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档案编纂资料的著作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编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编纂是按照一定的题目对档案史料进行收集、挑选、加工、编排和评介,以公开或内部出版的方式提供档案为社会利用。正确归属与行使档案编纂资料的著作权,对于调动档案馆和档案馆员的积极性,推动档案编纂事业的发展,促进档案社会价值的发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档案编纂作品的法律地位从档案编纂资料的形成过程与表现形式来看,应属于《伯尔尼公约》第二条第5款和我国新《著作权法》第十四条规定的“汇编作品”以及我国旧《著作权法》第十四条规定的“编辑作品”而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为了阐述上…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源头一直可以追溯至上古时期。随着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各项制度演进,档案文献及其编纂成果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作用和价值,并受到了历代政府和个人的重视。档案文献编纂之大家,首推孔子。我国有据可考的档案文献编纂活动是从孔子开始的,他在编辑整理《六经》的过程中,首创了一系列编辑体例和编辑方法,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取得的丰硕成果更是激人奋进,各地档案部门也将“盛世修志”工作融入档案编研工作中去,把编纂志书作为档案编研人员开发档案信息,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系统工程,义不容辞地承担起集档案编研与编纂志书为一体的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4.
所谓档案文献编纂,我国档案界普遍认可的定义一般包括以下五个环节:编纂主体、编纂客体、编纂过程、编纂成果、编纂目的。具体展开可表述为:档案文献编纂是编纂者按一定的题目要求,对档案史料的内容进行收集、筛选、审核、整理、编辑、评价,并通过出版物的形式向社会用户提供利用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魏源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史学家.其在编辑<皇朝经世文编>过程中遵守"审取"、"广存"、"条理"、"编校"的编辑原则,重视档案编纂成果的社会价值,还有充实自我等等的编纂特点,对现代档案文献编纂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焦循在档案文献编纂学方面的成就,尚未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在总结焦循档案文献编纂成就的基础上,对焦循编纂档案文献的方法及其地位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以为焦循把《通鉴》长编史法引入经学、创立“以文传事”的档案文献编纂方法,以及对“纂录”与学术著作之间关系的探讨,实践并且发展了章学诚“六经皆史”与“比次之法”的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档案馆与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于一九八一年编辑出版了《清代吉林档案史料选编》“上谕奏折”、“辛亥革命”两个分册。八二年编辑了“工业”、“蚕业”两个分册。今后几年内还将分别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专题陆续编辑出版若干分册。 下面,就编纂出版清代吉林档案史料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在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中,编纂者在确定编纂题目后,将能反映选题的档案文献资料进行查找整理,以供进一步挑选,此即为档案文献的收集过程.“收集工作是具体编纂工作环节的重要开端”,收集档案文献就是为档案文献编纂寻找原料的过程,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视.笔者认为,“全面”“巧妙”“科学”是做好文献资料收集的三大法宝,三者贯穿于档案收集工作的全过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9.
中国档案学会档案文献编纂学术委员会于4月14日至25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了“档案文献编纂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目的,是通过对档案馆文献编纂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进行研讨和交流,进一步丰富档案文献编纂学的理论,推动档案馆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开展,提高档案文献编纂的质量和档案文献编纂人员的素质。会议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江苏省、扬州市档案局和档案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圆满结束,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0.
陈世英 《出版广角》2017,(20):41-43
中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历史悠久,形成了极为鲜明的特色:一是重视文献和档案的考证;二是编纂原则、方法与体例始终保持发展和完善的态势;三是具有浓厚的“人本”和“君本”文化特点.虽然中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有其特色,但亦非毫无缺点.它的历史局限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编纂目的过度政治化,制约了古代档案文献编纂的整体发展;编纂内容过度政治化,在一定意义上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商业等领域的发展;编纂主体过度政治化,使得编纂队伍无法专业化,进而难以形成系统的档案文献编纂理论和相应的学术潮流.  相似文献   

11.
王敏 《兰台内外》2008,(5):20-20
一、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含义 (一)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它是按照一定的题目对档案史料进行收集、挑选、加工、编排和评介,以出版的方式(包括公开或内部)提供档案为社会利用的工作,是主动地、系统地、广泛地提供档案利用的一种方式。人们常见的各种各样的档案史料汇编、政策法令汇编、全集、选集、书信集以及专题史料,都属于档案文献编纂的成品。所以,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就是按照一定的题目把档案史料纂辑成“史料书”、“资料书”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孔子编纂『六经』对中国古代档案事业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编纂“六经”是我国古代对档案文献第一次有目的的大规模的整理和利用。“六经”大多为文书档案材料的汇编或摘要 ;“六经”的成书过程就是就是搜集档案资料并加以整理的过程。孔子为后世保存了比较系统的历史档案 ,开创了利用档案编纂史书的优良传统 ,提出了“述而不作”的编纂档案资料的原则 ,开辟了档案利用的新领域———使档案成为传道授业的工具 ,因此说孔子对中国古代档案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清代的史学理论家、档案史料编纂工作者、乃至封建帝王在从事档案史料编纂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中提出了一系列编纂原则与方法。本文依据清代档案史料汇编和有关文献 ,将这些原则与方法概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即“广存”与“审取”的选材原则 ,“据实直书”的加工原则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汇编体例设置原则 ,以及“比附证校”的考证方法 ,“分门互见”等材料归类方法 ,标注材料出处的注释与备考编写方法 ,“分出句读”、“撮取篇中所陈大意代为标目”等编排加工方法。这些原则与方法不仅直接影响并指导了当时档案史料编纂工作的开展 ,而且直至今天仍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一、档案文献编纂:多维学科视野下的研究对象 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源远流长”。在我国,从春秋时代孔子编订“六经”算起,“历史相因,不断发展,其规模之巨大、成果之繁多,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然而,由于历史与环境的不同,人们对这项活动的认识在性质和意向上各不相同,并导致以档案文献编纂活动为特定对象的经验总结和理论阐述呈现出不同的“图景”。  相似文献   

15.
陈萍  张勇 《兰台世界》2006,(17):23-24
档案编纂工作是档案馆(室)主动地、系统地、广泛地开展提供利用服务的一种方式,是档案工作人员把具有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档案信息编辑、加工后,以特定的题目为核心,以书籍出版和报刊公布的方式主动为利用者提供服务的工作。作为档案信息的转化形式,档案编纂成果便于传播,使馆  相似文献   

16.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孔子的档案文献编纂的思想萌芽于档案文献编纂的最初实践,具体表现于编订“六经”,“六经”是我国有史可考的第一次大规模文献编纂活动,其中的《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典型的档案汇编。一、孔子的档案文献编纂思想产生的背景孔子成功地编纂“六经”,与宋鲁两国特别是鲁国有密切关系。宋是商朝的后代,鲁是周公的封地,春秋末期列国都到宋鲁“观礼”,因为它们较完整地保存了商周文化。孔子是宋国贵族的后代。其七世祖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和宣公,为人谦恭俭朴,熟悉古文献,《诗经》中的…  相似文献   

17.
张颖 《云南档案》2013,(10):57-57
随着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不少地方正在或即将续修档案志。要编纂出一部高质量的档案志,肯定离不开好的“文风”。何谓“文风”,《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使用语言文字的作风”。档案志作为专业志,是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史志学家对志书文风都很重视,如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对文风的要求是“简要”,“戒妄饰”;清代方志学家章学诚对修志提出“四要”:“要简,要严,要核,要雅”。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要求志书“行文力求朴实、简练、流畅”。可见,对档案志编纂的文风要求可概括为“严谨准确,朴实无华,简洁明了,流利畅通”。  相似文献   

18.
故纸重光:清史纂修中的档案整理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岚清在清史编纂工作座谈会上要求国务院及各有关部门“要尽量为编纂委员会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在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帮助,为编纂工作提供优质服务”。清史纂修领导小组、清史编纂委员会吸收国家档案局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领导和专家参加,体现了档案和档案工作在编纂清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为清史编纂工作提供优质的档案服务,也是档案部门神圣而光荣的职责。  相似文献   

19.
东南清 《档案》2008,(3):37-39
一、前言 档案文献编纂学是档案学的分支学科。中国素有编纂档案文献的传统,也在理论上进行了不少探讨,但古代学者往往把它与目录学、校勘学和历史编纂学等熔为一炉加以阐述和研究。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述而不作”、“子不语怪力乱神”、“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和“多闻阙疑”等思想原则,汊代文献目录学家刘向、刘歆父子校勘整理文献典籍时采用的广罗异本、鉴别异同、辨别真伪、删除重复、条理篇章、校勘脱简、写定正本、定著目次、编写叙录等项工作程序和方法,对档案文献编纂理论研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来,编辑学在编辑出版界已成为热门的论题。但是人们讨论编辑学时却很少提到编纂。其实,编纂倒是更早和“学”沾上边的。不过,“编纂学”一向是“挂靠”在另一种“学”上的,例如辞书学,或称词典编纂学,而它的一只脚却仍牢牢地踏在编辑学的领土上。它既然赖“挂靠”而立,就总也不能自立,只能算个夹在缝里的“边缘”之学了。本文也无意创立什么独立的编纂学,只是想从实践的角度证明确实有编纂那么一回事,而且与编辑有所不同,但又与它有着筋连骨锁的联系。人们通常不大区分“编纂”与“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