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刘轶 《青年记者》2009,(18):59-60
民生新闻从诞生到成为各类媒体的宠儿,前后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新闻类型,俨然成为时下最流行的新闻种类。从字面理解,民生新闻,即指关注百姓生计、报道市民生活的新闻。它不是新闻学上具有严格意义的概念。从广义上说,媒体刊播的所有新闻都应与民生有关,都应当是关怀民生、反映民意的。具体领域涉及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游购娱教,即老百姓居家过日子中遇到的难事、愁事、烦心事、不平事、高兴事、新鲜事,通过媒体报道,就成了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2.
何为民生新闻?通俗地讲,民生新闻是都市类甚至一些县级新闻媒体把大家的困难告诉大家,让大家关注大家、帮助大家。进一步说,民生新闻是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从百姓的视角看问题,把老百姓身边刚刚发生的困难事、不幸事、不平事告知社会,通过新闻传播和评论发挥和强化媒体动员社会救援力量的信使功能,进而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民生新闻是社会新闻的一个部分,但已经独立成为都市类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中为百姓喜闻乐见的特色板块。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型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越来越快,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作为一个新的焦点开始备受媒体的关注.人们对“新闻”有了新的认识,关注我们身边的事,关注弱势群体,体现民生色彩,让老百姓从电视上看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新闻的情感价值、娱乐价值和实用价值成为民生新闻新的看点.而这样的新闻文体也对播音主持提出了新的要求,民生新闻的节目主持就更需要具备亲和力,与观众交流,从中体现对受众的人文关怀与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4.
刘亚 《新闻窗》2011,(3):111-112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当下,众览全国各地新闻媒体,从报纸、电视到广播、再到网络,民生新闻都占据了主体位置,有的甚至占据了半壁江山。可以说,"民生"一词已经成为各家媒体的主打品牌。2010年11月正式改版的《黔西南日报》,从改版之日起更是把关注民生作为头等大事,专门开设了民生板块,  相似文献   

5.
对百姓生存现状和需求的报道,已经成为众媒体的主打戏之一. 对随着民生经济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关注,众多媒体都加大了对民生新闻的报道力度.但其中有许多媒体对民生新闻的理解出现误读.把百姓琐事、鸡毛蒜皮、街头巷议的小事当作了民生新闻的主体,从而出现了媒体记者在社区.街头小巷扎堆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两者之间无论从内容风格、关注点、关注对象、写作方法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时政新闻主要关注的是党政机关和领导层,而民生新闻则关注的是基层普通群众。两者可以说是各司其职,并无太多交集。但随着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生活热情的不断提高,如何将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更多更好地融合起来,时政新闻从更深的层次上关注民生,民生新闻摒弃低俗、融入主流,已经成为地方媒体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谢红娟 《新闻窗》2014,(3):16-17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的民生新闻迅速发展,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打起了“民生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技术采写、采制民生新闻,推动了社会进步,扩大了媒体的影响力。民生新闻已经成为各媒体间新闻竞争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媒体、融媒体等多种新闻媒体形式的日益繁盛,传统民生新闻热线与新闻都市媒体受到了巨大冲击.面对5G时代的到来,如何进行都市媒体民生热线的新时期转型成为媒体改革的重点.民生是新闻媒体的重点报道,新闻媒体是民众的耳目,想民众之所想,报道民众关心的问题,因此,做好民生热线转型是新闻媒体转型的挑战.如何转型?转型之后如何兼顾传统热线与新媒体融合?这些都是当下都市新闻媒体应该积极探索的课题.文章从传统都市新闻民生新闻热线媒体转型现状出发,进行对比研究,并提出相关的优化策略,为都市新闻民生新闻热线转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民生新闻是什么,从字面上就是指关注老百姓生活问题的新闻。近年来,无论是纸媒还是电视媒体或是新媒,都把民生新闻当作一个重要的关注点,甚至作为招牌来经营。尽管不同媒体之间表达的方式不同、切入的侧重点亦是不同,都无法阻止民生新闻正成为新闻改革探索的主流。  相似文献   

10.
民生新闻是什么,从字面上就是指关注老百姓生活问题的新闻。近年来,无论是纸媒还是电视媒体或是新媒,都把民生新闻当作一个重要的关注点,甚至作为招牌来经营。尽管不同媒体之间表达的方式不同、切入的侧重点亦是不同,都无法阻止民生新闻正成为新闻改革探索的主流。  相似文献   

11.
<正>民生新闻,是目前各新闻媒体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也是新闻媒体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的重要依托。然而,民生新闻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一种瓶颈状态。怎样拓宽民生新闻的概念?如何使民生新闻突破发展瓶颈?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一、民生新闻的重要性1.民生新闻是媒体争取受众的有效手段。其内容上的贴近性以及形式上的亲和力,是受众关注度的重要保障。2.民生新闻是媒体保证正确舆论导向的坚强保证。网络时代,主流媒体面对的既是市场,更是舆论宣传的战场。媒体关注民生,群众才会关注媒体,有人关注,才谈得上舆论引导力。否则,所谓的"舆论导向",就成了自说自话、自我陶醉、自欺欺人。  相似文献   

12.
怎样做好民生新闻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燕 《新闻传播》2010,(2):101-101
笔者认为,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在联播式和焦点式新闻占主导地位的新闻栏目中,民生新闻的出现,给媒体尤其是电视界带来了巨大的震撼,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成为观众每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大餐。因此,做好民生新闻报道,不仅可以反映百姓问题,也可以提升媒体自身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3.
宋兴明 《今传媒》2008,(6):64-66
近年崛起的民生新闻,以关注教育、医疗、就业和住房等民生内容,契合了我国转型期民众的利益诉求,成为广大受众关注的焦点,民生新闻也因此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媒体生存和竞争的利器.另外,民生新闻是一个 新事物,对其定义理论界都还莫衷一是,因此,对民生新闻采访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转型期和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时期,民生问题受到媒体和受众的普遍关注,媒体必须不断拓宽民生新闻的报道视野、提升民生新闻的品位,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审视生活,真正地关注民生,才能在平面媒体这个平台上充分地扬长避短,积极创新。民生新闻的特点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  相似文献   

15.
随着媒体的不断发展,民生新闻的报道已经成为其中重要的竞争手段。但是,现在各媒体的民生新闻已经陷入一种危机——严重的克隆现象。由于各媒体的选材基本雷同,而且小民生化趋势加重,观众已经产生视觉疲劳,也对民生新闻逐渐失去兴趣。那么,在未来的民生新闻发展中,如何避免此现象的发生?如何使民生新闻重新焕发生机?本文依次对民生新闻的含义、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杨晓光 《新闻窗》2012,(3):27-27
21世纪初,民生新闻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媒体传播的主流。民生新闻不仅传达民情民意,为老百姓说话,彰显普通大众的价值取向和草根情结,而且还通过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或缓解了老百姓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纠纷与矛盾。可以说无论是从内容、形式,还是传播方式方面,民生新闻都彰显了其他新闻所不及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7.
民生新闻作为近年来出现在媒体上的一个新产物、新现象,从老百姓的需求为出发点,从百姓生活中的点滴事入手,从大众的角度对百姓的大事小情进行新闻报道与评论,同时对社会经济发展、政府部门的工作举措进行报道、解读,民生新闻如何体现社会主义媒体对群众的人文关怀本文浅谈笔者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民生新闻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民生新闻的平民化使得它在新闻编辑的表现形式上更加具有亲和力,民生新闻从内容上就能反映百姓身边的事,这也是民生新闻的灵魂所在.本文详细分析了民生新闻的生存与发展,并提出了电视民生新闻编辑一定要从电视观众的需求出发去适应电视观众观念的变化,并要求民生新闻编辑时刻关注生活,树立民生意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民生新闻成为各类媒体关注的重点,这些报道大力宣传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为民解疑释惑,帮民排忧解难,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由于民生新闻把关注的焦点聚集到普通老百姓身上,报道无论从价值取向、内容形式、风格定位、表达方式、传播手段上,都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思想,这也是民生新闻深受老百姓...  相似文献   

20.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彻底地打破了新闻垄断和新闻特权,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民生新闻作为传媒和民生的联姻体,和其他类型的新闻不同,是"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概念的确立,民生新闻的特点及优势集中于三点:一是平民视角,民本取向,新闻报道更真实,更贴近,更有效:二是吸纳社会力量办媒体,媒体已不再是从业人员的个性空间,它更倾向于成为各类专家学者、政府职能部门、百姓信息员、评论员、普通观众全方位参与构筑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