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物馆作为一个非盈利性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在过去的发展中鲜有提及营销策略这些概念。博物馆作为一个文化单位,要在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浪潮中得以发展,要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实现博物馆服务社会的终极目标,就离不开对博物馆进行营销。台湾地区的博物馆在营销策略上的许多方面都优于大陆的博物馆,本文通过介绍台湾地区博物馆习见的营销策略,诸如宣传策略、展示策略、教育策略和公共服务策略等,并对台湾博物馆营销的成功之处加以总结,希冀能给大陆的博物馆建设有所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大观周刊》2013,(1):52-52
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与社会的接触更为广泛和密切,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走进博物馆、感知博物馆。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也越来越彰显其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巨大作用,博物馆在向公众提供文化食粮的同时,也要积极关注社会的变迁,关注公众的需求。博物馆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打造博物馆精品文化;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拉近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体现博物馆“以人为本”的理念。全方位为公众服务。  相似文献   

3.
对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历史和文化都是其最宝贵和不可复制的财富。而博物馆,恰恰是一个沉淀和展示历史的平台。走进博物馆,也就是走进过去历史的场景,这也是我们重新记忆和发现历史的开始。博物馆的意义不仅在于那一个个散发着历史气息的文物,更在于这些珍贵的历史材料为现在的我们所提供的历史的参照。  相似文献   

4.
笪许燕 《出版参考》2023,(10):66-69
科普图书是博物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重要工具。本文首先分析了博物馆科普图书出版现状的三个特点,包括热点话题推动了博物馆科普图书的策划与推广;将“科普”与“教育”功能相结合,让博物馆科普图书走进第二课堂;科技手段的运用,丰富和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感。最后提出了博物馆科普图书策划推广可改进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博物馆与广大群众在文化产品上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过热、文化萧条的不平衡状态已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目高品位的文化产品,纷纷走进博物馆、艺术馆和音乐厅。据报道,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地博物馆门庭若市,观众倍增。当前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青睐和需求,不仅给博物馆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博物馆要不断进行文化产品的再生产,增加展览数量,扩大展览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营销理念将博物馆的发展从收藏、展览、研究、教育等职能扩大到与大众生活建立密切的联系,满足大众文化消费,以此提升博物馆的永续发展竞争力,文化产品概念应运而生。博物馆藏品是文化产业开发的特色资源,分析藏品保护与产品开发的关系,有益于在博物馆营销中趋利避害。民族专业类博物馆藏品独具特色,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也为藏品走进大众创造更多的途径,是博物馆藏品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协调发展的很好例证。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要素,必然要同其它机构产生关系。商业机构受博物馆的影响,创造出与现实疏离的空间,是为"博物馆化";而当这些机构反过来影响博物馆时,也就开始了"化博物馆"的历程。"化博物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超级大展"走进了博物馆;其次,博物馆接受品牌合作,商业机构进驻博物馆;再次,博物馆运用商业模式进行自我营销。博物馆在与商业机构的相互影响中保持着自己的活力。博物馆在顺应时代的同时必须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方可最大限度地体现自己的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开展博物馆出版活动,发展博物馆教育,让博物馆主动“走进”人群,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工作。文章采用网络内容分析法,分析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出版活动的特征和数字时代的出版策略,在此基础上对发展我国博物馆出版活动提出了4项建议:强化数字出版意识,推动藏品的数字化传播;打造世界级出版物,实现博物馆转型和升级;引入数字人文技术,提高藏品利用率;经营特色出版物,建立会员制,培养观众忠诚度。  相似文献   

9.
现代博物馆作为底蕴深厚的社会文化机构,既是历史记忆的储藏库,也是一所公众的社会大学。博物馆以藏品为基础,通过陈列展览宣传历史文化,对广大观众进行形象直观的社会教育。能够及时地了解、获得博物馆的展览和活动讯息是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的第一步。博物馆应该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依托多种媒体加强宣传服务,将博物馆的展览、文化活动推广至社会各界,吸引公众注意力,避免出现"门庭冷落"、"自我欣赏"等情况,让展览成为博物馆与社会大众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纽带。本文以山东博物馆2012年举办的《斯文在兹——孔府旧藏服饰特展》为例,探讨博物馆展览的宣传推广。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正>本期的专题是"博物馆的社会服务",我们以2011年度博物馆免费开放最佳做法评选结果为对象,组了一组稿子。免费开放是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和文化惠民的重要举措,博物馆不仅参与了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和产品,这一举措也改变了博物馆生存与发展的业态——它首先让更广范围更多的公众走进博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博物馆志愿者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博物馆工作中引入“志愿”形式,希望以此为载体.在大众与博物馆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促进博物馆事业的社会化服务,但不少博物馆专家仍对此有困惑,本作就1.对博物馆志愿工作的认识;2.让博物馆走近大众;3.让志愿走进博物馆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郭永卿 《大观周刊》2012,(12):70-70
2008年国家下达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政策,像春风拂面一样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温暖的气息。过去或许由于门票这道门槛而阻挡了一部分人群走进博物馆的脚步,而现在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国家大力实施的文化惠民政策,得到了广大公众的支持,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博物馆免费开放前期一度出现爆棚的情况,但在参观高潮之后,往往又会出现门庭冷落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3.
社区博物馆和后现代主义都产生或发展于反传统、反现代文明的20世纪6、70年代,社区博物馆的不少特征或多或少地带有后现代主义的色彩。社区博物馆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生态博物馆、整体博物馆、部落博物馆等在不同的语境下也被视为社区博物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社区博物馆,西方的社区博物馆将视野投向了历史文化与空间合二为一的社会体文化和亚文化。中国具有发展社区博物馆的文化土壤,整合古代会馆和宗族祠堂文化,以全新的社区博物馆理念,在具有较高文化自觉度、文化较为丰厚、文化空间纵深足以支持其化解各种外来影响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村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区博物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4.
数字游戏作为当下的流行文化,具有科学、人文和艺术价值,理应被视为人类珍贵的记忆被博物馆收藏。回顾当前著名的数字游戏展,发现主要有历史与发展、设计与艺术、交互与体验三个展示主题,每个主题各具展览价值,亦是数字游戏走进博物馆的依据。从科学、艺术和人文三个语境进行探索,将数字游戏展与博物馆的功能进行对接和融合,有助于观众明确观展的主题,从而实现博物馆历史教育、艺术欣赏、文化传播的基本功能。为了推动数字游戏在博物馆中的展览,博物馆有必要全面及时的收藏,提炼和传承具有文化价值的游戏艺术作品,营造健康的游戏价值观以及提供人文价值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5.
建设博物馆和谐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文明的演进,都依靠文化的推动。我国的博物馆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文化可以理解为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两者的综合,前者指的是博物馆行为过程及其结果,后者指的是规范博物馆行为并赋予其意义的原则及态度。大力发展博物馆文化,积极推进博物馆和谐文化建设,需要关注博物馆与社会或自然环境的关联、博物馆与广大受众的互动、博物馆不同职能相互间的协调,寻求博物馆文化所涉及的各种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的共存、平衡、融合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博物馆是一种无声的历史表述,而讲解员正是这博物馆里的点睛之笔。讲解员使博物馆的历史脉络重新焕发了活力,他们用流畅、亲切的语言,让所有的观众了解了过去,感悟了新识。  相似文献   

17.
当代博物馆除担负着收藏、陈展、教育三大传统功能之外,还承担着为公众提供知识介绍、学术教育和艺术欣赏的使命,让越来越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进而与博物馆形成互动,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五一劳动节虽为小长假,但一定程度上反映博物馆的发展与面临的问题。本文以五一小长假游客现状为例,通过青州市博物馆游客数据统计,分析近三年来博物馆游客增长的原因,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博物馆未来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石窟艺术走出本源地,与博物馆合作办展的趋势愈加明显。博物馆对展览信息的研究和重组,使得石窟艺术的价值内涵与当今文化产生了微妙的化学反应。麦积山石窟艺术走进常州博物馆就是一次对剖析个性化的文化遗产,寻求石窟艺术的展览表达,构建过去、当下和未来联系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博物馆》2023,(S1):117-119
<正>自2016年起,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志愿者团队策划开展了“飞进社区的太阳神鸟”博物馆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依托金沙遗址博物馆馆藏资源,深挖古蜀文明金沙文化内涵,设计推出微型展览、文化讲座、手工体验、迷你情景剧、亲子互动、线上“云课堂”等集趣味性、知识性、参与性、普惠性于一体的文化服务内容,实现全民参与、全龄化覆盖。该项目精准对接公众需求,突破传统志愿服务模式,打破博物馆边界,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使博物馆志愿服务深入社区,推动社区文化形态的形成和提升,激发公众走进博物馆的兴趣,引领公众了解历史文化,感悟家国情怀,提升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类与藏品和研究相关的教育活动,幕后探索活动在欧美博物馆界颇为流行,近年来逐渐走进国内学界的视野,部分博物馆已经进行了本土化的思考与实践。幕后探索活动是博物馆合理化利用馆藏资源、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下,如何提升这一教育活动的实践水平是我国博物馆工作者亟待深思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聚焦博物馆幕后探索活动的相关问题,探讨其概念、意义以及国内博物馆在实践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尝试总结出几点提升我国博物馆幕后探索活动水平的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