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与一位年轻记者下乡采访,他腰间的BP机隔一会就响,一响,便放下笔去打电话,弄得采访断断续续,被采访的村干部说:“你们太忙,我也没有什么说的了.”采访草草收场.BP机是个神奇的玩艺儿,不管你走到哪里,只要有人对你肚子一呼,便传来一个信息.毋庸置疑,这有助于记者的采访.然而,但凡一件事,有利必有弊,BP机响的不是时候,响得记者心神不宁,响得采访对象扫了兴,便起相反的作用了.  相似文献   

2.
与一位年轻记者下乡采访,他腰间的 BP 机隔一会就响,弄得采访断断续续,被采访的村干部说:“你们太忙,我也没有什么说的了。”结果,采访草草收场。BP 机是个神奇的玩艺儿,不管你走到哪里,都可以及时接收信息,这有助于记者沟通信息。然而,如果 BP 机响的不是时候,响得记者心神不宁,响得采访对象扫了兴,便起了反作用了。我建议:记者在采访时,请把 BP 机关掉。  相似文献   

3.
与一位年轻记者下乡采访,他腰间的BP机隔一会就响,一响,便放下笔去打电话,弄得采访断断续续,被采访的村干部说:“你们太忙,我也没有什么说的了。”采访草草收场。 BP机是个神奇的玩艺儿,不管你走到那里,只要有人对你一呼,便传来一个信息。毋庸置疑,这有助于记者的采访。然而,凡一件事,有利便有弊,  相似文献   

4.
8月9日晚,我冲洗完照片,写完稿子一看,时间已是10点半了。带着一丝倦意从报社出来,走到常去的那家大排档,要了一份炒面,“嘀嘀嘀……”摄影包的BP机又响了起来。“又有什么事?”出于职业本能,我又紧张了起来。“高记者,明天我要上班了,全家衷心感谢你,龚亚丽”,看见BP机屏幕上显示出的留言,我舒心地笑了。  相似文献   

5.
采访,说到底就是运用交际手段与采访对象建立和谐关系,以获取新闻素材。萧乾在总结自己采访经验时说:“采访是与人打交道,而且是各种各样的人,无法与采访对象相处,就达不到采访的目的。” 记者在采访时是需要交际手段的。交际是采访的先导和基础,是记者发现新闻的重要手段,进行报道的有力保证。斯诺在采写《西行漫记》时,足迹所至,都喜与人交往。一次,他在火车上与一个青年随意交谈,听他讲到附近有土匪活动,便故意问:“你是说红军吗?”回答说不是红军,是土匪。又问:“可  相似文献   

6.
一次与谢晋闲聊,他谈起记者采访的事,颇为感慨地说:有的记者采访时,常问我你什么地方人?年龄多大了?祖上干啥?这个问过,那个又问。看来,真需要印个出身简历揣在身上了。而我参加世界性的电影节时,那些记者们常常是简明扼要提出几个关键问题,你从中会觉察出,他们对你早有了解,还有点研究。这位著名导演,提出了新闻采访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采访前要有充分准备、对采访对象研究和了解如何,关系到采访的成败。有经验的记者说,作好准备,等于完成采访工作的一半。这话并不过分。  相似文献   

7.
撰余思絮     
(一) 记者对事物没有深刻、切肤的感受,文章就不会有深邃、丰富的意境。(二) 你对采访对象行礼如仪,诚肯尊重,采访对象就会对你以礼相还,配合默契。(三) 别人写这个单位有“五大变化”,你再来个“十大变化”,读者能说你高明吗?! (四) 如果只摘红花,不顾绿叶,硬去描绘一朵不需绿叶挟持的红花,那么这朵红花就会很快凋零、枯萎,失去颜色。(五) 一张口便是“高八度”,一投足便是“响崩崩”的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记者的崇高地位在人们的心目中已大打折扣,有的人甚至把记者与“赵公元帅”等同起来,都害怕记者前来单位采访。究其原因,就是招了那些另类记者的祸。有一天,我们工厂附近的一个乡镇宣传干事,请我为他们乡镇写一篇关于建设新农村的稿子。我看了这位干事交给我的材料,听了她的介绍之后,感到这个乡镇在建设新农村中没有什么创新之举,很难报道出去。于是,我便向她推托说,此事我写出稿子很难上报,你干脆请报社记者来采访,他们的采访一般都可以见报。但她却对我说,他们也想请记者,可费用承担不起啊!接着她为我算了一笔账:往返…  相似文献   

9.
采访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比想象中的容易.自报家门并传真了采访提纲,第二天记者便与王勇平在他的办公室见面了,并得到了一份详尽的书面答复.王勇平说:"接受媒体采访、回答记者提问,是我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王天定 《青年记者》2012,(15):19-20
一 前几天,我到焦作市一家水泥厂采访,在粉尘弥漫的车间里拍下了一张张设备改造照片.采访结束后,立即又要赶到河南煤化鹤煤十矿采访,厂里陪同采访的同志说:"你采访这么辛苦,连我们的饭也不吃又要赶路,像你这样的记者我们欢迎!"我说:"这是记者应该做的,基层为我们记者采访提供了那么多的服务,记者就应该深入采访,挖出新闻,为基层多发点稿子,这是记者与你们‘两好搁一好’的体现." "两好搁一好",就是记者要摆正位置,放下架子,树立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思想.对基层提供的服务有感恩之心,感谢之意.我们记者每篇好新闻问世,都离不开基层干部、群众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有一通病:记者总是把焦点对准成功的人、事上,哪里搞出点名堂,一记者便蜂涌而去,而那些未成功者或成功后又落难者往往成为被遗忘者。有一位农民企业家,每天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记者十几人以至几十人,有电视台的,有电台的,有报社的,有刊物的,有地方新闻单位的,也有中央新闻单位的。记者的“围攻”使他精疲力尽,一脸愁容。有人说:“这么多记者采访你、宣传你,是大好事,别人请还请不来呢,你还有啥不高兴  相似文献   

12.
提问的艺术     
洪燕 《新闻前哨》2003,(1):23-23
在日常采访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形:有时,记者盯住一位被采访者,反复问他不愿意回答的问题,搞得双方都很尴尬;有时,记者拐弯抹角问来问去,始终不能得到自认为满意的回答,失望之余还责怪被访者头脑不灵活、不能理解采访意图;有时,记者把采访意图说出来后,干脆告诉被访者:“你必须这样说,你就这样说”......新闻同行们往往自嘲这样的采访是“诱供”和“逼供”。这当然不会是愉快的采访,更不是成功的采访。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细想起来还是记者被自己的采访意图缚住了手脚,形成一个思维定势。那么,如何…  相似文献   

13.
<正>采访是每一位记者必备的基本功。假如你的采访不成功,你的报道就不可能成功。美国著名新闻记者弗克兰曾说"采访是我们这一行的基本手段,没有它我们就无法生存。"任何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一定能够熟练应用各种各样的采访技巧和手段,去获取工作需要的多方面素材。但是在实际的采访工作中,却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同一个被采访对象,同一个新闻事实,不同的记者却获得不同的采访效果。有的记者用尽了采访的十八般武  相似文献   

14.
记者提问中的语言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交流是人们沟通感情的最直接、最基础的形式。这种独特的交流艺术在记者与被访者沟通时有着很多的技巧。中国青年报记者麦天枢说:“你的采访对象是哪个层次,你的寒暄与提问就属于哪个层次,你将永远与你的采访对象一般高。”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记者在采访中一个最重要的语言因素——提问语言的艺术。  相似文献   

15.
热得可以了     
有一阵,全国最大的新闻莫过于“比基尼”了。在深圳举行了一次健美比赛,新闻便源源不断涌来,有消息说,光到深圳采访的记者就达三百余人,并大有“不尽长江滚滚来”之势。又有消息说,记者采访时受到非难云云,已有多家报纸鸣不平。还有消息说:“对  相似文献   

16.
吴名 《记者摇篮》2005,(9):52-53
有经验的记者都会说.一篇好的报道七分存采.三分在写。鉴于采访决定写作这种关系,如何在采访中与采访对象进行融洽的交流与沟通,尽量“撬”开对方的嘴巴使其敞开心扉,说出真话,便成为记者们终身要学的一种本事。这种本事说得更明确些,就是现场交际行为。  相似文献   

17.
据说《纽约时报》记者泰勒,接受编辑部采访一位名演员演出的任务。到剧场发现挂牌取消演出,便回家睡觉了。谁知,深更半夜,编辑气冲冲地把他叫醒,告诉他说:“其他报纸的头条新闻是这位女演员自杀,你却空手而回。须知,取消演出的本身就是新闻,它的背后可能还有新闻。”这位编辑告诫他说:“记住,以后你的鼻子不要再感冒堵塞了。”(黎信《谈西方记者的基本功》)无独有偶。最近听说蒲城尧山中学出了个全市理科高考状元,名叫史鹏,已被清华大学录取,我同县电台几个记者前去采访,原本带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框框…  相似文献   

18.
孙杰山,1.72米的个子,穿着鲜艳的运动服,背着运动包,走在运动员中间,你一下子还真是弄不清,这位女同志倒底是运动队的年轻教练还是体委的什么干部?那年孙杰山赴日采访回到北京,进关的时候,一位海关工作人员笑容可掬地对她说:“你们辛苦啦!女排的?”孙杰山未置可否地说声“谢谢”,很快便顺利过关了。瞧,别人还真把她当成运动队的人呢! 多年的体育记者生涯,使孙杰山明白了一个道理:“接近性”,对于采访体育新闻是多么的重要。一身运动服,会使运动员和教练员感到你是圈内人而产生某种亲切感。一下子拉近了记者和被采访对象的距离。孙杰山在采访中非常注意这类“细节”。同时,她知道运动员的爱好,教练员的脾气,并与许许  相似文献   

19.
《多搞一些“带响”报道》刊出后,收到不少热心读者的来信,询问有关“带响”报道的录制问题,下面就来简单谈谈。带响报道怎样才能录制得好呢?根据众多广播工作者的经验,除了坚持新闻报道必须完全真实等原则外,还应着重抓好这样五个环节: 一、采访前的充分准备大家知道,带响报道比起文字报道的采访要复杂得多,对记者的要求也就更高。因为采访时,记者除了耳闻手记,还必须“录音”,要用实况音响  相似文献   

2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某新闻班在考试中,出了这样一道判断题:“一位记者去采访名人的一件轶事,这位名人回避不谈。你说应该怎么办?是继续采访呢,还是就此结束?”……课后人们争论不休。有的说:“应该继续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