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周琼 《东南传播》2015,(4):138-140
在现行媒体运行的环境中,正面新闻产生负面效果的原因也非常复杂,有政策屏蔽的原因,有角度选择的原因。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要发挥新闻揭示真相,引领舆论的功能,必须从各方面把握正面报道的负面、正面效果的度,以达到传播目的。  相似文献   

2.
有一种舆论认为,媒体过于偏好负面情绪表达,习惯于将一些负面情绪和畸形价值观层层放大,以此制造传播效果。我们不否认,部分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为了传播效果的需要,的确存在标题党横行等乱象;但是,同样不能否认的是,多数所谓的负面情绪表达关联的大都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真实声音,它们听上去可能不像正面报道那样欢乐祥和,但往往也是真实反映了底层民众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3.
自习近平总书记于十九大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以来,生态文明的建设加紧了步伐,媒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表现在环境知识的传播上。媒体融合背景下催生了新的传播形态,这些新形态的出现对于环境知识的传播产生了一定的独到效果,在引发思考、激发讨论、推动行为等方面都比单一的传统媒体或新媒体传播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这些新形态的出现由于自发性、无序性等固有缺陷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果,本文将从上海垃圾分类事件入手简要分析媒体融合背景下环境知识的传播新形态并对其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提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每一个人既是受众也是传播者,舆论越来越倾向于大众。高校社交媒体作为高校学生自由开展口碑传播的重要的平台,具有一定开放性和互动性。本文从高校社交媒体负面口碑在个体、群体及媒体3个层面上的传播机制和高校社交媒体负面口碑的传播单元理论、自组织传播理论及口碑扩散理论出发研究高校社交媒体负面口碑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5.
《军事记者》2014,(4):69-69
微博媒体在拥有诸多优势功能的同时.也存在众多负面的传播效果.对其健康发展和社会秩序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意义。  相似文献   

6.
媒体的议程设置效果理论自四十年前创立至今,大多数研究都专注于政治传播领域的问题.该理论是否能如同在政治传播领域一样,在商业企业传播中得到体现?为回答此问题,本文基于对国内新闻媒体及其企业报道的分析,辅之以对在华跨国企业声誉的测量及分析,首先分析了第一层级的议程设置效果,并发现媒体对企业的报道数量与公众对该企业的认知度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次,本文分析了第二层级的议程设置效果,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媒体显著度与公众对跨国企业参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认知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并发现媒体上的企业正面报道影响公众对该企业的正面感知不明显,但媒体上的企业负面报道能较为显著地影响公众对该企业的负面感知.  相似文献   

7.
从制度上遏制假新闻照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数码技术的发展在给新闻摄影的创作和传播带来更多便利条件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问题,部分媒体和新闻摄影工作者利用  相似文献   

8.
论体育新闻对学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新闻,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大量的体育信息传播的形式。体育新闻媒体是影响人们体育价值观的主要力量,它将体育文化及价值观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展示给广大受众,引导他们认识体育,参与体育。岑传理在《感悟体育》中辩证地分析了体育新闻的传播效果:“按照体育新闻事件被披露后所产生的正面、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9.
由于传播环境的独特性,自媒体传播的文本展现出文本内容碎片化、呈现方式符号化、语言结构杂乱化、表达取向娱乐化的特征,并由此产生了消解传统表达习惯、弱化认知理解能力和降低语言审美品位等负面影响。要想遏制这些负面效用的蔓延,让普通用户对当下自媒体传播文本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基于社会化媒体的品牌碎片化传播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与应用为品牌碎片化传播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品牌碎片化传播以信息自传播为基本方式,其关键是要有效引导分散传播者、发挥碎片化内容的驱动作用、创设品牌负面传播防范机制。社会化媒体传播价值、受众微化体验需求、内容传播力、"扩散—整合"互动机制对品牌碎片化传播产生重要影响,主要传播策略包括:平台信息整合传播、沟通元驱动、传播纠偏的互动导向。  相似文献   

11.
任超阳 《青年记者》2020,(12):36-37
典型媒报体道宣作传为正新能闻量报,道树的立一正种面特形殊象形的式一,把一"直利是器我",国在主舆流论引导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主流媒体典型报道由于存在各种失衡失范现象而导致传播效果不理想,甚至导致负面舆情的产生,这必须引起媒体重视。  相似文献   

12.
杨晓白 《青年记者》2003,(12):15-16
呼吸着时代的空气,人们总是有意识地、潜意识地接受着时代信息的感召,无论是新闻、广告、歌曲、还是街景。在传媒影响无处不在的今天,一些负面的价值观念也在被媒体有意无意地传播,其时间跨度上积累的负面效果惊人。传媒往往强调其主流导向的正确性,但是评价传播效果的标准远不应是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因而不符合主流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亚文化也能够得到传播和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自媒体环境对于亚文化传播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并探讨了自媒体时代亚文化传播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负面报道无论在受众中还是在传媒业界内,都是一个时常被提及的词汇。负面报道因其负面色彩常常能够引起受众的注意,因此也就更加容易形成社会化传播,进而影响人们的判断,慎重、认真地做好负面报道,是媒体的责任,也是媒体的一项重要工作。摒弃"负面报道"的媒体不是一个好媒体,更不是一个全面深入地做新闻的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好事不出门","坏事"却能"传千里"?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探究发现,"坏事传千里"的成因与传播过程的诸多构成要素皆有关,受众心理、社会环境以及大众媒介都在潜移默化地推动"坏事"传播;传播负面信息并非只会产生消极影响,大众媒体在负面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若能采取正确的应对和引导措施,"坏事"同样可以发挥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今年年初开始,由“非典型肺炎”事件所引发的一系列谣传风波至今已基本上趋于平息,社会公众由对“非典型肺炎”的极度恐慌逐步过渡到理性对待。之所以有这样明显的转变,与主流媒体在此次负面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不同作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反思前段时间对此负面信息在人际传播层面的泛滥,主流媒体在负面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角色缺席和失位  相似文献   

17.
报道题材、报道方式与传播效果关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题材指的是新闻生产的原材料,报道方式则指报道者将新闻事实示于人的方式。报道题材的正面或负面,是寓于事实或信息之中的内在性质上的区别。而传播效果的正面或负面,则属于新闻经传播以后对受众所产生的影响的差别。报道题材的正负与传播效果的正负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报道方式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故事化的相关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的故事化已经成为我国新闻传播行业的一种潮流。在上世纪90年代,它在拓宽媒体思路和丰富我国新闻传播形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些年来,新闻故事化也暴露出一些负面因素。本文从新闻故事化对新闻传播行业产生的利与弊,以及把握新闻故事化的度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杨亚萍 《新闻世界》2011,(7):297-298
在现代传播环境下,出现不少媒体将一些负面报道过分放大化的现象,也即"被传播"现象。由此引起了公众的恐慌,带来了不良的社会示范效应,也损害了媒体自身的公信力。这主要是受媒体间恶性竞争的驱使和部分媒体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影响。本文针对"被传播"现象的出现,提出了媒体舆论引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闻传播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传递信息,消除人们认识事物的不确定性。然而,受众在接受传播过程中,往往偏离传播者的初衷,使传播的效果与目的产生较大偏差,甚至有时出现与传播目的相反的情况,形成对正面报道的负面解读。负面解读影响了传媒的权威,减弱了受众对传媒的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