内、进行馆史传统教育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18年,北京大学图书馆于建馆120周年之际研究制定了面向2035年愿景的《北京大学图书馆2019—2022年行动纲领》。在《行动纲领》引领下,北京大学图书馆牢固树立“用户导向、服务至上”基本理念,坚持“固本应变、服务转型、综合改革、立杆引领”等重要方针,持续完善文献保障和信息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图书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驱动图书馆事业现代化转型发展,开创了发展根基更坚实、新型服务更有效、综合改革更深入、引领作用更突出的崭新局面,基本建成了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创新型、智能化、标杆位大学图书馆。本文从固本培元、服务创新、人本改革、标杆引领四个方面对《行动纲领》实施以来的工作实绩和用户效用进行总结和述评,以期为业界提供借鉴和参考。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王重民研究深入,王重民致邓衍林的五通书信进入了学者们的研究视野。经过识读、排序和文本梳理,发现前四通主要内容为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聘请邓衍林任职事,后一通为王重民代耿鉴庭求《辞源》一书事。文章以"聘约""开课""讲学""安居""求书"五个主题对这5封书信进行了考释。这五通书信揭示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早期对海外归国人才的延揽与聘用、课程设置、社会讲学、人物交游等相关史实,有助于深化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机构史、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  相似文献   

17.
香港大学图书馆与北京大学图书馆网站建设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了学术性的大学图书馆网站应当实现的任务,并以香港大学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比较了两者在网站设计思路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数字图书馆门户的构建与服务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针对当前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亟需整合海量资源和数字化服务,以便为用户提供更为准确、方便、快捷的学术信息服务的需求,概括国外数字图书馆门户的建设情况,论述了数字图书馆服务及其门户的定义、定位、功能要素、内容结构、特点、设计原则及其服务运行等内容,并结合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案例进行了分析,为这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大钊先生于1918年1月初任北京大学图书部主任,至1922年12月2日刊登启事辞图书部主任而改任校长室秘书,他在图书馆的5年中,以一个马列主义者、社会活动家、理论家的气魄,观察、建设图书馆,使社会活动与图书馆活动相得益彰,将图书馆事业置入社会大背景下考察,从而建设出了独具特色的图书馆学理论,创建出了引领当时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参考文献73。  相似文献   

20.
王重民是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重要开拓者之一。本文从五个方面系统梳理了王重民对我国图书馆学和目录学教育的重要贡献:(1)发起创建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修科,并不断推动专业发展,是新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最重要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2)制定图书馆学系教学计划,组建图书馆学、目录学教研室,筹建系资料室,不断充实图书馆学系的师资队伍;(3)构建立意明确、反映时代要求的图书馆学课程体系,并亲自讲授大量专业课程;(4)注意加强专业教材建设,制定教材建设计划并亲自编写大量讲义和教材;(5)尽职教育,倾心教学,培育专业人才,培养了众多爱岗敬业的图书馆工作者。王重民在整理古籍、发展图书馆事业,特别是创办图书馆学教育、培育专业人才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纪念王重民先生的意义在于:一是继承他以弘扬光大祖国优秀典籍为己任、献身工作和治学的敬业精神,二是不断梳理和深入研究他在发展图书馆学和目录学教育、培育专业人才方面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努力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及图书馆学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